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控制制动系统,涉及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散热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热传导散热装置,增加散热的表面积提高散热的效率,加快摩擦片和制动盘的散热,开设第一散热孔以增加摩擦片内外的通风面积,通过热对流的方式对摩擦片内部的热量进行扩散,降低摩擦片内部的温度;通过液冷散热装置,利用冷却液同时对导热滑片、冷却滑块、导热滑杆进行液冷散热,增加散热效果;通过冷却滑块移动的距离大于导热滑杆的距离,且冷却滑块横截面的面积远大于导热滑杆横截面的面积,因此进入冷却液储存盒内部的体积远大于离开冷却液储存盒内部的体积,冷却液储存盒内部的体积的冷却液受到挤压并进入连接口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到挤压并进入连接口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到挤压并进入连接口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控制制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动
,具体为一种工业控制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制动,俗称“刹车”。使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及其他运输工具或机械等停止或减低速度的动作。
[0003]参考中国专利CN214648192U,一种工业车辆用的脚制动机构,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方中间位置垂直焊接有立板;踩踏微动支杆时起到刹车的作用,同时使变速箱传动油进入离合器的油流回变数箱,类似变数箱离合作用;拉伸弹簧在没有踩踏脚踏板的时候,拉伸弹簧会往回缩,停止制动效果;通过调节制动调节支杆的角度和高度,达到驾驶员最舒适的操作位置;制动液瓶可加注和存储制动液,为制动系统提供足够的制动液,制动液通过胶管流向制动泵,在在踩下制动的时候形成助力,并维持一定的压力,为下次制动做准备,制动更为可靠。
[0004]矿用自卸车在下坡时,需要采用液力缓速器和盘式制动器进行减速和制动但是盘式制动器在连续使用的情况下温度急剧升高,依靠自身散热,很难控制并降低温度,持续的高温加剧制动设备的磨损,久而久之,制动效果大打折扣,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时常进行检修,费时费力,实用性差。因此,设计实用性强的一种工业控制制动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控制制动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控制制动系统,包括制动盘,所述制动盘的外部设置有制动器外壳,所述制动器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板,所述固定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板,所述制动器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盒,所述液压盒的右侧连通有液压管,所述连接横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热传导散热装置,所述热传导散热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冷散热装置,所述热传导散热装置的两侧风别设置有一个摩擦片。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热传导散热装置包括外散热片,所述外散热片靠近液冷散热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远离外散热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散热片,所述内散热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导热片,所述上导热片靠近液冷散热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滑杆,所述摩擦片远离液冷散热装置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导热杆穿过第一散热孔,所述摩擦片的内部开设有下竖槽,所述摩擦片的内部开设有上竖槽,所述上导热片贯穿开设有第二散热孔。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液冷散热装置包括冷却盒,第二密封橡胶片,所述冷却盒远离摩擦片的一侧连通有冷却筒,所述冷却筒的底部连通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底部连通有冷却液储存盒,所述冷却液储存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橡胶片,所述第一密封
橡胶片的内壁与导热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摩擦片的靠近冷却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滑块,所述冷却滑块滑动连接有第二密封橡胶片,所述摩擦片的上部靠近冷却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滑片,所述冷却盒内开设有第二冷却腔,所述冷却筒内开设有第一冷却腔,通过散热机构,结合热传导散热、液冷散热、热对流散热,从而对制动盘和摩擦片进行散热,利用多种散热方式提升散热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提高散热的效果。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竖板共两块,两块固定竖板按液压盒的轴线方向对称分布,两块固定竖板靠近液压盒的轴线的一侧分别与散热机构的两侧固定连接。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摩擦片共两个,两个摩擦片之间设置了液冷散热装置,热传导散热装置共两个,两个热传导散热装置的顶部分别与液冷散热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散热孔的直径大于导热杆的直径,一个热传导散热装置共有二十四根导热杆,二十四根导热杆分为三排。
[00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竖槽在下竖槽的正上方,下竖槽设置了内散热片,上导热片的下部设置在上导热片中,上竖槽的宽度大于下竖槽的宽度。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相连通,冷却滑块横截面的面积大于导热滑杆横截面的面积。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热传导散热装置,摩擦片和制动盘的部分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给内散热片,内散热片的温度通过热传导依次传递到导热杆、外散热片、上导热片、导热滑片、冷却滑块、导热滑杆上,通过增加散热的表面积提高散热的效率,加快摩擦片和制动盘的散热,开设第一散热孔以增加摩擦片内外的通风面积,通过热对流的方式对摩擦片内部的热量进行扩散,降低摩擦片内部的温度。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液冷散热装置,使得导热滑杆、冷却滑块左移并深入到冷却液储存盒的移动来挤压冷却液储存盒内冷却液,使得冷却液依次进入连接口、第一冷却腔、第二冷却腔中,冷却液对第二冷却腔中的导热滑片进行冷却,利用冷却液同时对导热滑片、冷却滑块、导热滑杆进行液冷散热,增加散热效果。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左侧的摩擦片受到制动外壳内壁的阻挡,左侧的摩擦片带着导热滑杆从冷却液储存盒中向外移出一段距离,右侧的摩擦片没有阻挡,右侧的摩擦片带着冷却滑块左移并深入到冷却液储存盒的内部,冷却滑块移动的距离大于导热滑杆的距离,且冷却滑块横截面的面积远大于导热滑杆横截面的面积,因此进入冷却液储存盒内部的体积远大于离开冷却液储存盒内部的体积,冷却液储存盒内部的体积的冷却液受到挤压并进入连接口。
[0018](4)、本专利技术,通过散热机构,结合热传导散热、液冷散热、热对流散热,从而对制动盘和摩擦片进行散热,利用多种散热方式提升散热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提高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制动器外壳所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热传导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热传导散热装置的爆炸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液冷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液冷散热装置的正视剖视图。
[0020]图中:1.制动盘、2.制动器外壳、3.液压盒、4.液压管、5.固定竖板、6.连接横板、7.散热机构、71.热传导散热装置、711.外散热片、712.导热杆、713.内散热片、714.第一散热孔、715.下竖槽、716.上竖槽、717.上导热片、718.导热滑杆、719.第二散热孔、72.液冷散热装置、721.冷却盒、722.冷却筒、723.连接口、724.冷却液储存盒、725.第一密封橡胶片、726.冷却滑块、727.第一冷却腔、728.第二冷却腔、729.导热滑片、73.摩擦片、8.第二密封橡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控制制动系统,包括制动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1)的外部设置有制动器外壳(2),所述制动器外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板(5),所述固定竖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板(6),所述制动器外壳(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盒(3),所述液压盒(3)的右侧连通有液压管(4),所述连接横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控制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7)包括热传导散热装置(71),所述热传导散热装置(7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冷散热装置(72),所述热传导散热装置(71)的两侧风别设置有一个摩擦片(7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控制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散热装置(71)包括外散热片(711),所述外散热片(711)靠近液冷散热装置(7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杆(712),所述导热杆(712)远离外散热片(7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散热片(713),所述内散热片(7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导热片(717),所述上导热片(717)靠近液冷散热装置(7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滑杆(718),所述摩擦片(73)远离液冷散热装置(7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散热孔(714),所述导热杆(712)穿过第一散热孔(714),所述摩擦片(73)的内部开设有下竖槽(715),所述摩擦片(73)的内部开设有上竖槽(716),所述上导热片(717)贯穿开设有第二散热孔(71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控制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装置(72)包括冷却盒(721),第二密封橡胶片(8),所述冷却盒(721)远离摩擦片(73)的一侧连通有冷却筒(722),所述冷却筒(722)的底部连通有连接口(723),所述连接口(723)的底部连通有冷却液储存盒(7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友先,严正宏,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光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