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机接口免焊接设计的房间级风冷智能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575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外机接口免焊接设计的房间级风冷智能温控装置,所述温控外箱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设置有散热座组件,所述散热座组件的顶部设置有压缩机,所述温控外箱的内腔底部且位于底座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温控装置技术领域。该内外机接口免焊接设计的房间级风冷智能温控装置,通过第一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轮以及第二压接条之间的相互配合,能调节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位置,将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移动到压缩机的顶部时,可实现对压缩机的限位,将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从压缩机的顶部移走后,可快速将压缩机从温控外箱内部拆卸下来,无需使用螺栓,安装和拆卸都较为便捷。安装和拆卸都较为便捷。安装和拆卸都较为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外机接口免焊接设计的房间级风冷智能温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温控装置
,具体为一种内外机接口免焊接设计的房间级风冷智能温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冷是冷却方式的一种,即用空气作为媒介冷却需要冷却的物体。通常是加大需要冷却的物体的表面积,或者是加快单位时间内空气流过物体的速率,抑或是两种方法共用。前者可依靠在物体表面加散热片来实现,通常把散热片挂在物体外,或是固定在物体上以使散热更高效。后者可用风扇(风机)来加强通风、强化冷却效果。大多数情况下,加入散热片可以使冷却效率大大提高。在任何情况下,所用的空气都要比物体及其表面的温度低,才能带走热量,这是由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约束,即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0003]现有的内外机接口免焊接设计的房间级风冷智能温控装置,其内部的压缩机工作较长时间后需要定期将其取出进行检修,目前压缩机是通过很多螺栓连接在温控外箱的内部,安装和拆卸都较为繁琐,缺乏能快速将压缩机安装或者拆卸掉的结构,实用性较差,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外机接口免焊接设计的房间级风冷智能温控装置,解决了内外机接口免焊接设计的房间级风冷智能温控装置,其内部的压缩机工作较长时间后需要定期将其取出进行检修,目前压缩机是通过很多螺栓连接在温控外箱的内部,安装和拆卸都较为繁琐,缺乏能快速将压缩机安装或者拆卸掉的结构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内外机接口免焊接设计的房间级风冷智能温控装置,包括温控外箱,所述温控外箱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设置有散热座组件,所述散热座组件的顶部设置有压缩机,所述温控外箱的内腔底部且位于底座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所述温控外箱的内腔底部且位于底座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承载箱,所述第一承载箱的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承载箱的左侧上部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齿条的左侧固定设置有贯穿第一活动槽的第一压接条,所述第一压接条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承载箱,所述第二承载箱的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右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承载箱的右侧上部开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齿条的右侧固定设置有贯穿第二活动槽的第二压接条,所述第二压接条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板。
[0006]优选的,所述温控外箱的前端左右两侧均通过铰链设置有平开门,所述散热座组
件包括底座。
[000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设置有风扇,所述底座的顶部均匀开设有若干散热孔。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转动设置在第一承载箱的内腔顶部,所述第一齿条的前后端均贯穿第一承载箱的前后壁。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底部与压缩机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第二转轴的顶部转动设置在第二承载箱的内腔顶部。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齿条的前后端均贯穿第二承载箱的前后壁,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底部与压缩机的顶部相接触。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外机接口免焊接设计的房间级风冷智能温控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内外机接口免焊接设计的房间级风冷智能温控装置,通过在第一承载箱的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第一承载箱的左侧上部开设有第一活动槽,第一齿条的左侧固定设置有贯穿第一活动槽的第一压接条,第一压接条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承载箱,第二承载箱的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右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第二承载箱的右侧上部开设有第二活动槽,第二齿条的右侧固定设置有贯穿第二活动槽的第二压接条,第二压接条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板,通过第一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轮以及第二压接条之间的相互配合,能调节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位置,将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移动到压缩机的顶部时,可实现对压缩机的限位,将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从压缩机的顶部移走后,可快速将压缩机从温控外箱内部拆卸下来,无需使用螺栓,安装和拆卸都较为便捷。
[0014](2)、该内外机接口免焊接设计的房间级风冷智能温控装置,通过在温控外箱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设置有散热座组件,散热座组件的顶部设置有压缩机,底座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设置有风扇,底座的顶部均匀开设有若干散热孔,通过底座、风扇以及散热孔之间的相互配合,避免压缩机工作过程中底部温度过高,实现对压缩机及时降温的效果,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温控外箱的后视局部剖面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的剖面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的俯视剖面图。
[0019]图中:1、温控外箱;2、平开门;3、散热座组件;31、底座;32、风扇;33、散热孔;4、压缩机;5、第一限位组件;51、第一承载箱;52、第一电机;53、第一转轴;54、第一齿轮;55、第一齿条;56、第一压接条;57、第一限位板;58、第一活动槽;6、第二限位组件;61、第二承载箱;62、第二电机;63、第二转轴;64、第二齿轮;65、第二齿条;66、第二压接条;67、第二限位板;
68、第二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外机接口免焊接设计的房间级风冷智能温控装置,包括温控外箱1,温控外箱1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设置有散热座组件3,散热座组件3的顶部设置有压缩机4,温控外箱1的内腔底部且位于底座3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5,温控外箱1的内腔底部且位于底座3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6,第一限位组件5包括第一承载箱51,第一承载箱51的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52,第一电机5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53,第一转轴53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54,第一齿轮54的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55,第一承载箱51的左侧上部开设有第一活动槽58,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外机接口免焊接设计的房间级风冷智能温控装置,包括温控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外箱(1)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设置有散热座组件(3),所述散热座组件(3)的顶部设置有压缩机(4),所述温控外箱(1)的内腔底部且位于底座(3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5),所述温控外箱(1)的内腔底部且位于底座(3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6),所述第一限位组件(5)包括第一承载箱(51),所述第一承载箱(51)的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52),所述第一电机(5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53),所述第一转轴(53)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54),所述第一齿轮(54)的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55),所述第一承载箱(51)的左侧上部开设有第一活动槽(58),所述第一齿条(55)的左侧固定设置有贯穿第一活动槽(58)的第一压接条(56),所述第一压接条(56)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板(57);所述第二限位组件(6)包括第二承载箱(61),所述第二承载箱(61)的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62),所述第二电机(6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63),所述第二转轴(63)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64),所述第二齿轮(64)的右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65),所述第二承载箱(61)的右侧上部开设有第二活动槽(68),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垚赵明郝志鹏许军威张自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学建设投资集团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