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监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属于蓝藻培养
技术介绍
[0002]人工生物土壤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新兴的绿色、环保沙化土地治理技术,它是利用生物土壤结皮的固定沙表和抗风蚀的作用,将生物土壤结皮中的主要生物体(如荒漠蓝藻)进行人工培育并接种到沙地表面,通过养护成活,加速地表形成生物土壤结皮,起到防风固沙和生态恢复的作用,是目前受损沙化土地恢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通过荒漠蓝藻生物体的规模化培养是该技术的重要环境,是野外施工重要前提和保障。
[0003]然而,目前并为有对其规模化培养过程中产量实时监测的方法。因此,亟待专利技术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为荒漠蓝藻生物体规模化培养监测提供依据,推动人工生物土壤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术大规模推广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0005]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在多个初始水下光照强度条件下对多组蓝藻进行培养,记录多组蓝藻在不同时间段的样本干重以及光周期条件下当日平均水下光强,并以此构建当日平均水下光强
‑
蓝藻样本干重标定曲线;测量获得目标蓝藻培养池内光周期条件下当日平均水下光强,根据当日平均水下光强与标准曲线实现对目标蓝藻培养池内蓝藻样本干重的实时动态监测,以此推定蓝藻产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具体包括:(1)将蓝藻与培养液充分混合,并在一指定的水下温度下培养24小时以上;(2)每隔一指定时段采集一次步骤(1)中的包含蓝藻与培养液的混合体系,将其烘干并称量获得蓝藻样本的干重,测量获得蓝藻样本的干重当日的平均水下光照强度,并获得水下光照强度
‑
蓝藻样本的干重标准曲线;(3)将蓝藻与培养液充分混合,然后测定蓝藻混合液的平均水下光照强度,并与所述标准曲线对照,从而测得蓝藻混合液中的蓝藻样本的干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时段为12小时或24小时或48小时或72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24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洋,李新荣,张志山,贾荣亮,潘颜霞,王楠,许文文,赵燕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