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回路闭环真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296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回路闭环真空系统,包括模具,置于所述模具内的型腔、与模具相连且与型腔相通的加料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模具和所述压料机构上的双回路闭环真空机构,所述双回路闭环真空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型腔上的模腔真空机构、及连接所述加料机构的压室上的压室真空机构。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双回路闭环真空系统的设计,极度降低了型腔内的空气含量,真正实现了高真空压铸条件的苛刻要求,能满足50mbar以下生产高真空压铸要求,提高产品品质,维护方便。维护方便。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回路闭环真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压铸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回路闭环真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真空压铸对模腔内的实际真空度要求非常高,新能源汽车结构件在实际生产中真空度要求低于50mbar以下,随着压铸产品的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在路径长、壁厚薄、结构复杂的基础上还要求填充时间短,铝水在快速填充型腔时不能有背压,在新能源汽车复杂的结构产品件设计过程中,在真空排气的传统设计中,流导损失非常大,导致在末端压室内的气体无法排出,仅凭现有单一模具抽真空系统很难满足要求,造成产品的无法达到高真空压铸的要求。
[0003]现有的真空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模具型腔1、真空罐2、真空泵3、过滤器4、电磁阀5、传感器6和真空阀7,真空泵3先启动,将真空罐2内的压力降低到设定值后,等待压铸机启动信号,模具合模后,真空阀7、电磁阀5同时打开,气流通过过滤器4进入真空罐2内,当真空系统接受到压铸机开模信号后,真空阀7、电磁阀5关闭,压力传感器6检测最后一次最低压力值,循环结束。
[0004]现有的压铸真空设计采用单一的真空系统单元通过真空罐与模具型腔负压置换,达到等效平衡关系,产品结构复杂,壁厚薄、行程长度,流导小,从而导致压室内部的气体无法排出,压室内部的气体含量占总体积的2/3,在真空压铸生产工艺条件下,这部分的气体基本上包裹在产品内部,导致产品含气量高,金相组织差,无法进行热处理及焊接。
[0005]基于以上缺陷和不足,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予以改进,设计出一种双回路闭环真空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回路闭环真空系统,双回路闭环真空系统的设计,极度降低了型腔内的空气含量,真正实现了高真空压铸条件的苛刻要求,能满足50mbar以下生产高真空压铸要求,提高产品品质,维护方便。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回路闭环真空系统,该种双回路闭环真空系统包括模具,置于所述模具内的型腔、与模具相连且与型腔相通的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包括连接于模具的料筒,置于所述料筒内的且与型腔通过间隙接通的压室、置于所述压室内的压射杆、拼装于所述压射杆头部的冲头、及对接设置于所述压射杆尾部的压铸机,所述料筒尾部开设有与所述压室相通的加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模具和所述压料机构上的双回路闭环真空机构,所述双回路闭环真空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型腔上的模腔真空机构、及连接所述压室上的压室真空机构。
[0008]优选的是,所述模腔真空机构包括连接于型腔上部的第一铝水真空阀、与第一铝水真空阀相连接的第一铝水过滤器、与第一铝水过滤器相连接的第一粉尘过滤器、接于第一粉尘过滤器的真空管、依次接于真空管上的用于测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控制的第
一电磁阀以及负压储能罐,所述第一铝水真空阀前安装有第一反吹扫清洗装置。
[0009]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反吹扫清洗装置包括第一正压储能罐,依次接于第一正压储能罐上的第二电磁阀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第一铝水真空阀前的管道上,第一正压储能罐上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0010]优选的是,所述压室真空机构包括连接于压室上部的第二铝水真空阀、与第二铝水真空阀相连接的第二铝水过滤器、与第二铝水过滤器相连接的第二粉尘过滤器、依次接于第二粉尘过滤器后的第三电磁阀、第四压力传感器、第四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与负压储能罐相连接,所述负压储能罐上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第四电磁阀相连接,所述负压储能罐上安装有第五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铝水过滤器后安装有第二反吹扫清洗装置。
[0011]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反吹扫清洗装置包括第二正压储能罐,所述第二正压储能罐通过第五电磁阀与第二铝水过滤器后的管道接通,所述第二正压储能罐上还安装有第六压力传感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采用两个模腔真空机构和压室真空机构在同一个时间不同位置内完成真空抽吸,再通过软件控制,增加流导气体在闭环的条件下达到理想真空值后再进行压射,可将型腔真空度做到≤50mbar,还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
[0014]可双回路闭环真空系统,增加了闭环实时控制和双回路抽吸路径,分解了粘滞流下的流体物理特性,增强了气流流导性,真正实现了高真空压铸条件;
[0015]可双回路闭环真空系统压铸的产品达到的性能要求非常显著、改变了非常多而又非常复杂的铸件、和产品气密性要求、致密性要求、焊接要求、热处理要求的工艺,特别对现有汽车一体成型技术(超大型压铸件)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的真空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一种双回路闭环真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01、模具,102、型腔,103、第一铝水真空阀,104、第一铝水过滤器,105、真空管,106、第一粉尘过滤器,107、第一压力传感器,108、第一电磁阀,109、第三压力传感器,110、第二电磁阀,111、第二压力传感器、112、第一正压储能罐;
[0019]201、负压储能罐,202、真空泵,203、第四电磁阀,204、第五压力传感器,205、第三电磁阀,206、第六压力传感器,207、第二正压储能罐,208、第五电磁阀,209、第二粉尘过滤器,210、第二铝水真空阀,211、第四压力传感器,212、第二铝水过滤器;
[0020]401、压室,501、压射杆,601、冲头,701、压铸机,801、加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2]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
[0023]一种双回路闭环真空系统,该种双回路闭环真空系统包括模具101,置于所述模具101内的型腔102、与模具101相连且与型腔102相通的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包括连接于
模具101的料筒,置于所述料筒内的且与型腔102通过间隙接通的压室401、置于所述压室401内的压射杆501、拼装于所述压射杆501头部的冲头601、及对接设置于所述压射杆501尾部的压铸机701,所述料筒尾部开设有与所述压室401相通的加料口8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模具101和所述压料机构上的双回路闭环真空机构,所述双回路闭环真空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型腔102上的模腔真空机构、及连接所述压室401上的压室真空机构。
[0024]所述模腔真空机构包括连接于型腔102上部的第一铝水真空阀103、与第一铝水真空阀103相连接的第一铝水过滤器104、与第一铝水过滤器104相连接的第一粉尘过滤器106、接于第一粉尘过滤器106的真空管105、依次接于真空管105的用于测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07、用于控制的第一电磁阀108以及负压储能罐201,所述第一铝水真空阀103前安装有第一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回路闭环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置于所述模具内的型腔、与模具相连且与型腔相通的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包括连接于模具的料筒,置于所述料筒内的且与型腔通过间隙接通的压室、置于所述压室内的压射杆、拼装于所述压射杆头部的冲头、及对接设置于所述压射杆尾部的压铸机,所述料筒尾部开设有与所述压室相通的加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模具和所述压料机构上的双回路闭环真空机构,所述双回路闭环真空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型腔上的模腔真空机构、及连接所述压室上的压室真空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回路闭环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真空机构包括连接于型腔上部的第一铝水真空阀、与第一铝水真空阀相连接的第一铝水过滤器、与第一铝水过滤器相连接的第一粉尘过滤器、接于第一粉尘过滤器的真空管、依次接于真空管上的用于测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控制的第一电磁阀以及负压储能罐,所述第一铝水真空阀前安装有第一反吹扫清洗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回路闭环真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平徐澄代文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嘉亚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