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8068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一种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将紫玉米花色苷提取物与复合材料分别溶于溶剂中,然后将两者混合均匀,调节pH至3.5~5,分离、冷冻干燥,得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其中,所述复合材料为果胶、乳清蛋白、果胶与壳聚糖的混合物中一种。本法制得的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具有稳定鲜艳的紫色。相较未进行复合的紫玉米花色苷,该复合物具有更高的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紫玉米营养物质丰富,除了含有维生素B、C及多种矿物质元素外,还含有丰富的花色苷。研究表明,紫玉米花色苷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抗肥胖、抗炎等活性。然而,紫玉米的品种和植株部位对花色苷含量影响较大,其中,紫玉米穗轴中花色苷含量高于籽粒,紫玉米穗轴作为紫玉米加工的副产品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因此,成为食品工业提取花色苷的理想原料。
[0003]但由于紫玉米含有的成分复杂,使得紫玉米花色苷纯度仍比较低。因受其自身化学结构和理化因素的影响,紫玉米花色苷的物理和消化稳定性较差,使得其利用率降低。目前,紫玉米花色苷的制备主要以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作为复合材料,采用喷雾干燥法进行微胶囊化,以提高其稳定性。研究者主要围绕喷雾干燥法制备紫玉米花色苷微胶囊所需复合材料种类、芯壁比、进料固形物浓度、进料温度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然而,采用其他方法对紫玉米花色苷进行稳态化,进一步提高其生物活性和稳定性的研究缺乏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提供一种高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消化稳定性的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技术要点是:
[0006]一种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将紫玉米花色苷提取物与复合材料分别溶于溶剂中,然后将两者混合均匀,调节pH至3.5~5,分离、冷冻干燥,得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其中,所述复合材料为果胶、乳清蛋白、果胶与壳聚糖的混合物中一种。
[0007]当选用果胶作为复合材料时,所述果胶与紫玉米花色苷的质量比为1:(0.5~0.8),果胶的溶剂为pH为3~4的酸性缓冲液或去离子水;紫玉米花色苷的溶剂为pH为3~4的酸性缓冲液。
[0008]进一步地,所述果胶的浓度并无特殊限定,使其完全溶解即可;所述紫玉米花色苷的浓度为并无特殊限定,使其完全溶解即可。
[0009]当选用乳清蛋白作为复合材料时,所述乳清蛋白与紫玉米花色苷的质量比为1:(1.3~2),乳清蛋白的溶剂为去离子水;紫玉米花色苷的溶剂为pH为3~4的酸性缓冲液。
[0010]进一步地,所述乳清蛋白的浓度并无特殊限定,使其完全溶解即可;所述紫玉米花色苷的浓度为并无特殊限定,使其完全溶解即可。
[0011]当选用果胶与壳聚糖的混合物作为复合材料时,所述果胶与壳聚糖的混合物与紫玉米花色苷的质量比为:壳聚糖:果胶:紫玉米花色苷为1:(0.25~1):(0.75~1.25),紫玉米花色苷、壳聚糖的溶剂为pH为3~4的酸性缓冲液;果胶的溶剂为pH为3~4的酸性缓冲液
或去离子水。
[0012]进一步地,所述果胶的浓度并无特殊限定,使其完全溶解即可;所述紫玉米花色苷的浓度为并无特殊限定,使其完全溶解即可;所述壳聚糖的浓度为并无特殊限定,使其完全溶解即可。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酸性缓冲液为醋酸缓冲液或柠檬酸

柠檬酸钠缓冲液。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紫玉米花色苷提取物按下述方法制得:紫玉米穗轴干燥至恒重后粉碎过40目筛,以体积百分比为70%的酸性乙醇作为提取剂进行花色苷提取,提取液经真空浓缩后冷冻干燥,以柠檬酸

柠檬酸钠缓冲液溶解后,经D

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梯度洗脱,收集解吸液,真空浓缩后冷冻干燥,即得紫玉米花色苷提取物。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体积百分比为70%的酸性乙醇指体积比为7:3的无水乙醇和0.2mol/L柠檬酸溶液的混合溶液。
[0016]优选地,过筛后的紫玉米穗轴与抽提剂的比例为1:(40~80)。
[0017]优选地,所述花色苷提取采取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温度为55~65℃,超声功率210~270W,超声时间40min。
[0018]优选地,提取液经真空浓缩后冷冻干燥,以pH为3~4的柠檬酸

柠檬酸钠缓冲液溶解成0.01~0.03mg/mL。
[0019]优选地,D

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紫玉米花色苷的梯度洗脱条件为依次用水、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溶液、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进行解吸,收集30%乙醇洗脱液,经真空浓缩后冷冻干燥。
[0020]优选地,将紫玉米花色苷提取物与复合材料分别溶于溶剂中,然后将两者混合均匀,调节pH至3.5~5,4℃下静置24h后8000r/min离心30min,冷冻干燥,得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
[0021]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由上述方法制得的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所述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具有高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消化稳定性。
[0022]本专利技术所得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为由紫玉米花色苷和复合材料构成混合物,其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颗粒。
[0023]本专利技术所得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中果胶、乳清蛋白、果胶

壳聚糖与紫玉米花色苷分别通过氢键、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相结合形成复合物。复合物的形式有多种,包括混合型和包裹型。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在大孔树脂纯化紫玉米花色苷过程中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依次用水、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溶液进行除杂后,再以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进行解吸对紫玉米花色苷进行富集,所得紫玉米花色苷纯度高、活性强。采用果胶、乳清蛋白、果胶

壳聚糖中的任一种作为复合材料,与紫玉米花色苷分别通过氢键、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相结合形成复合物。相较于未进行复合的紫玉米花色苷,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一步提高,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活性。本法制得的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具有稳定鲜艳的紫色。相较未进行复合的紫玉米花色苷,该复合物在口腔、胃,及肠消化过程中,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7]下述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0028]实施例1
[0029]粉碎过40目筛的紫玉米穗粙粉,以体积比为7:3的无水乙醇和0.2mol/L柠檬酸溶液的混合溶液作为提取剂,将紫玉米穗轴粉与提取剂按料液比1:60g/mL混合,置于超声波提取器中进行花色苷提取,设置超声温度58℃、超声功率240W条件下超声提取40min,将提取液过滤,经真空浓缩后进行冷冻干燥;将冷冻干燥后的粉末加入pH为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紫玉米花色苷提取物与复合材料分别溶于溶剂中,然后将两者混合均匀,调节pH至3.5~5,分离、冷冻干燥,得紫玉米花色苷复合物,其中,所述复合材料为果胶、乳清蛋白、果胶与壳聚糖的混合物中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果胶与紫玉米花色苷的质量比为1:0.5~0.8,果胶的溶剂为pH为3~4的酸性缓冲液或去离子水;紫玉米花色苷的溶剂为pH为3~4的酸性缓冲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清蛋白与紫玉米花色苷的质量比为1:1.3~2,乳清蛋白的溶剂为去离子水;紫玉米花色苷的溶剂为pH为3~4的酸性缓冲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果胶与壳聚糖的混合物与紫玉米花色苷的质量比为:壳聚糖:果胶:紫玉米花色苷为1:0.25~1:0.75~1.25,紫玉米花色苷、壳聚糖的溶剂为pH为3~4的酸性缓冲液;果胶的溶剂为pH为3~4的酸性缓冲液或去离子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玉米花色苷提取物按下述方法制得:紫玉米穗轴干燥至恒重后粉碎过40目筛,以体积百分比为70%的酸性乙醇作为提取剂进行花色苷提取,提取液经真空浓缩后冷冻干燥,以柠檬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颖代佳琳李斌王海龙白茹孟宪军卜庆美边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