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铁锂制备用喷雾干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5366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磷酸铁锂制备用喷雾干燥系统,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中央固定有干燥筒,干燥筒的中央设置有燃烧炉,燃烧炉的内部中央设置有通过一侧燃料管供给燃料燃烧的燃烧器,干燥筒的顶部设置有顶盖进行干燥筒的封闭,顶盖的一侧设置有浆料管,浆料管与顶盖底部的雾化器连接,顶盖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干燥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进行粉料的导出,其特征在于,顶盖内设置有连通燃烧炉与排气管的夹层结构,通过夹层顶盖的设置,对燃烧的热气进行导入,用于提高顶盖的温度,减少顶盖与湿热空气之间的温度差,减少冷凝效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酸铁锂制备用喷雾干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磷酸铁锂制备用喷雾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作为汽车、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电力供应储存装置,其应用广泛、相较于传统的铅蓄电池、铅酸电池等性能更加优越,在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制备中,涉及工序包括,将稀有金属镍元素、钴元素、锰元素(简称镍元、钴元、锰元)混合为熔融状态的预制体,然后在干燥成型为混合的成型固体颗粒。
[0003]传统的喷雾干燥装置在使用时,水汽的排出会带走大量的热能,导致原料的干燥成本较高,对资源的消耗较大,不利于锂电池的环保生产,且高温高湿的水汽在遇到装置顶部常温结构时,水汽中的水分容易凝结形成水滴,再次滴落至装置内与干燥粉料混合,进而影响干燥效率与粉料品质。
[0004]故需要一种新型的磷酸铁锂制备用喷雾干燥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磷酸铁锂制备用喷雾干燥系统。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磷酸铁锂制备用喷雾干燥系统,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中央固定有干燥筒,干燥筒的中央设置有燃烧炉,燃烧炉的内部中央设置有通过一侧燃料管供给燃料燃烧的燃烧器,干燥筒的顶部设置有顶盖进行干燥筒的封闭,顶盖的一侧设置有浆料管,浆料管与顶盖底部的雾化器连接,顶盖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干燥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进行粉料的导出,其特征在于,顶盖内设置有连通燃烧炉与排气管的夹层结构。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燃烧炉的顶部环绕设置有弧形的导流片,导流片垂直燃烧炉顶面结构固定。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燃烧炉的顶面为突起的弧形面设置。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燃烧炉的外侧套设有外包环,燃烧炉与外包环之间通过层叠交错设置的隔片进行连接,燃烧炉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与燃烧炉、外包环之间空间连通,形成曲折的干燥通道。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燃烧炉的侧壁与外包环均为上小下大的锥面设置。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隔片呈倒V形,两端设置有内弯的弧角,相邻隔片等间距设置,不同层隔片之间水平交错设置。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干燥筒还包括挡环,挡环设置在干燥筒与顶盖连接处的下侧,为内侧向上突起的锥形面结构,固定焊接在干燥筒的内壁。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排气管包括外排管与内排管,外排管与内排管嵌套设置,分别与顶盖的夹层两侧结构连接,实现与顶盖夹层空间的连通,及与干燥筒、燃烧炉间空间的连通。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顶盖的中心具有细微倾角,中间为176
°
的凹陷锥面。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顶盖的夹层的上层结构为与顶盖底面对应的凹陷锥面结构。
[0016]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干燥筒的顶部通过顶盖封闭,顶盖内设置有连通燃烧炉与排气管的夹层结构,通过夹层顶盖的设置,对燃烧炉燃烧的产生的热气向夹层内进行导入,用于提高顶盖的温度,减少顶盖与湿热空气之间的温度差,减少水蒸气的冷凝效果,避免冷凝产生的水液滴落后再次与粉料混合,保证了粉料的干燥度。
[0017]2.本专利技术干燥筒还包括挡环,挡环设置在干燥筒与顶盖连接处的下侧,为内侧向上突起的锥形面结构,固定焊接在干燥筒的内壁,通过挡环的设置,能对少量的随顶盖边缘滑落的冷凝水液进行收集,并通过气流的高温进行二次的蒸发,进行排出,防止水液滴落至干燥筒底部影响底部已经干燥的粉料的干燥度。
[0018]3.本专利技术排气管包括外排管与内排管,外排管与内排管嵌套设置,分别与顶盖的夹层两侧结构连接,实现与顶盖夹层空间的连通,及与干燥筒、燃烧炉间空间的连通,通过双层排气管的设置,顶盖夹层内用于对顶盖进行升温的干燥热气会在排出时在内排管的潮湿热气的外侧形成干燥气流层,减少潮湿气流与排气管外侧结构的接触,减少排气管内的冷凝现象,加速湿气的排出。
[0019]4.本专利技术的顶盖的中心具有细微倾角,中间为176
°
的凹陷锥面,通过顶盖底面结构,能对顶盖底面冷凝产生的水液进行导流,使其移动至燃烧炉顶部中央的高温位置,在过程中进行二次蒸发,且能通过锥面对夹层内的冷凝液进行导流,保证水液在内排管的外侧堆积,蒸发后直接顺内排管与外排管间间隙排出,而不是与顶盖上层结构接触后再次冷凝形成循环,防止了顶盖夹层内冷凝水液的堆积。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燃烧炉与顶盖连接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燃烧炉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挡片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顶盖结构剖视图。图1

7中:1

固定支架,2

干燥筒,201

挡环,3

燃烧炉,301

导流片,4

燃料管,5

燃烧器,6

顶盖,7

浆料管,8

雾化器,9

排气管,901

外排管,902

内排管,10

外包环,1001

隔片,11

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

图7,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

图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
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燃烧炉与顶盖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燃烧炉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挡片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顶盖结构剖视图。
[0028]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磷酸铁锂制备用喷雾干燥系统,包括固定支架1,固定支架1的中央固定有干燥筒2,干燥筒2的中央设置有燃烧炉3,燃烧炉3的内部中央设置有通过一侧燃料管4供给燃料燃烧的燃烧器5,干燥筒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6进行干燥筒的封闭,顶盖6的一侧设置有浆料管7,浆料管7与顶盖6底部的雾化器8连接,顶盖6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9,干燥筒2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11进行粉料的导出,其特征在于,顶盖6内设置有连通燃烧炉3与排气管的夹层结构;通过夹层顶盖6的设置,对 燃烧炉3内燃烧产生的热气向顶盖夹层内导入,通过热气提高顶盖6的温度,减少顶盖6与湿热空气之间的温度差,减少冷凝效果。
[0029]其中,燃烧炉3的顶部环绕设置有弧形的导流片301,导流片301垂直燃烧炉3顶面结构固定,借由导流片301,对浆料起到导流作用,既延长了浆料在燃烧炉3顶面的留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酸铁锂制备用喷雾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进行整体部件的支撑固定;干燥筒(2),浆料喷雾干燥的主体空间,内部设置有燃烧炉(3),底部连接有用于粉料导出的出料管(11);燃烧炉(3),设置在干燥筒(2)的中央位置,用于雾化后浆料的干燥,燃烧炉(3)的内部中央设置有通过一侧燃料管(4)供给燃料燃烧的燃烧器(5);顶盖(6),干燥筒(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6)进行干燥筒(2)的封闭,为连通燃烧炉(3)与排气管(9)的夹层结构,顶盖(6)的一侧设置有浆料管(7),浆料管(7)与顶盖(6)底部的雾化器(8)连接,顶盖(6)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9)用于尾气与湿气的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铁锂制备用喷雾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3)还包括有:导流片(301),燃烧炉(3)的顶部环绕设置有弧形的导流片(301),导流片(301)垂直燃烧炉(3)顶面结构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铁锂制备用喷雾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3)的顶面为突起的弧形面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铁锂制备用喷雾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3)还包括有:外包环(10),燃烧炉(3)的外侧套设有外包环(10),燃烧炉(3)与外包环(10)之间通过层叠交错设置的隔片(1101)进行连接,燃烧炉(3)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与燃烧炉(3)、外包环(10)之间空间连通,形成曲折的干燥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伟沈怀国郑雪琴时海军周路线刘媛杨志高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智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