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干燥制备水栀子黄色素微胶囊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248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雾干燥制备水栀子黄色素微胶囊的方法,步骤如下:(1)微胶囊溶液制备:以不同比例的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为壁材,将壁材及栀子黄粉末溶于蒸馏水中,不断搅拌至样品完全均质;(2)喷雾干燥:将溶液泵入干燥室,设定进、出风口温度及喷雾压力,喷雾干燥的粉末收集在旋风分离器的底部转移到密封袋中,然后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储存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雾干燥制备水栀子黄色素微胶囊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雾干燥制备水栀子黄色素微胶囊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栀子黄色素是从水栀子果实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水溶性食用天然黄色素,其主要成分包括西红花酸、西红花苷、栀子苷,广泛用于面食、糖果、冰淇淋和蜜饯等食品的着色。由于水栀子黄色素含有多个不饱和双键导致产品性质很不稳定,与其它类胡萝卜色素相似,受光照、温度、铁离子等的影响也较大,极易被外界因素影响而褪色,影响其产品和染色后产品的色泽及稳定性。目前水栀子黄色素在加工及储藏的过程中,对温度、湿度及气体成分极端灵敏,易发作陈化、霉变和挥发等改变,天然色素本身具有稳定性差,难于保存的特点,因此包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扩大水栀子黄色素的适用范围,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水栀子黄色素微胶囊来提高水栀子黄色素的耐高温、耐光照和耐铁离子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水栀子黄色素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栀子黄微胶囊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包埋率高、产率高的特点。
[0004]为了提高水栀子黄色素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水栀子黄色素微胶囊的方法,所述微胶囊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以不同比例的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为壁材,将壁材溶于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将栀子黄粉末缓慢加入该溶液,加入过程中不断搅拌,然后超声直至样品完全均质;将溶液泵入干燥室,设定进、出风口温度及喷雾压力,喷雾干燥的粉末收集在旋风分离器的底部转移到密封袋中,然后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储存在
r/>20℃下。
[0005]所述的超声波功率350W,超声时间为15min

30min。
[0006]所述的进风口温度设定为160℃,出口温度设定为75

80℃,喷雾压力分别设定为0.4MPa。
具体实施方式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雾干燥制备水栀子黄色素微胶囊的方法,所述微胶囊材料由麦芽糊精、阿拉伯树胶组成。
[0008]其中,所述水栀子黄色素以水栀子果实为原料,经过提取、精制得到的食用色素。
[0009]其中,所述水栀子黄色素微胶囊为粉末形式存在的混合物。
[0010]其中,水栀子黄色素微胶囊以阿拉伯树胶、麦芽糊精、水栀子黄色素按质量 (1:4:4)比例混合。
[0011]以下将通过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12]壁材类型
[0013]如图1所示,不同壁材对栀子黄微胶囊产率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以麦芽糊精作为包封剂的微胶囊产率最高,达62.8%;以菊粉作为包封剂的色素微胶囊产率次之,达
58.5%;以阿拉伯树胶作为包封剂的色素微胶囊产率达55.2%;以麦芽糊精/阿拉伯树胶复合壁材作为包封剂的色素微胶囊产率达51.3%;以麦芽糊精/明胶复合壁材作为包封剂的微胶囊产率较低,为38.2%;以明胶作为包封剂的微胶囊产率最低,仅为33.2%。
[0014]如图2所示,不同壁材对栀子黄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以麦芽糊精作为包封剂的栀子黄微胶囊色素包埋率最高,达89.1%;以菊粉作为包封剂的栀子黄微胶囊色素包埋率次之,达84.0%;以阿拉伯树胶作为包封剂的栀子黄微胶囊色素包埋率较高,达82.6%;以麦芽糊精+阿拉伯树胶复合壁材作为包封剂的栀子黄微胶囊色素包埋率为81.9%;以麦芽糊精+明胶复合壁材作为包封剂的栀子黄微胶囊色素包埋率较低,为74.3%;以明胶作为包封剂的栀子黄微胶囊色素包埋率最低,仅为44.0%。
[0015]如图3所示,与对照组(未使用壁材包封)相比,不同壁材对栀子黄微胶囊色素残存率的影响各不相同,但在喷雾干燥过程中均对色素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其中以麦芽糊精作为包封剂的栀子黄微胶囊色素残存率最高,达88.5%;以菊粉作为包封剂的栀子黄微胶囊色素残存率次之,达84.7%;以阿拉伯树胶作为包封剂的栀子黄微胶囊色素残存率较高,达84.0%;以麦芽糊精+明胶复合壁材作为包封剂的栀子黄微胶囊色素残存率为81.7%;以明胶作为包封剂的栀子黄微胶囊色素残存率为76.7%;以麦芽糊精+阿拉伯树胶复合壁材作为包封剂的栀子黄微胶囊色素残存率最低,仅为73.9%。
[0016]经过在我们的前期的预实验及对壁材价格的考察,发现麦芽糊精容易吸湿液化而菊粉价格过高。因此,选择复合壁材麦芽糊精/阿拉伯树胶作为最优壁材。
[0017]芯壁比
[0018]结果如图4所示,在芯壁比为1:2、1:4、1:6、1:8、1:10时,产率分别为24.80%、 30.97%、37.98%、42.58%、43.24%。随着壁材含量的增加,产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当芯壁比为1:8时,产率逐渐平缓。当壁材比为1:1,壁材浓度为10%,在芯壁比在1:10时,产率最大,为43.24%。
[0019]结果如图5所示,在芯壁比为1:2、1:4、1:6、1:8、1:10时,平均包埋率分别为51.28%、79.09%、87.21%、88.26%、88.31%。当壁材比为1:1,壁材浓度为10%,随着壁材含量的增加,包埋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当芯壁比为1:6时,包埋率逐渐平缓。当芯壁比为1:10时,包埋率达到88.31%。说明随着壁材的增加,芯材与壁材能重复接触,从而导致包埋率增加。但若再增加壁材含量,会使得壁材使用过多,导致微胶囊芯材含量较少,在实际应用中添加量加大,不利于芯材充分发挥作用。考虑到实际生成的成本,因此最合适的芯壁比为1:8。
[0020]进风温度
[0021]色素与壁材的芯壁比为1:10,溶液浓度为10%,在不同进风温度下进行喷雾干燥。如图6所示,不同进风温度对栀子黄色素微胶囊产率有一定影响,其中进风温度为160℃时,栀子黄色素微胶囊产率最高,达58.9%;进风温度为150℃时,栀子黄色素微胶囊产率为58.3%;进风温度为180℃时,栀子黄色素微胶囊产率为58.5%;进风温度为170℃时,栀子黄色素微胶囊产率最低,仅为53.95%。
[0022]色素与壁材的芯壁比为1:10,溶液浓度为10%,在不同进风温度下进行喷雾干燥。如图7所示,不同进风温度对栀子黄微胶囊色素包埋率有一定影响,其中当进风温度为160℃时,栀子黄微胶囊色素包埋率最高,达85.1%;进风温度为180℃时,栀子黄微胶囊色素包
埋率为84.1%;进风温度为170℃时,栀子黄微胶囊色素包埋率为83.6%;进风温度为150℃时,栀子黄微胶囊包埋率最低,仅为80.76%。
[0023]选用菊粉作为壁材,色素与壁材的芯壁比为1:10,溶液浓度为10%,在不同进风温度下进行喷雾干燥。如图8所示,不同进风温度对栀子黄微胶囊色素残存率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进风温度为160℃时,栀子黄微胶囊色素残存率最高,达89.4%;进风温度为150℃时,栀子黄微胶囊色素残存率为87.1%;进风温度为180℃时,栀子黄微胶囊色素残存率为84.7%;进风温度为170℃时,栀子黄微胶囊色素残存率最低,仅为80.32%。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雾干燥制备水栀子黄色素的微胶囊,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1)微胶囊溶液制备:以不同比例的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为壁材,将壁材溶于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将栀子黄粉末缓慢加入该溶液,加入过程中不断搅拌,然后超声直至样品完全均质。(2)喷雾干燥:将溶液以7mL/min的进料速率泵入干燥室。进风口温度设定为180℃,出口温度设定为75

80℃,喷雾压力分别设定为0.4M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克克刘栋张应烙吴俊尹彩萍王晓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