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绝缘性能的点火线圈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227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绝缘性能的点火线圈密封结构,具体涉及点火线圈技术领域,包括点火线圈壳体,所述点火线圈壳体底端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顶端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底端设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底端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底端设有固定限位环,所述固定限位环外端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外侧固定设有活动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来对连接处进行双重密封,密封效果较好,有效的避免了高压电流外泄的情况出现,且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为非固定连接,便于对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更换,更换过程较为简单方便,使用效果较好。使用效果较好。使用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绝缘性能的点火线圈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点火线圈
,具体涉及一种高绝缘性能的点火线圈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的运动一般需要点火装置的配合,点火装置的核心部件是点火线圈和开关装置,随着汽车汽油发动机向高转速、高压缩比、大功率、低油耗和低排放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点火装置已经不适应使用要求,而提高点火线圈的能量,火花塞就能产生足够能量的火花,这是点火装置适应现代发动机运行的基本条件。通常的点火线圈里面有两组线圈,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初级线圈用较粗的漆包线,次级线圈用较细的漆包线。初级线圈一端与车上低压电源联接,另一端与开关装置(断电器)联接。次级线圈一端与初级线圈联接,另一端与高压线输出端联接输出高压电。点火线圈的底端内部设有高压电输出端子,其是与火花塞相连接的,将火花塞与点火线圈底端相连接时,需要将连接处密封,以防止高压电流的泄漏和外部水分进入到内部。
[0003]目前,点火线圈在与火花塞相连接时,其连接处只有一个固定安装的密封圈进行密封,这样的密封效果不够好,高压电流容易泄漏,且对密封圈的更换较为麻烦,使用不够方便。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高绝缘性能的点火线圈密封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绝缘性能的点火线圈密封结构,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来对连接处进行双重密封,密封效果较好,有效的避免了高压电流外泄的情况出现,且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为非固定连接,便于对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更换,更换过程较为简单方便,使用效果较好,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绝缘性能的点火线圈密封结构,包括点火线圈壳体,所述点火线圈壳体底端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顶端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底端设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底端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底端设有固定限位环,所述活动环、第二密封圈和固定限位环均设在安装槽内部,所述固定限位环外端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外端与空腔内壁相接触,所述限位板外侧固定设有活动限位块,所述活动限位块外侧延伸至固定限位环外侧,所述安装槽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限位槽,所述活动限位块外侧延伸入限位槽内部,所述限位板内侧固定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空腔内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点火线圈壳体底部外端开设有两个对称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设在限位槽外侧并与限位槽内部相连通,便于将活动限位块推出限位槽内部,进而便于将固定限位环从安装槽内部取下。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内端为弧面形状,使得第一密封圈顶端可以与火花塞外端连接的更紧密,进而使得密封效果更好。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圈内端为弧面形状,使得第二密封圈顶端与火花塞的外端连接的更为紧密,进一步的提高了密封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底端内侧和第二密封圈底端内侧均与点火线圈壳体底端内壁位于同一曲面,便于火花塞插入到点火线圈壳体底端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活动环内端和固定限位环内端均与点火线圈壳体底端内壁处于同一曲面,可以防止活动环内端和固定限位环内端对火花塞进行阻挡,便于其插入到点火线圈壳体底端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活动限位块顶端外侧设为曲面形状,安装槽内壁对其挤压时可以活动,进而便于固定限位环进入到安装槽内部。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通过将第一密封圈、活动环、第二密封圈和固定限位环依次放入安装槽内部,在放入固定限位环时,安装槽的内壁会对活动限位块的弧面进行挤压,活动限位块会带动限位板向空腔内部运动,当活动限位块运动到限位槽内侧时,活动限位块会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向卡入到限位槽内部,当与火花塞连接时,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内端会紧密的贴在火花塞的外端,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来对连接处进行双重密封,密封效果较好,有效的避免了高压电流外泄的情况出现,且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为非固定连接,便于对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更换,更换过程较为简单方便,使用效果较好;
[0015]2.通过使用外部的细杆插入到连通孔内部,细杆会将活动限位块推动至空腔内部,这样就可以将固定限位环从安装槽中取出,然后可以将第二密封圈、活动环和第一密封圈依次取出,本技术可以较为方便的将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取下,使得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更换较为简单便捷,更换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固定限位环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点火线圈壳体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图3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点火线圈壳体、2安装槽、3第一密封圈、4活动环、5第二密封圈、6固定限位环、7空腔、8限位板、9活动限位块、10限位槽、11复位弹簧、12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
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5]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5所示的一种高绝缘性能的点火线圈密封结构,包括点火线圈壳体1,所述点火线圈壳体1底端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内部顶端设有第一密封圈3,所述第一密封圈3内端为弧面形状,所述第一密封圈3底端设有活动环4,所述活动环4底端设有第二密封圈5,所述第二密封圈5内端为弧面形状,所述第一密封圈3底端内侧和第二密封圈5底端内侧均与点火线圈壳体1底端内壁位于同一曲面,所述第二密封圈5底端设有固定限位环6,所述活动环4内端和固定限位环6内端均与点火线圈壳体1底端内壁处于同一曲面,所述活动环4、第二密封圈5和固定限位环6均设在安装槽2内部,所述固定限位环6外端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空腔7,所述空腔7内部设有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外端与空腔7内壁相接触,所述限位板8外侧固定设有活动限位块9,所述活动限位块9外侧延伸至固定限位环6外侧,所述活动限位块9顶端外侧设为曲面形状,所述安装槽2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限位槽10,所述活动限位块9外侧延伸入限位槽10内部,所述限位板8内侧固定设有复位弹簧11,所述复位弹簧11一端与空腔7内壁固定连接。
[0026]实施方式具体为:将第一密封圈3放入到安装槽2内部,再将活动环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绝缘性能的点火线圈密封结构,包括点火线圈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线圈壳体(1)底端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内部顶端设有第一密封圈(3),所述第一密封圈(3)底端设有活动环(4),所述活动环(4)底端设有第二密封圈(5),所述第二密封圈(5)底端设有固定限位环(6),所述活动环(4)、第二密封圈(5)和固定限位环(6)均设在安装槽(2)内部,所述固定限位环(6)外端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空腔(7),所述空腔(7)内部设有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外端与空腔(7)内壁相接触,所述限位板(8)外侧固定设有活动限位块(9),所述活动限位块(9)外侧延伸至固定限位环(6)外侧,所述安装槽(2)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限位槽(10),所述活动限位块(9)外侧延伸入限位槽(10)内部,所述限位板(8)内侧固定设有复位弹簧(11),所述复位弹簧(11)一端与空腔(7)内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占宇袁富王治元刘招珍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鑫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