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缝纫装置及缝纫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934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曲线缝纫装置及缝纫设备,该曲线缝纫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对叠置在一起的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进行缝纫的缝纫机,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导向机构和抵接机构。导向机构包括由旋转驱动单元驱使转动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第一导向轮用于带动第一面料运动,第二导向轮用于带动第二面料与第一面料同步运动,且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的运动方向与缝纫机的缝纫轨迹相交。抵接机构包括由伸缩驱动单元驱使伸缩的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第一抵接板用于和机架限定出第一间隙,第二抵接板用于和第一抵接板限定出第二间隙,在缝纫机的带动下,第一面料由第一间隙通过,第二面料由第二间隙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面料曲线缝纫自动化生产。料曲线缝纫自动化生产。料曲线缝纫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曲线缝纫装置及缝纫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缝纫
,特别涉及一种曲线缝纫装置。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曲线缝纫装置的缝纫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座椅面套是将所需的面套面料通过缝纫机加工缝合而成,面套缝纫主要包含面套直线拼缝、面套曲线拼缝、装饰线缝纫、包缝、气囊爆裂缝等工艺类型,其中面套的直线拼缝已实现了自动化缝纫。
[0003]然而,面套曲线拼缝的比例约占整套面套缝纫工时的50%

70%,目前大多为人工手动操作平缝机进行曲线线迹缝纫,缝纫线迹的缝纫质量完全依赖操作人员对线迹的感知和对设备操控的熟练程度。现场生产中,人工缝制的面套会存在面料定位不准确、曲线线迹无法保证、缝纫的线迹位置不标准、线迹表面不平整等问题,无法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曲线线迹要求,给企业增加了人工和返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曲线缝纫装置,以实现面料曲线缝纫的自动化,避免现有技术人工缝纫慢、位置不准确、线迹曲率不统一等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曲线缝纫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对叠置在一起的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进行缝纫的缝纫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导向机构和抵接机构;
[0007]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由旋转驱动单元驱使转动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面料运动,所述第二导向轮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面料与所述第一面料同步运动,且所述第一面料和所述第二面料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缝纫机的缝纫轨迹相交;
[0008]所述抵接机构包括由伸缩驱动单元驱使伸缩的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所述第一抵接板用于和所述机架限定出第一间隙,所述第二抵接板用于和所述第一抵接板限定出第二间隙,且在所述缝纫机的带动下,所述第一面料由所述第一间隙通过,所述第二面料由所述第二间隙通过。
[0009]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所述第二导向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
[0010]所述伸缩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抵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的气缸杆上,所述第二抵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的气缸杆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升降驱动部,所述升降驱动部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导向轮升降;和/或,所述机架上设有横向驱动部,所述横向驱动部用于驱使第一抵接板和所述第二抵接板远离或靠近所述缝纫机。
[00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3](1)本技术所述的曲线缝纫装置,将第一面料被第一抵接板限定在第一间隙内,与第一面料叠置的第二面料被第二抵接板限定在第二间隙内,通过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的导向,实现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沿其曲线缝纫线迹被缝纫机自动缝合,相较于现有人工缝合更能保障线迹缝合的位置准确性、统一性,更提高了缝合效率。
[0014](2)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驱动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转动,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驱动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移动,使该曲线缝纫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0015](3)升降驱动部带动第二导向轮可升降运动,避免造成第二面料输送时的与第二导向轮产生干涉。横向驱动部可调整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的位置,便于缝纫机更换部件。
[001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缝纫设备,该缝纫设备包括机架,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如上所述的曲线缝纫装置,以及抓取机构和输送机构;
[0017]所述抓取机构包括第一抓取部和第二抓取部,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
[0018]所述第一抓取部用于将所述第一面料抓取到所述第一输送部上,所述第一输送部用于将所述第一面料输送至所述缝纫机的缝纫区,所述第二抓取部用于将所述第二面料抓取到所述第二输送部上,所述第二输送部用于将所述第二面料叠置在所述第一面料上。
[0019]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调整单元,所述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输送部输送的所述第一面料调整至第一预设位置。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整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一面料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调整部,各所述第一调整部包括由第一驱动部驱使,能够抵推所述第一面料的第一抵推端。
[0021]进一步的,其一所述第一调整部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输送路径上,该第一调整部的所述第一驱动部能够驱使自身的所述第一抵推端升降。
[0022]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二调整单元,所述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面料调整至第二预设位置。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整单元包括多个第二调整部,各所述第二调整部包括由第二驱动部驱使,能够抵推所述第二面料的第二抵推端;
[0024]所述第二抵推端的安装高度可调。
[0025]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存储所述第一面料和所述第二面料的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包括储料仓,以及用于驱使所述储料仓升降的第四驱动部。
[002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7](1)通过设置抓取机构和输送机构,使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可自动地运送到缝纫区,从而实现该缝纫设备的自动化。
[0028](2)通过设置第一调整单元,使每个第一面料被调整在第一预设位置,进而保障曲线缝纫设备的缝纫效果。
[0029](3)通过多个第一调整部的第一抵推端,可保证传输到缝纫区的第一面料的位置精度,进而可保障曲线缝纫线迹的位置精度。
[0030](4)通过将其一的第一调整部的第一抵推端可升降设置,便于第一面料输送至缝纫区过程中,无干涉现象。
[0031](5)设置第二调整单元,使每个第二面料被调整在第二预设位置,进而保障曲线缝纫设备的缝纫效果。
[0032](6)设置第二抵推端,进一步保证传输到缝纫区的第二面料的位置精度,并使第二抵推端的高度可调,可使得本缝纫装置适用于不同厚度的面料。
[0033](7)在机架上设置升降储料仓,以实现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的自动上料,从而提高该缝纫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003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曲线缝纫装置和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曲线缝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曲线缝纫机构不包含缝纫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缝纫设备不包含缝纫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缝纫设备不包含第一抓取部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线缝纫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200)上的对叠置在一起的第一面料(300)和第二面料(400)进行缝纫的缝纫机(10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200)上的导向机构(1001)和抵接机构(1002);所述导向机构(1001)包括由旋转驱动单元(500)驱使转动的第一导向轮(10011)和第二导向轮(10012),所述第一导向轮(10011)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面料(300)运动,所述第二导向轮(10012)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面料(400)与所述第一面料(300)同步运动,且所述第一面料(300)和所述第二面料(400)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缝纫机(1003)的缝纫轨迹相交;所述抵接机构(1002)包括由伸缩驱动单元(600)驱使伸缩的第一抵接板(10021)和第二抵接板(10022),所述第一抵接板(10021)用于和所述机架(200)限定出第一间隙,所述第二抵接板(10022)用于和所述第一抵接板(10021)限定出第二间隙,且在所述缝纫机(1003)的带动下,所述第一面料(300)由所述第一间隙通过,所述第二面料(400)由所述第二间隙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单元(50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200)上的第一电机(5001)和第二电机(5002),所述第一导向轮(10011)与所述第一电机(5001)相连,所述第二导向轮(10012)与所述第二电机(5002)相连;所述伸缩驱动单元(60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200)上的第一气缸(6001)和第二气缸(6002),所述第一抵接板(10021)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6001)的气缸杆上,所述第二抵接板(10022)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6002)的气缸杆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线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00)上设有升降驱动部(700),所述升降驱动部(700)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导向轮(10012)升降;和/或,所述机架(200)上设有横向驱动部(800),所述横向驱动部(800)用于驱使第一抵接板(10021)和所述第二抵接板(10022)远离或靠近所述缝纫机(1003)。4.一种缝纫设备,包括机架(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200)上的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曲线缝纫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洲通郑海朋代金强耿京京刘雨成毛钧霆赵磊李慧龙王孟刘春娜
申请(专利权)人: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