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228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检测装置,包括线束检测装置本体,所述线束检测装置本体内壁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线束检测装置本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与连接板接触的下模,线束检测装置本体内壁的顶部设置有与连接板接触的上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线束检测装置本体、连接板、下模、上模、凹槽、蜗杆、支杆、蜗轮、圆卡槽、放入口、卡块和手轮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线束检测装置在对不同的线束进行检测时需要安装不同规格的模具,由于模具通过若干个螺栓与线束检测装置固定,导致操作人员在更换模具时,需要通过工具依次将若干个螺栓取下才能进行更换,降低了线束检测装置使用便利性的问题。便利性的问题。便利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线束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线束检测
,具体为一种汽车线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线束检测通常会用到线束检测装置,但是现有的线束检测装置在对不同的线束进行检测时需要安装不同规格的模具,由于模具通过若干个螺栓与线束检测装置固定,导致操作人员在更换模具时,需要通过工具依次将若干个螺栓取下才能进行更换,降低了线束检测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线束检测装置,具备了便于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线束检测装置在对不同的线束进行检测时需要安装不同规格的模具,由于模具通过若干个螺栓与线束检测装置固定,导致操作人员在更换模具时,需要通过工具依次将若干个螺栓取下才能进行更换,降低了线束检测装置使用便利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线束检测装置,包括线束检测装置本体;
[0005]所述线束检测装置本体内壁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线束检测装置本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与连接板接触的下模,所述线束检测装置本体内壁的顶部设置有与连接板接触的上模,所述下模的底部和上模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下模和上模的正面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后端贯穿凹槽并延伸至凹槽的外侧,所述凹槽内壁靠近连接板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连接板靠近线束检测装置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圆卡槽,所述连接板远离线束检测装置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与圆卡槽连通的放入口,所述支杆远离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放入口配合使用的卡块,所述卡块靠近放入口的一侧穿过放入口并延伸至卡块的内部,所述蜗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手轮。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杆和卡块的数量均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支杆和卡块均呈等距离分布。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杆和卡块均由钨钢制成,所述蜗轮和蜗杆均由金属制成。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杆的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靠近凹槽内壁的一侧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上模和下模靠近连接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套,所述挤压套由橡胶制成。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挤压套的内部竖向滑动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远离挤压套的一侧与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线束检测装置本体、连接板、下模、上模、凹槽、蜗杆、支杆、蜗轮、圆卡槽、放入口、卡块和手轮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线束检测装置在对不同的线束进行检测时需要安装不同规格的模具,由于模具通过若干个螺栓与线束检测装置固定,导致操作人员在更换模具时,需要通过工具依次将若干个螺栓取下才能进行更换,降低了线束检测装置使用便利性的问题,具备了便于使用的优点,提高了线束检测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0013]2、本技术通过将支杆和卡块的数量均设置为若干个,能够使若干个支杆和卡块稳定的与连接板内部的圆卡槽进行固定,使上模和下模与连接板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0014]3、本技术通过将支杆和卡块均设置为由钨钢制成,能够使支杆和卡块具有良好的使用强度和韧性。
[0015]4、本技术通过设置稳定块,能够对支杆进行限位,使支杆的稳定性得到提高,使支杆能够稳定的在凹槽内部进行转动。
[0016]5、本技术通过设置挤压套,能够对挤压杆进行挤压,使上模和下模与连接板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0017]6、本技术通过设置挤压杆,能够与挤压套配合,在挤压套内壁与挤压杆表面的摩擦下,使上模和下模与连接板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结构卡块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中:1、线束检测装置本体;2、连接板;3、下模;4、上模;5、凹槽;6、蜗杆;7、支杆;8、蜗轮;9、圆卡槽;10、放入口;11、卡块;12、手轮;13、稳定块;14、挤压套;15、挤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线束检测装置,包括线束检测装置本体1;
[0024]线束检测装置本体1内壁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线束检测装置本体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与连接板2接触的下模3,线束检测装置本体1内壁的顶部设置有与连接板2接触的上模4,下模3的底部和上模4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5,下模3和上模4的正面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蜗杆6,蜗杆6的后端贯穿凹槽5并延伸至凹槽5的外侧,凹槽5内壁靠近连接板2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支杆7,支杆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蜗杆6啮合的蜗轮8,连接板2靠近线束检测装置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圆卡槽9,连接板2远离线束检测装置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圆卡槽9连通的放入口10,支杆7远离凹槽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放入口10配合
使用的卡块11,卡块11靠近放入口10的一侧穿过放入口10并延伸至卡块11的内部,蜗杆6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手轮12。
[0025]参考图2,支杆7和卡块11的数量均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支杆7和卡块11均呈等距离分布。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将支杆7和卡块11的数量均设置为若干个,能够使若干个支杆7和卡块11稳定的与连接板2内部的圆卡槽9进行固定,使上模4和下模3与连接板2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0027]参考图2,支杆7和卡块11均由钨钢制成,蜗轮8和蜗杆6均由金属制成。
[002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将支杆7和卡块11均设置为由钨钢制成,能够使支杆7和卡块11具有良好的使用强度和韧性。
[0029]参考图2,支杆7的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稳定块13,稳定块13靠近凹槽5内壁的一侧与凹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
[003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稳定块13,能够对支杆7进行限位,使支杆7的稳定性得到提高,使支杆7能够稳定的在凹槽5内部进行转动。
[0031]参考图2,上模4和下模3靠近连接板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套14,挤压套14由橡胶制成。
[003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挤压套14,能够对挤压杆15进行挤压,使上模4和下模3与连接板2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0033]参考图2,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线束检测装置,包括线束检测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检测装置本体(1)内壁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线束检测装置本体(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与连接板(2)接触的下模(3),所述线束检测装置本体(1)内壁的顶部设置有与连接板(2)接触的上模(4),所述下模(3)的底部和上模(4)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5),所述下模(3)和上模(4)的正面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蜗杆(6),所述蜗杆(6)的后端贯穿凹槽(5)并延伸至凹槽(5)的外侧,所述凹槽(5)内壁靠近连接板(2)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支杆(7),所述支杆(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蜗杆(6)啮合的蜗轮(8),所述连接板(2)靠近线束检测装置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圆卡槽(9),所述连接板(2)远离线束检测装置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圆卡槽(9)连通的放入口(10),所述支杆(7)远离凹槽(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放入口(10)配合使用的卡块(11),所述卡块(11)靠近放入口(10)的一侧穿过放入口(10)并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政浩詹泽坤卢嘉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计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