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铜污泥制粒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618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铜污泥制粒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给料装置、干燥装置、配料装置、混料装置、制粒装置,所述方法包括:(1)将第一湿度含铜污泥投入干燥装置进行预干燥,得到第二湿度含铜污泥;(2)将干燥后的第二湿度含铜污泥与辅料投入配料装置按比例进行配料,得到混料原料;(3)将混料原料投入混料装置进行均匀搅拌,得到含铜污泥混料;(4)将含铜污泥混料投入制粒装置进行制粒,得到含铜污泥球粒,本申请加工出的第二湿度含铜污泥有一定的含水率,避免污泥因过度干燥而出现粉尘化的情况,改善了车间生产环境,同时污泥不易跟随熔炼烟气进入烟气处理系统,收尘布袋不易堵塞,保证了正常的生产作业。保证了正常的生产作业。保证了正常的生产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铜污泥制粒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重金属污泥资源化处理的
,具体地涉及一种含铜污泥制粒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电镀、玻璃制造、印染及电子元件制造等生产过程的工业废水(液)经化学沉淀处理后会产出大量的含铜污泥,普遍存在铜、铁、铬、镍、锌等重金属元素及其可溶性盐类。若处置不当,将存在较大的重金属污染风险,可能造成大面积土壤或水体污染。
[0003]现有技术中,富氧侧吹熔池熔炼工艺具有原料适应性强、金属回收率高、环保效果好等优点。但在实际生产过程,由于含铜污泥含水率较高,一般需要预干燥才能投料,但污泥自身粒度太细,密度较小,经干燥处理后容易粉尘化,在堆放、转运、上料等过程出现扬尘现象,既影响车间环境,威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缩短区域相关设备使用寿命;同时粉尘化的污泥容易随熔炼烟气进入烟气处理系统,降低有价金属回收率,增大了烟尘率,同时也容易导致收尘布袋粘灰、堵塞,严重时影响正常生产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铜污泥制粒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含铜污泥干燥后易粉尘化,影响生产环境以及跟随熔炼烟气进入烟气处理系统,收尘布袋容易堵塞影响正常生产作业的技术问题。
[0005]一方面,该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铜污泥制粒系统,包括:
[0006]给料装置,所述给料装置包括第一给料装置与第二给料装置,所述第一给料装置具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第二给料装置具有辅料入口与辅料出口;
[0007]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具有第一湿度含铜污泥入口、烟气出口与第二湿度含铜污泥出口,所述第一湿度含铜污泥入口与所述出料口连接;
[0008]配料装置,所述配料装置具有料仓进料口与料仓出料口,所述料仓进料口与所述第二湿度含铜污泥出口、所述辅料出口连接;
[0009]混料装置,所述混料装置具有混料原料入口与含铜污泥混料出口,所述混料原料入口与所述料仓出料口连接;
[0010]制粒装置,所述制粒装置具有含铜污泥混料入口与含铜污泥球粒出料口,所述含铜污泥混料入口与所述含铜污泥混料出口连接。
[0011]另一方面,该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铜污泥制粒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含铜污泥制粒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0012](1)将高含水率的第一湿度含铜污泥投入干燥装置进行预干燥,得到低含水率的第二湿度含铜污泥;
[0013](2)将干燥后的第二湿度含铜污泥与辅料投入配料装置按比例进行配料,得到混料原料;
[0014](3)将混料原料投入混料装置进行均匀搅拌,得到含铜污泥混料;
[0015](4)将含铜污泥混料投入制粒装置进行制粒,得到含铜污泥球粒;
[0016]其中,所述第一湿度含铜污泥的含水率为40%~80%,所述第二湿度含铜污泥的含水率为15%~30%,所述含铜污泥混料的含水率为8%~15%。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将高含水率的第一湿度含铜污泥投入干燥装置进行预干燥,得到低含水率的第二湿度含铜污泥,经过干燥装置的干燥,使得第二湿度含铜污泥的含水率为15%~30%,不会因为过度干燥而出现粉尘化,在堆放、转运、上料等过程不会出现扬尘现象,改善了车间生产环境,不会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延长了区域相关设备使用寿命,同时含铜污泥不易跟随熔炼烟气进入烟气处理系统,保证了有价金属回收率,同时收尘布袋不易堵塞,保证了正常生产作业。
[0018]较佳地,所述辅料的含水量小于5%,所述辅料可为废树脂粉或废活性炭或含铜废料的其中一种,所述辅料与所述第二湿度含铜污泥的比例为1~10:100。
[0019]较佳地,在所述步骤(3)中,混料原料进行均匀搅拌时,加入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生石灰或膨润土。
[0020]较佳地,所述方法还包括:(5)将含铜污泥球粒进行筛选,将不合格的筛下料返回步骤(4)重新制粒。
[0021]较佳地,所述干燥装置以导热油、电、天然气、高温烟气或蒸汽中的一种作为热源。
[0022]较佳地,所述制粒装置可为挤压制粒装置或滚动造粒装置,所述挤压制粒装置轧辊球窝直径为10mm~50mm。
[0023]较佳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第三输送装置与第四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一给料装置与所述干燥装置之间,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连接在所述干燥装置与所述配料装置之间,所述第三输送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二给料装置与所述配料装置之间,所述第四输送装置连接在所述混料装置与所述制粒装置之间。
[0024]较佳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具有含铜污泥球粒入口、合格物料出口以及不合物料出口,所述含铜污泥球粒入口与所述含铜污泥球粒出料口连接,所述不合格物料出口与含铜污泥混料入口连接。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含铜污泥制粒系统的结构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含铜污泥制粒系统的结构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含铜污泥制粒方法的流程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含铜污泥制粒方法的流程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第一给料装置10第二给料装置20
干燥装置30配料装置40混料装置50制粒装置60第一输送装置70第二输送装置71第三输送装置72第四输送装置73筛选装置80
ꢀꢀ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5]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铜污泥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料装置,所述给料装置包括第一给料装置与第二给料装置,所述第一给料装置具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第二给料装置具有辅料入口与辅料出口;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具有第一湿度含铜污泥入口、烟气出口与第二湿度含铜污泥出口,所述第一湿度含铜污泥入口与所述出料口连接;配料装置,所述配料装置具有料仓进料口与料仓出料口,所述料仓进料口与所述第二湿度含铜污泥出口、所述辅料出口连接;混料装置,所述混料装置具有混料原料入口与含铜污泥混料出口,所述混料原料入口与所述料仓出料口连接;制粒装置,所述制粒装置具有含铜污泥混料入口与含铜污泥球粒出料口,所述含铜污泥混料入口与所述含铜污泥混料出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铜污泥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以导热油、电、天然气、高温烟气或蒸汽中的一种作为热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铜污泥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粒装置可为挤压制粒装置或滚动造粒装置,所述挤压制粒装置轧辊球窝直径为10mm~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铜污泥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第三输送装置与第四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一给料装置与所述干燥装置之间,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连接在所述干燥装置与所述配料装置之间,所述第三输送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二给料装置与所述配料装置之间,所述第四输送装置连接在所述混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鹏张兴勇王红军陶振华张小全谢华有邱士伟张红元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华赣瑞林稀贵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