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708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形成半导体结构的方法,包括:提供具有导电柱的第一管芯;提供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具有设置在第一管芯周围的柱体;平坦化散热结构的柱体和第一管芯的导电柱,以使柱体的一端与导电柱的一端齐平。柱的一端齐平。柱的一端齐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行FOSiP(Fan

Out System inPackage)整合性封装的技术发展已有往Z方向整合的趋势,其较常见的整合方式是利用堆栈封装整合(例如IPD整合于AP die主动表面),且在整合结构中,上、下层线路会透过Z方向导电结构做为讯号路径之一。
[0003]然而,上、下层线路在Z方向上的距离会影响导电结构的制程难易度。一旦前述距离太远,则如图1所示,导电结构12的高度较高,当导电结构12是以电镀、填充通孔(via)方式形成时,必须考虑其深宽比限制,避免电镀不均匀或产生空洞(void)14的情况。如果导电结构12为铜导电柱,铜导电柱的深宽比达到1:10限制,这可能造成制程产生空洞异常,进而造成断路风险。
[0004]现有解决上述问题的做法是利用SMT(表面贴装)导电柱方式取代利用电镀、填充方式形成的导电结构。然而SMT导电柱方式需考量SMT多个导电柱的制程复杂度,同时也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形成半导体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具有导电柱的第一管芯;提供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芯周围的柱体;平坦化所述散热结构的所述柱体和所述第一管芯的所述导电柱,以使所述所述柱体的一端与所述导电柱的一端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半导体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供所述散热结构之前,还包括:将第二管芯堆叠在所述第一管芯上方,其中,所述第一管芯的所述导电柱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芯周围。3.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芯;第二管芯,堆叠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芯上;柱体,位于所述第一管芯和所述第二管芯周围;其中,所述第一管芯、所述第二管芯和所述柱体由相同的介电材料包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动元件,邻近所述第一管芯设置,其中,所述被动元件上具有所述柱体,所述被动元件上的所述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令骅沈明宗
申请(专利权)人: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