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清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135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清扫车,属于环保车技术领域。垃圾清扫车包括垃圾收集箱、车身和顶升装置,顶升装置连接在车身上,垃圾收集箱置于顶升装置的上方,车身的底部设有清扫装置,垃圾收集箱上设有支撑脚,当顶升装置向下运动直至支撑脚止抵在地面上时,垃圾收集箱的排入口与清扫装置的排出口相互脱离,进而垃圾收集箱和车身相互脱离;当顶升装置向上运动直至垃圾收集箱的排入口与清扫装置的排出口相对应连接时,车身能够承载垃圾收集箱。该管道可分离式垃圾清扫车的垃圾收集箱能够从车身脱离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灵活性较好。且灵活性较好。且灵活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清扫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车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清扫车。

技术介绍

[0002]垃圾清扫车由于具有效率高、省力、可减轻环卫工人劳动强度的特点,目前得到普遍应用。现有的垃圾清扫车通常包括垃圾收集箱和车身,且垃圾收集箱和车身为一体连接结构,不便于垃圾收集箱和车身的分离,一个车身只能对应一个垃圾收集箱,从而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垃圾清扫车,该垃圾清扫车的垃圾收集箱能够从车身脱离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灵活性较好。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垃圾清扫车,包括垃圾收集箱、车身和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连接在所述车身上,所述垃圾收集箱置于所述顶升装置的上方,所述车身的底部设有清扫装置,所述垃圾收集箱上设有支撑脚,当所述顶升装置向下运动直至所述支撑脚止抵在地面上时,所述垃圾收集箱的排入口与所述清扫装置的排出口相互脱离,进而所述垃圾收集箱和所述车身相互脱离;当所述顶升装置向上运动直至所述垃圾收集箱的排入口与所述清扫装置的排出口相对应连接时,所述车身能够承载所述垃圾收集箱。
[0006]可选地,所述顶升装置包括顶升平台和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车身上,顶升端连接在所述顶升平台上,所述顶升平台的下端面设有第一风管接头,所述第一风管接头与所述清扫装置的第一伸缩风管连通。
[0007]可选地,所述垃圾收集箱包括过滤吸风装置、第二伸缩风管和垃圾倾倒箱,所述第二伸缩风管的进风口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第一风管接头上,所述第二伸缩风管的排风口与所述过滤吸风装置连通,所述过滤吸风装置的排出口连接所述垃圾倾倒箱。
[0008]可选地,所述第二伸缩风管的进风口上设有第二风管接头,所述第二风管接头和所述第一风管接头连接且二者之间设有泡棉体。
[0009]可选地,所述过滤吸风装置包括过滤箱、滤芯组件和离心风机,所述滤芯组件设置在所述过滤箱内,所述第二伸缩风管的排出口与所述过滤箱连通,所述离心风机的吸风口对准所述滤芯组件设置。
[0010]可选地,所述滤芯组件为圆柱形滤网,且外侧壁上设有刮片。
[0011]可选地,所述清扫装置包括滚刷、边刷和导向板,所述边刷位于所述车身的前方,所述导向板沿所述车身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滚刷和所述边刷之间。
[0012]可选地,所述导向板包括安装支架和挡片,所述挡片的一侧连接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挡片远离所述安装支架的另一侧朝向所述地面设置,且所述挡片和所述安装支架形成的槽口分别与所述边刷和所述滚刷相连通。
[0013]可选地,所述挡片为硅胶挡片。
[0014]可选地,垃圾清扫车还包括第三风管接头和第四风管接头,所述第三风管接头设置在所述滚刷和所述第一伸缩风管之间,所述第四风管接头设置在所述过滤箱和所述第二伸缩风管之间。
[0015]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顶升装置向下运动带动位于顶升装置上的垃圾收集箱向下运动,直至垃圾收集箱的支撑脚抵接在地面上,垃圾收集箱的承载不再受到顶升装置的支撑,而是通过自身的支撑脚进行支撑固定,此时车身与垃圾收集箱处于分离状态,以及垃圾收集箱的排入口与清扫装置的排出口也处于分离状态,如果车身向前运动则可以从垃圾收集箱脱离出来,与其他的垃圾收集箱配合运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灵活性能较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垃圾清扫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垃圾清扫车一个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垃圾收集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垃圾收集箱(包括过滤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身和清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扫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顶升装置的一个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顶升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是图9标记为A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垃圾清扫车另一个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撑臂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清洁车的过滤吸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清洁车的滤芯吸风装置拆去滤芯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滤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滤芯组件拆去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滤芯组件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0033]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垃圾清扫车的局部结构的剖面图;
[0034]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风吸管座和第二风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对接座和第二风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
[0037]1‑
垃圾收集箱,11

支撑脚,12

过滤吸风装置,121

过滤箱,1211

第一侧板,1212

导向部,1213

第二侧板,1214

插接部;
[0038]122

滤芯组件,1221

安装板;a

安装耳;b

操作把手;1222

传动组件; c

主动带轮;d

从动带轮;e

张紧轮;f

主动轮座;g

主动轴承;h

从动轮轴; i

从动轮座;j

从动轴承;k

轴卡;1223

第二驱动件;1224

滤芯滚筒;1225
‑ꢀ
盖板;
[0039]123

离心风机,124

第一密封件,13

第二伸缩风管,14

垃圾倾倒箱,141
‑ꢀ
第二密
封件,15

第二风管接头,151、第一风道;1511、第一渐扩口;16

泡棉体,17

第四风管接头;18

支撑臂,181

本体,1811

扳手操作位,18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清扫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收集箱(1)、车身(2)和顶升装置(3),所述顶升装置(3)连接在所述车身(2)上,所述垃圾收集箱(1)置于所述顶升装置(3)的上方,所述车身(2)的底部设有清扫装置(4),所述垃圾收集箱(1)上设有支撑脚(11),当所述顶升装置(3)向下运动直至所述支撑脚(11)止抵在地面上时,所述垃圾收集箱(1)的排入口与所述清扫装置(4)的排出口相互脱离,进而所述垃圾收集箱(1)和所述车身(2)相互脱离;当所述顶升装置(3)向上运动直至所述垃圾收集箱(1)的排入口与所述清扫装置(4)的排出口相对应连接时,所述车身(2)能够承载所述垃圾收集箱(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3)包括顶升平台(31)和电动推杆(32),所述电动推杆(32)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车身(2)上,顶升端连接在所述顶升平台(31)上,所述顶升平台(31)的下端面设有第一风管接头(311),所述第一风管接头(311)与所述清扫装置(4)的第一伸缩风管(41)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箱(1)包括过滤吸风装置(12)、第二伸缩风管(13)和垃圾倾倒箱(14),所述第二伸缩风管(13)的进风口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第一风管接头(311)上,所述第二伸缩风管(13)的排风口与所述过滤吸风装置(12)连通,所述过滤吸风装置(12)的排出口连接所述垃圾倾倒箱(1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风管(13)的进风口上设有第二风管接头(15),所述第二风管接头(15)和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元远莫海枢陈子文汪琳涛
申请(专利权)人: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