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905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装置。移载装置具备在卸下动作中推压容器的推压部(Ba)、在抄取动作中与容器卡止的卡止部(Bb)、使推压部(Ba)及卡止部(Bb)沿着移载方向(X)往复移动的移载驱动部、以及与推压部(Ba)另外地驱动卡止部(Bb)而使该卡止部进行姿势变更的卡止驱动部(Mb)。移载装置通过在使推压部(Ba)与容器后表面部抵接的状态下借助移载驱动部使推压部(Ba)向移载方向卸下侧(X1)移动,来进行卸下动作;通过借助移载驱动部使卡止姿势的卡止部(Bb)向移载方向抄取侧(X2)移动,来进行抄取动作。来进行抄取动作。来进行抄取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容器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例如,在日本特许第633770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相对于收纳搁架进行货物的移载的移载装置。以下,在
技术介绍
的说明中在括号内表示的附图标记是专利文献1的附图标记。
[000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移载装置(2)具备载置货物(10)的货物载置部(26)以及具有多个钩(hook)(30、32、34、36)的滑动臂(28)。移载装置(2)构成为,通过使用滑动臂(28),进行将货物(10)从货物载置部(26)向架子(12a、12b)移载的卸下动作(unloading operation)和将货物(10)从架子(12a、12b)向货物载置部(26)移载的抄取动作(scooping operation)。
[0004]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移载装置(2)在进行卸下动作的情况及进行抄取动作的情况下,使钩(30、32、34、36)与货物(10)的把手(14a、14b)卡合。而且,在进行抄取动作的情况下,由钩(30、32、34、36)将货物(10)向货物载置部(26)侧拉入。相反,在进行卸下动作的情况下,由钩(30、32、34、36)将货物(10)向架子(12a、12b)侧推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这样,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在进行卸下动作的情况和进行抄取动作的情况下共用钩(30、32、34、36)。但是,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钩(30、32、34、36)那样的形状的部件尽管适合于进行抄取动作的情况,但难说必定适合于卸下动作。此外,只要是将货物(10)推入,尽管不需要使钩(30、32、34、36)与把手(14a、14b)卡合,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也进行这样的钩(30、32、34、36)的卡合动作,由此卸下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容易变长。
[0006]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希望实现容易达成容器的卸下动作所需要的时间的缩短、进而容易实现适合于进行容器的卸下动作及抄取动作的各自的结构的技术。
[0007]用来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是以下这样的。
[0008]一种输送装置,输送容器;具备具有保持前述容器的保持部的移载装置;前述移载装置构成为,使前述容器沿沿着水平方向的移载方向移动而进行移载动作,所述移载动作包括将前述容器从前述保持部向移载对象部位移载的卸下动作以及将前述容器从前述移载对象部位向前述保持部移载的抄取动作;前述移载装置具备在前述卸下动作中将前述容器推压的推压部、在前述抄取动作中与前述容器卡止的卡止部、使前述推压部及前述卡止部沿着前述移载方向往复移动的移载驱动部、以及与前述推压部另外地驱动前述卡止部而使该卡止部进行姿势变更的卡止驱动部;将前述移载方向上的从前述保持部朝向前述移载对象部位的一侧设为移载方向卸下侧,将前述移载方向上的从前述移载对象部位朝向前述保持部的一侧设为移载方向抄取侧,将前述容器的朝向前述移载方向卸下侧的部分设为容器前表面部,将前述容器的朝向前述移载方向抄取侧的部分设为容器后表面部;在前述容
器后表面部,设置有在与前述移载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开口的凹部;前述卡止部通过在相对于前述容器的相对位置处于规定的能够卡止范围的状态下被前述卡止驱动部驱动,能够姿势变更为插入于前述凹部的卡止姿势和从前述凹部出来的非卡止姿势;前述移载装置通过在使前述推压部与前述容器后表面部抵接的状态下借助前述移载驱动部使前述推压部向前述移载方向卸下侧移动,来进行前述卸下动作;前述移载装置通过借助前述移载驱动部使前述卡止姿势的前述卡止部向前述移载方向抄取侧移动,来进行前述抄取动作。
[0009]根据本结构,具备在卸下动作中将容器推压的推压部、在抄取动作中与容器卡止的卡止部、以及使推压部及卡止部沿着移载方向往复移动的移载驱动部;还具备与推压部另外地驱动卡止部而使该卡止部进行姿势变更的卡止驱动部。因此,在进行抄取动作的情况下,通过将卡止部驱动而设为卡止姿势,能够使卡止部与容器卡止而使容器向移载方向抄取侧移动,在进行卸下动作的情况下,能够不进行用来使卡止部与容器卡止的卡止部的驱动,而借助推压部将容器推压使容器向移载方向卸下侧移动。因而,容易达成容器的卸下动作所需要的时间的缩短。此外,通过具备推压部和卡止部的各自,关于推压部能够做成适合于进行卸下动作(将容器推压)的结构,并且,关于卡止部能够做成适合于进行抄取动作(将容器拉入)的结构。即,根据本结构,容易实现适合于进行容器的卸下动作及抄取动作的各自的结构。
[0010]有关本公开的技术的更多的特征和优点,通过参照附图记述的以下的例示性且非限定性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应该会变得更明确。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具备输送装置的输送设备的俯视图。
[0012]图2是容器搁架的主视图。
[0013]图3是容器的主视图。
[0014]图4是容器的侧视图。
[0015]图5是输送装置的车体宽度方向视图。
[0016]图6是表示移载装置的第1姿势和第2姿势的俯视图。
[0017]图7是表示借助抬起装置将层积区域的容器抬起的状态的图。
[0018]图8是表示从相对于移载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观察的移载装置的图。
[0019]图9是表示移载机的主要部的立体图。
[0020]图10是表示由移载装置进行的抄取动作的说明图。
[0021]图11是表示由移载装置进行的抄取动作的说明图。
[0022]图12是表示由移载装置进行的抄取动作的说明图。
[0023]图13是表示由移载装置进行的抄取动作的说明图。
[0024]图14是表示由移载装置进行的卸下动作的说明图。
[0025]图15是表示由移载装置进行的卸下动作的说明图。
[0026]图16是表示由移载装置进行的卸下动作的说明图。
[0027]图17是表示容器相对于搁架部的抄取动作的说明图。
[0028]图18是表示容器相对于搁架部的抄取动作的说明图。
[0029]图19是表示容器相对于搁架部的抄取动作的说明图。
[0030]图20是表示容器相对于搁架部的抄取动作的说明图。
[0031]图21是表示容器相对于搁架部的抄取动作的说明图。
[0032]图22是表示容器相对于搁架部的抄取动作的说明图。
[0033]图23是表示容器相对于搁架部的卸下动作的说明图。
[0034]图24是表示容器相对于搁架部的卸下动作的说明图。
[0035]图25是表示容器相对于搁架部的卸下动作的说明图。
[0036]图26是进行容器相对于层积区域的抄取及卸下的并行动作的情况的说明图。
[0037]图27是进行容器相对于层积区域的抄取及卸下的并行动作的情况的说明图。
[0038]图28是进行容器相对于层积区域的抄取及卸下的并行动作的情况的说明图。
[0039]图29是进行容器相对于层积区域的抄取及卸下的并行动作的情况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装置,输送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保持前述容器的保持部的移载装置;前述移载装置构成为,使前述容器沿沿着水平方向的移载方向移动而进行移载动作,所述移载动作包括将前述容器从前述保持部向移载对象部位移载的卸下动作以及将前述容器从前述移载对象部位向前述保持部移载的抄取动作;前述移载装置具备在前述卸下动作中将前述容器推压的推压部、在前述抄取动作中与前述容器卡止的卡止部、使前述推压部及前述卡止部沿着前述移载方向往复移动的移载驱动部、以及与前述推压部另外地驱动前述卡止部而使该卡止部进行姿势变更的卡止驱动部;将前述移载方向上的从前述保持部朝向前述移载对象部位的一侧设为移载方向卸下侧,将前述移载方向上的从前述移载对象部位朝向前述保持部的一侧设为移载方向抄取侧,将前述容器的朝向前述移载方向卸下侧的部分设为容器前表面部,将前述容器的朝向前述移载方向抄取侧的部分设为容器后表面部;在前述容器后表面部,设置有在与前述移载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开口的凹部;前述卡止部通过在相对于前述容器的相对位置处于规定的能够卡止范围的状态下被前述卡止驱动部驱动,能够姿势变更为插入于前述凹部的卡止姿势和从前述凹部出来的非卡止姿势;前述移载装置通过在使前述推压部与前述容器后表面部抵接的状态下借助前述移载驱动部使前述推压部向前述移载方向卸下侧移动,来进行前述卸下动作;前述移载装置通过借助前述移载驱动部使前述卡止姿势的前述卡止部向前述移载方向抄取侧移动,来进行前述抄取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在沿着上下方向的上下方向观察中与前述移载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前述推压部具备在前述卸下动作中与前述容器后表面部的前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抵接的抵接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田昌重木村和诚村田宏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