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巡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510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轨道巡检装置,属于轨道检测领域,目的是实现随列车进行图像采集检测。包括检测梁、道床巡检设备、钢轨表面巡检设备和辅助定位设备;在检测梁沿其横向的两端的顶部安装有吊装座;所述道床巡检设备的道床传感器模块一、道床传感器模块二和道床传感器模块三沿检测梁横向均匀安装于检测梁,且道床扫描面平行于检测梁所在的竖向平面;所述钢轨表面巡检设备的钢轨传感器模块一和钢轨传感器模块二沿检测梁横向安装于检测梁。由于随列车运行检测,能第一时间发现轨道隐患,实时性好。轨道全断面图像和钢轨顶面图像双重检测,有效提高缺陷识别准确率。巡检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节约成本、模块化设计安装维护简单。模块化设计安装维护简单。模块化设计安装维护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巡检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检测领域,具体的是轨道巡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截至2022年2月,我国内地共有51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72条,运营里程881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规模不断扩张,已成为市内通勤的主要方式。轨道是城市轨道交通重要的基础设施,轨道的健康状况对列车安全运行具有直接影响,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必须建立高效可靠的轨道巡检机制。
[0003]传统的轨道线路巡检方式是利用夜间线路空闲时间,安排巡检工作人员进行人工巡检。这种方式存在如下诸多弊端:其一、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大、巡检效率低;其二、巡检过程受到线路客观条件、巡检人员经验积累和工作积极性等诸多因素影响巡检结果的可靠性。
[0004]为了解决人工巡检存在的问题,专业轨道巡检车被引入轨道巡检工作中。专业轨道巡检车具有较高的巡检效率和结果可靠性,但专业轨道巡检车辆初始投入和后续维护投入高,因而不能日常化运行,只能作为人工巡检的补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轨道巡检装置,其可直接安装的客运车辆上,在客运车辆运行期间完成巡检数据采集,通过分析采集的图像数据可以实现对轨枕和道床板的开裂及掉块、道床空间异物入侵、扣件缺失、钢轨表面裂纹等常见的病害监测。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轨道巡检装置,包括检测梁、道床巡检设备、钢轨表面巡检设备和辅助定位设备;
[0007]在检测梁沿其横向的两端的顶部分布安装有用于与车体底部连接的吊装座;
[0008]所述道床巡检设备包括道床传感器模块一、道床传感器模块二和道床传感器模块三;道床传感器模块一、道床传感器模块二和道床传感器模块三沿检测梁横向均匀安装于检测梁,且道床扫描面平行于检测梁所在的竖向平面;
[0009]所述钢轨表面巡检设备包括钢轨传感器模块一和钢轨传感器模块二;钢轨传感器模块一和钢轨传感器模块二沿检测梁横向安装于检测梁,且钢轨传感器模块一与钢轨传感器模块二之间的横向间距与待检轨道的左轨和右轨之间的轨距相适配。
[0010]进一步的,所述道床传感器模块一位于左轨上方对左轨两旁道床和左轨扣件扫描成像;所述道床传感器模块三位于右轨上方对右轨两旁道床和右轨扣件扫描成像;所述道床传感器模块二位于轨道中线上方对中间部分道床扫描成像。
[0011]进一步的,所述钢轨表面巡检设备的钢轨传感器模块一和钢轨传感器模块二沿着检测梁横向安装于检测梁,钢轨传感器模块一位于左轨上方对左轨顶面扫描成像,钢轨传感器模块二位于右轨上方对右轨顶面扫描成像。
[0012]进一步的,钢轨传感器模块一和钢轨传感器模块二的钢轨扫描面与检测梁所在的
竖向平面呈一定倾斜角。
[0013]进一步的,在钢轨传感器模块一与检测梁之间以及钢轨传感器模块二与检测梁之间分别设置有角度调整板;
[0014]所述角度调整板包括调整部和位于调整部两侧的耳部,角度调整板的耳部通过连接螺栓安装于检测梁,调整部的底面呈沿着检测梁纵向倾斜的斜面;
[0015]所述钢轨传感器模块一以及钢轨传感器模块二的底座安装于调整部的底面。
[0016]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梁上沿其横向设置有左腔体、中间腔体和右腔体;
[0017]所述道床传感器模块一和钢轨传感器模块一安装于左腔体;所述道床传感器模块三和钢轨传感器模块二安装于右腔体;所述道床传感器模块二安装于中间腔体;且沿着检测梁纵向,道床传感器模块一、道床传感器模块二和道床传感器模块三位于钢轨传感器模块一和钢轨传感器模块二后方;
[0018]左腔体的前侧开口经前侧左盖板封闭,后侧开口经过后侧左盖板封闭;中间腔体的前侧开口经前侧中间盖板封闭,后侧开口经过后侧中间盖板封闭;右腔体的前侧开口经前侧右盖板封闭,后侧开口经过后侧右盖板封闭。
[0019]进一步的,在检测梁的底部与左腔体对应处以及与右腔体对应处分别设置有钢轨表面观察窗;
[0020]在检测梁的底部与左腔体对应处、与中间腔体对应处以及与右腔体对应处分别设置有道床观察窗。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轨道巡检装置,检测梁用于安装道床巡检设备、钢轨表面巡检设备和辅助定位设备,将这些用于巡检的部件集中在检测梁上,形成一个整体,便于安装。在安装时,使得将各个部件先在检测梁上进行安装就位,然后将检测梁安装到列车底部即可。随着列车沿着轨道前行,载运检测梁跟着沿轨道前行,从而实现轨道纵向的检测。
[0022]吊装座用于将检测梁安装于列车底部,通过连接螺栓穿过吊装座上的螺栓孔与列车底部相连接,安装方便,易于拆卸。
[0023]道床巡检设备用于采集轨道全断面图像数据。钢轨表面巡检设备采集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钢轨顶面图像数据。辅助定位设备跟踪列车实时位置,使得道床巡检设备和钢轨表面巡检设备获取的数据与轨道纵向位置相对应。
[0024]正是因为该检测梁搭载于列车上进行检测,巡检效率高,检测速率高达一百千米每小时。由于随列车运行检测,能第一时间发现轨道隐患,实时性好。轨道全断面图像和钢轨顶面图像双重检测,有效提高缺陷识别准确率。巡检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节约成本、模块化设计安装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观察窗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图1的左视图;
[0029]图5为钢轨传感器模块一/钢轨传感器模块二检测主视图;
[0030]图6为图5的左视图;
[0031]图7为角度调整板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检测梁1、左腔体1A、中间腔体1B、右腔体1C、前侧左盖板1D、后侧左盖板1E、前侧中间盖板1F、后侧中间盖板1G、前侧右盖板1H、后侧右盖板1M、钢轨表面观察窗1N、道床观察窗1P、吊装座2、道床传感器模块一3A、道床传感器模块二3B、道床传感器模块三 3C、道床扫描面3D、钢轨传感器模块一4A、钢轨传感器模块二4B、钢轨扫描面4C、角度调整板5、调整部5A、耳部5B、航空插座6、左轨7A、右轨7B。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0034]轨道巡检装置,包括检测梁1、道床巡检设备、钢轨表面巡检设备和辅助定位设备;
[0035]在检测梁1沿其横向的两端的顶部分布安装有用于与车体底部连接的吊装座2;
[0036]所述道床巡检设备包括道床传感器模块一3A、道床传感器模块二3B和道床传感器模块三3C;道床传感器模块一3A、道床传感器模块二3B和道床传感器模块三3C沿检测梁1横向均匀安装于检测梁1,且其道床扫描面3D平行于检测梁1所在的竖向平面;
[0037]所述钢轨表面巡检设备包括钢轨传感器模块一4A和钢轨传感器模块二4B;钢轨传感器模块一4A和钢轨传感器模块二4B沿检测梁1横向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轨道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梁(1)、道床巡检设备、钢轨表面巡检设备和辅助定位设备;在检测梁(1)沿其横向的两端的顶部分布安装有用于与车体底部连接的吊装座(2);所述道床巡检设备包括道床传感器模块一(3A)、道床传感器模块二(3B)和道床传感器模块三(3C);道床传感器模块一(3A)、道床传感器模块二(3B)和道床传感器模块三(3C)沿检测梁(1)横向均匀安装于检测梁(1),且道床扫描面(3D)平行于检测梁(1)所在的竖向平面;所述钢轨表面巡检设备包括钢轨传感器模块一(4A)和钢轨传感器模块二(4B);钢轨传感器模块一(4A)和钢轨传感器模块二(4B)沿检测梁(1)横向安装于检测梁(1),且钢轨传感器模块一(4A)与钢轨传感器模块二(4B)之间的横向间距与待检轨道的左轨和右轨之间的轨距相适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床传感器模块一(3A)位于左轨上方对左轨两旁道床和左轨扣件扫描成像;所述道床传感器模块三(3C)位于右轨上方对右轨两旁道床和右轨扣件扫描成像;所述道床传感器模块二(3B)位于轨道中线上方对中间部分道床扫描成像。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表面巡检设备的钢轨传感器模块一(4A)和钢轨传感器模块二(4B)沿着检测梁(1)横向安装于检测梁(1),钢轨传感器模块一(4A)位于左轨上方对左轨顶面扫描成像,钢轨传感器模块二(4B)位于右轨上方对右轨顶面扫描成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钢轨传感器模块一(4A)和钢轨传感器模块二(4B)的钢轨扫描面(4C)与检测梁(1)所在的竖向平面呈一定倾斜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培张浩蒲国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安科泰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