作为SSTR4激动剂的N-杂芳基烷基-2-(杂环基和杂环基甲基)乙酰胺衍生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788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9
公开了式1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L、n、R1、R2、R6、R7、R8、R9、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作为SSTR4激动剂的N

杂芳基烷基
‑2‑
(杂环基和杂环基甲基)乙酰胺衍生物
专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生长抑素受体4(SSTR4)的调节剂的N

杂芳基烷基
‑2‑
(杂环基和杂环基甲基)乙酰胺衍生物,含有所述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所述衍生物用于治疗与SSTR4相关的疾病、病症和疾患(包括阿兹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的用途。
[0002]专利技术背景
[0003]生长抑素受体4(SSTR4)是肽生长抑素的G蛋白偶联受体。SSTR4与抑制性G蛋白Gi偶联,后者抑制环状AMP的产生。SSTR4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大量表达,并且在背根神经节和肠中较低程度地表达。参见M.A.Meyer,"Highly Expressed Genes within Hippocampal Sector CA1:Implications for the Physiology of Memory",Neurology International 6(2):5388(2014)。SSTR4在不同物种之间高度保守。举例来说,人类、小鼠和大鼠SSTR4蛋白序列在氨基酸层面上共享大于87%的同一性。这些因素

在脑中的主要表达和在不同物种间的高度序列同源性

表明SSTR4在生理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0004]使用bacTRAP技术的实验指示,SSTR4在皮层中和海马体CA1区中的锥体神经元中具有最强的表达。这种CNS表达在人类、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和小鼠中保守。海马体对于学习和记忆来说是重要的。参见L.R.Squire和A.J.Dede,"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Memory Systems",Cold Spring Harbor Perspectives in Biology 7:a021667(2015)。实际上,海马体CA1区是三突触回路中管控学习的最后一个部位。这个回路从还含有SSTR4的内嗅皮层中开始,延伸至齿状回,然后进入CA3,最后到达海马体CA1区。CA1通过下脚从海马体中突出。这个回路编码来自外部世界的所有类型的信息,以生成记忆并学习新知识。
[0005]阿兹海默氏病的特征为这个回路内神经元的变性,主要在海马体的内嗅皮层和CA1区中。参见A.Serrano

Pozo等,"Neuropathological Alterations in Alzheimer Disease",Cold Spring Harbor Perspectives in Medicine 1:a006189(2011)。另外,海马体sst4似乎通过从基于海马体的多重关联转换至简单的基于纹状体的行为反应来选择性地控制认知策略的使用。参见F.Gastambide等,"Hippocampal SSTR4 Somatostatin Receptors Control the Selection of Memory Strategies",Psychopharmacology(Berl)202(1

3):153

63(2009)。这个发现是使用SSTR4激动剂作为改善基于纹状体的学习的药理学方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同上。
[0006]此外,新近的研究还指出,海马体活动过度是阿兹海默氏病患者的疾病进展以及认知能力受损的主要驱动力。参见M.A.Busche等,"Decreased Amyloid

βand Increased Neuronal Hyperactivity by Immunotherapy in Alzheimer's Models",Nature Neuroscience 18(12):1725

27(2015);还参见K.Yamamoto等,"Chronic Optogenetic Activation Augments AβPathology in a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 Disease",Cell Reports 11(6):859

65(2015)。已显示SSTR4受体的活化在控制神经元活性中起作用。参见C.Qiu等,"Somatostatin Receptor Subtype 4Couples to the M

Current to Regulate Seizures",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8(14):3567

76(2008)。因此,所述受体的激动剂
将可能代表抑制和控制皮层和海马体中的神经元活性的良好药理学工具。
[0007]预期SSTR4激动剂可用于治疗阿兹海默氏病和其它CNS病症,诸如癫痫和抑郁。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N

杂芳基烷基
‑2‑
(杂环基和杂环基甲基)乙酰胺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含有N

杂芳基烷基
‑2‑
(杂环基和杂环基甲基)乙酰胺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并且提供了所述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与SSTR4相关的疾病、病症和疾患(包括阿兹海默氏病和其它CNS病症)的用途。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式1化合物:
[0010][0011]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
[0012](a)X3选自NR
3N
和O,X4是单键,并且X5选自N和CR5;并且
[0013]R1和R2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作为苯的稠合环,其中所述稠合环的每个非稠合碳原子未经取代或经任选的独立地选自以下的取代基取代:
[0014](i)卤基、羟基和氰基;以及
[0015](ii)C1‑4烷基、C3‑6环烷基和C1‑4烷氧基,各自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或
[0016](b)X3是CR
3C
,X4选自N和CR4,并且X5选自N和CR5;并且
[0017]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
[0018](i)氢、卤基、羟基和氰基;以及
[0019](ii)C1‑4烷基、C3‑6环烷基和C1‑4烷氧基,各自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或
[0020]R1和R2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选自呋喃、吡唑和苯的稠合环,其中吡唑环的一个氮原子经氢、C1‑4烷基或C3‑6环烷基取代,并且所述稠合环的每个非稠合碳原子未经取代或经任选的独立地选自以下的取代基取代:
[0021](i)卤基、羟基和氰基;以及
[0022](ii)C1‑4烷基、C3‑6环烷基和C1‑4烷氧基,各自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
[0023]L是O并且n是1;或
[0024]L是单键并且n是0或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式1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a)X3选自NR
3N
和O,X4是单键,并且X5选自N和CR5;并且R1和R2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作为苯的稠合环,其中所述稠合环的每个非稠合碳原子未经取代或经任选的独立地选自以下的取代基取代:(i)卤基、羟基和氰基;以及(ii)C1‑4烷基、C3‑6环烷基和C1‑4烷氧基,各自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或(b)X3是CR
3C
,X4选自N和CR4,并且X5选自N和CR5;并且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i)氢、卤基、羟基和氰基;以及(ii)C1‑4烷基、C3‑6环烷基和C1‑4烷氧基,各自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或R1和R2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选自呋喃、吡唑和苯的稠合环,其中所述吡唑环的一个氮原子经氢、C1‑4烷基或C3‑6环烷基取代,并且所述稠合环的每个非稠合碳原子未经取代或经任选的独立地选自以下的取代基取代:(i)卤基、羟基和氰基;以及(ii)C1‑4烷基、C3‑6环烷基和C1‑4烷氧基,各自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L是O并且n是1;或L是单键并且n是0或1;R
3N
选自氢、C1‑4烷基和C3‑6环烷基;R
3C
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i)氢、卤基、羟基和氰基;以及(ii)C1‑4烷基、C3‑6环烷基和C1‑4烷氧基,各自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R5选自:(i)氢、卤基、羟基和氰基;以及(ii)C1‑4烷基和C1‑4烷氧基,各自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并且R6是氢;或R5和R6一起形成桥联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的乙烷

1,2

二基;R7和R8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的C1‑4烷基,其中R7和R8中的至少一者不是氢,或R7和R8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C3‑6亚环烷基;
R9选自氢和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的C1‑4烷基;R
10
选自氮杂环丁烷
‑1‑
基甲基、吡咯烷
‑1‑
基甲基和具有下式的杂环基:其中指示连接点,并且r选自0和1;R
11
是氢,并且R
12
选自氢并且选自各自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的C1‑4烷基和C3‑6环烷基,前提条件是,如果R
12
是氢,那么R1和R2形成稠合环;或R
11
和R
12
一起形成桥联它们分别连接的碳和氮原子的丙烷

1,3

二基;R
13
、R
14
、R
15
和R
16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基和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的C1‑4烷基,或R
13
和R
16
不存在并且R
14
和R
15
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稠合苯环,其中每个非稠合碳原子未经取代或经任选的独立地选自以下的取代基取代:(i)卤基、羟基和氰基;以及(ii)C1‑4烷基、C3‑6环烷基和C1‑4烷氧基,各自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并且R
17
和R
18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基和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的C1‑4烷基;前提条件是,所述式1化合物不是:2

(1

甲基哌啶
‑2‑
基)

N

(1

(间甲苯基)环丙基)乙酰胺;N

(1

(吡啶
‑3‑
基)戊基)
‑3‑
(吡咯烷
‑1‑
基)丙酰胺;N

(1

(6

甲基吡啶
‑2‑
基)丙
‑2‑
基)
‑3‑
(吡咯烷
‑1‑
基)丙酰胺;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

N

(1

苯基乙基)乙酰胺;2

(1

甲基哌啶
‑2‑
基)

N

(1

苯基乙基)乙酰胺;N

(1

苯基乙基)
‑3‑
(吡咯烷
‑1‑
基)丙酰胺;N

(1

(3,4

二氯苯基)丙基)
‑3‑
(吡咯烷
‑1‑
基)丙酰胺;N

(2

苯基丙
‑2‑
基)
‑3‑
(吡咯烷
‑1‑
基)丙酰胺;N

(1

(4

甲基吡啶
‑2‑
基)丙基)
‑3‑
(吡咯烷
‑1‑
基)丙烯酰胺;或N

(1

(萘
‑1‑
基)乙基)
‑2‑
(吡咯烷
‑2‑
基)乙酰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3选自NR
3N
和O,X4是单键,并且X5选自N和CR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由R1和R2形成的所述稠合环的每个非稠合碳原子未经取代或经任选的独立地选自以下的取代基取代:卤基和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的C1‑3烷基。4.根据权利要求2和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
3N
是C1‑3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3选自NR
3N
和O,X4是单键,并且X5是N。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L是单键并且n是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3是CR
3C
,X4选自N和CR4,并且X5选自N和CR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i)氢、卤基、羟基和氰基;以及(ii)C1‑4烷基、C3‑6环烷基和C1‑4烷氧基,各自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和R2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选自呋喃、吡唑和苯的稠合环,其中所述吡唑环的一个氮原子经氢、C1‑4烷基或C3‑6环烷基取代,并且所述稠合环的每个非稠合碳原子未经取代或经任选的独立地选自以下的取代基取代:(i)卤基、羟基和氰基;以及(ii)C1‑4烷基、C3‑6环烷基和C1‑4烷氧基,各自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由R1和R2形成的所述稠合环的每个非稠合碳原子未经取代或经任选的独立地选自以下的取代基取代:卤基和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的C1‑3烷基。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
3C
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i)氢和卤基;以及(ii)C1‑4烷基、C3‑6环烷基和C1‑4烷氧基,各自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5选自:(i)氢和卤基;以及(ii)C1‑4烷基、C3‑6环烷基和C1‑4烷氧基,各自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7和R8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的C1‑4烷基,其中R7和R8中的至少一者不是氢。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7和R8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亚环丙基、亚环丁基和亚环戊基。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9选自氢、甲基、乙基和异丙基。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
10
是氮杂环丁烷
‑1‑
基甲基。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
10
是吡咯

‑1‑
基甲基。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
10
是具有下式的杂环基:其中指示连接点,并且r选自0和1;R
11
是氢,并且R
12
选自氢并且选自各自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的C1‑4烷基和C3‑6环烷基,前提条件是,如果R
12
是氢,那么R1和R2形成稠合环;或R
11
和R
12
一起形成桥联它们分别连接的碳和氮原子的丙烷

1,3

二基;R
13
、R
14
、R
15
和R
16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基和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的C1‑4烷基,或R
13
和R
16
不存在并且R
14
和R
15
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稠合苯环,其中每个非稠合碳原子未经取代或经任选的独立地选自以下的取代基取代:(i)卤基、羟基和氰基;以及(ii)C1‑4烷基、C3‑6环烷基和C1‑4烷氧基,各自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并且R
17
和R
18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基和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的C1‑4烷基。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
11
是氢,并且R
12
选自C1‑4烷基和C3‑6环烷基,各自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
11
是氢,并且R
12
选自甲基、乙基、异丙基和环丙基,各自经0至3个任选的独立地选自卤基的取代基取代。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
13
、R
14
、R
15
和R
16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甲基。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
17
和R
18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和甲基。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选自以下化合物:N

(2

(1,7

二甲基

1H

吲唑
‑3‑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N

(2

(1

甲基1H

吲唑
‑3‑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R)

N

(2

(1

甲基

1H

吲唑
‑3‑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2

(1

甲基

1H

吲唑
‑3‑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N

(2

(异喹啉
‑1‑
基)丙
‑2‑
基)
‑3‑
(吡咯烷
‑1‑
基)丙酰胺;N

(2

(异喹啉
‑1‑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N

(2

(5

甲基异喹啉
‑1‑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R)

N

(2

(5

甲基异喹啉
‑1‑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
(S)

N

(2

(5

甲基异喹啉
‑1‑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N

(2

(1

甲基

1H

吲唑
‑3‑
基)丙
‑2‑
基)
‑2‑
(四氢

1H

吡咯嗪

7a(5H)

基)乙酰胺;N

(2

(3

氯苯基)丙
‑2‑
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N

(2

(3

氯苯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N

(2

(呋喃并[3,2

c]吡啶
‑4‑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R)

N

(2

(呋喃并[3,2

c]吡啶
‑4‑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S)

N

(2

(呋喃并[3,2

c]吡啶
‑4‑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R)

N

(2

(异喹啉
‑1‑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R)

N

(2

(5

甲基异喹啉
‑1‑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2

(5

甲基异喹啉
‑1‑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R)

N

(2

(7

甲基苯并[d]异噁唑
‑3‑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2

(异喹啉
‑1‑
基)丙
‑2‑
基)
‑2‑
(2

甲基

1,2,3,4

四氢异喹啉
‑3‑
基)乙酰胺;(S)

N

(2

(7

甲基苯并[d]异噁唑
‑3‑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2

(3

甲基异喹啉
‑1‑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2

(异喹啉
‑1‑
基)丙
‑2‑
基)
‑2‑
(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2

(异喹啉
‑1‑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N

(2

(呋喃并[3,2

c]吡啶
‑4‑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N

(2

(1

甲基

1H

吡唑并[4,3

c]吡啶
‑4‑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2

(1

乙基吡咯烷
‑2‑
基)

N

(2

(呋喃并[3,2

c]吡啶
‑4‑
基)丙
‑2‑
基)乙酰胺;N

(2

甲基
‑1‑
((3

(三氟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N

(2

甲基
‑1‑
((3

(三氟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N

(2

(4

氯苯基)丙
‑2‑
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N

((S)
‑1‑
(4

氯苯基)乙基)
‑2‑
((S)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N

((S)
‑1‑
(4

氟苯基)乙基)
‑2‑
((S)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2

(2,5

二氯苯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2

(呋喃并[3,2

c]吡啶
‑4‑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2

(4

氯苯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N

((S)
‑1‑
(4

氯苯基)乙基)
‑2‑
((R)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N

((S)
‑1‑
(4

氟苯基)乙基)
‑2‑
((R)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R)

N

(2

(2,5

二氯苯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R)

N

(2

(呋喃并[3,2

c]吡啶
‑4‑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R)

N

(2

(4

氯苯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N

(2

(7

甲基苯并[d]异噁唑
‑3‑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N

(2

(4

甲基异喹啉
‑1‑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R)

N

(2

(7

甲基苯并[d]异噁唑
‑3‑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S)

N

(2

(7

甲基苯并[d]异噁唑
‑3‑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
N

(2

(2,5

二氯苯基)丙
‑2‑
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R)

N

(2

甲基
‑1‑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2

甲基
‑1‑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2

甲基
‑1‑
((3

(三氟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R)

N

(2

甲基
‑1‑
((3

(三氟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2

(1

乙基吡咯烷
‑2‑
基)

N

(2

甲基
‑1‑
((3

(三氟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乙酰胺;(S)
‑2‑
(1

乙基吡咯烷
‑2‑
基)

N

(2

甲基
‑1‑
((3

(三氟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乙酰胺;(S)
‑2‑
(1

(2

氟乙基)吡咯烷
‑2‑
基)

N

(2

甲基
‑1‑
((3

(三氟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乙酰胺;(S)
‑2‑
(1

环丙基吡咯烷
‑2‑
基)

N

(2

甲基
‑1‑
((3

(三氟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乙酰胺;(S)

N

(1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甲基)环丙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1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甲基)环丁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1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甲基)环戊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R)
‑2‑
(1

乙基吡咯烷
‑2‑
基)

N

(2

甲基
‑1‑
((3

(三氟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乙酰胺;(R)
‑2‑
(1

(2

氟乙基)吡咯烷
‑2‑
基)

N

(2

甲基
‑1‑
((3

(三氟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乙酰胺;(R)
‑2‑
(1

环丙基吡咯烷
‑2‑
基)

N

(2

甲基
‑1‑
((3

(三氟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乙酰胺;N

((S)
‑1‑
(4

氯苯基)乙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N

((S)
‑1‑
(4

氟苯基)乙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2

(1

乙基吡咯烷
‑2‑
基)

N

(2

甲基
‑1‑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乙酰胺;2

(1

乙基吡咯烷
‑2‑
基)

N

(1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甲基)环丙基)乙酰胺;2

(1

乙基吡咯烷
‑2‑
基)

N

(1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甲基)环丁基)乙酰胺;2

(1

乙基吡咯烷
‑2‑
基)

N

(1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甲基)环戊基)乙酰胺;(R)

N

(2

甲基
‑1‑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
‑2‑
((S)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丙酰胺;(S)

N

(2

甲基
‑1‑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
‑2‑
((R)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丙酰胺;
(S)

N

(2

甲基
‑1‑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
‑2‑
((S)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丙酰胺;(R)

N

(2

甲基
‑1‑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
‑2‑
((R)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丙酰胺;2

(1,5

二甲基吡咯烷
‑2‑
基)

N

(2

甲基
‑1‑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乙酰胺;N

(2

甲基
‑1‑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R)

N

(2

(3

甲基异喹啉
‑1‑
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N

(1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甲基)环丙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丙酰胺;(S)

N

(2

甲基
‑1‑
((3

(三氟甲氧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1

((3

环丙基吡啶
‑2‑
基)氧基)
‑2‑
甲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N

(1

(2

甲氧基苯甲基)环丙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R)

N

(2

(2

甲氧基苯基)丙
‑2‑
基)
‑2‑
甲基
‑3‑
(吡咯烷
‑1‑
基)丙酰胺;(S)

N

(2

(2

甲氧基苯基)丙
‑2‑
基)
‑2‑
甲基
‑3‑
(吡咯烷
‑1‑
基)丙酰胺;N

(2

甲基
‑1‑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丙
‑2‑
基)
‑2‑
(四氢

1H

吡咯嗪

7a(5H)

基)乙酰胺;N

(1

((3

(二氟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2‑
甲基丙
‑2‑
基)
‑2‑
(四氢

1H

吡咯嗪

7a(5H)

基)乙酰胺;N

(1

((2

甲氧基吡啶
‑3‑
基)甲基)环丙基)
‑2‑
(1

甲基哌啶
‑2‑
基)乙酰胺;(S)

N

(2

(2,3

二氯苯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1

(3

甲基苯甲基)环丙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2

(2,3

二氟苯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2

(3


‑2‑
氟苯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R)

N

(1

((3

(二氟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2‑
甲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1

((3

(二氟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2‑
甲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2

(2


‑3‑
甲基苯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R)

N

(2

(2


‑3‑
甲基苯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2

(2


‑3‑
甲基苯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2

(3


‑2‑
甲基苯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R)

N

(2

(3


‑2‑
甲基苯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R)

N

(2

(2


‑3‑
甲基苯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2

(2,3

二甲基苯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S)

N

(2

(2


‑3‑
氟苯基)丙
‑2‑
基)
‑2‑
(1

甲基吡咯烷
‑2‑
基)乙酰胺;(R)

N

(2

(2


‑3‑
氟苯基)丙
‑2‑
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Z
申请(专利权)人: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