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小平专利>正文

脊椎穿刺平衡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52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脊椎穿刺平衡调节器,由矩形基件[1]、合叶型活动件[2]和能显示平衡度的管状天平件等部件组成,合叶型活动件[2]的一叶胶结于基件[1]的矩形区[4]内,其另一叶胶结于管状天平件[3]的一端并与之垂直,其特征在于:矩形基件件[1]的一长边中点设有规固穿刺针的“V”形槽[5],在基件中部设有放置合叶型活动件的矩形和放置合叶型活动件[2]的轴轱[8]的矩形凹槽[4′];在天平件[3]上设有显示平衡度的刻度线[9]、[10]和刻度[11];在盛液管天平件[3]的两侧各设两条平行的穿刺固定观察线[12]。(*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脊椎穿刺平衡调节器。迄今为止,国内外临床上腰脊髓腔穿刺和硬脊膜外腔穿刺都凭经验操作,无任何适宜的仪器或装置给出准确穿刺平衡体位指示,尽管经验丰富的神径科大夫或麻醉科医师都不能“百发百中”,一旦穿刺体位调摆不准,不但增加穿刺损伤,而且会给诊断带来错觉或中止手术,延误诊断和治疗。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帮助医师调正患者体位依穿刺点保证平衡进针的脊椎穿刺平衡调节器,解决穿刺“百发百中”问题。本技术的设计方案是基于穿刺操作动态平衡要求,将一矩形平面的两端置于与脊柱两侧对称平衡,其中点装有与之成90°角的横管、该管正中线直指脊髓腔正中,因穿刺身躯不便固定,随时影响脊椎两侧对称性体位,故取横管为密封的玻璃管,内盛有一定量的液体并留有一定空间,作为进针调正身躯左右对称平衡体位的指南,保证穿刺命中率100%,矩形平面与横管通过合叶型活动件连接,并使横管适应脊椎矢状各个角度进针而来回移动便于观测与操作。本技术结构上的技术特征结合实施例附图详细描述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侧视图;图3、图4分别为其基件[1]主视图、侧视图;图5、图6、图7分别为活动件[2]的侧视图、俯视图、剖视图;图8、图9、图10、图11、图12分别为天平件[3]的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左视图。图中标号[1]——基件,[2]——活动件,[3]——天平件,[4]——合叶放置矩形区,[4′]——放置合叶型活动件[2]轴轱[6、8]的矩凹槽,[5]——V形槽,[6]——轴,[7]——合叶,[8]——轱,[9]——上顶线,[10]——下底线,[11]——平衡指示刻度,[12]——穿刺固定观测线。参见附图1、2、5,本技术由矩形基件[1],合叶型活动件[2]和圆管形天平件[3]组成。活页型活动件[2]的一叶胶结于矩形基件[1]的中部小矩形[4]内,其另一叶垂直胶结于天平件[3]的一端上。在矩形玻璃板基件[1]上中部设有放置合叶型活动件[2]的轱与轴的矩形凹槽[4′],在基件一长边中点开设有“V”形槽,用于规固穿刺针,参见附图5、6、7,活动件[2]设有不锈钢转轴[6]和轱[8]。参见图1,在两端平封的内盛液体,并留有空间形成活动气泡或水弧,圆形玻璃管天平件[3]的上顶线[9]和下底线[10]上刻有平衡度指示刻度[11],其中心附近为“标准刻度”,两侧为“基本标准刻度”。参见图8、12,在天平件[3]的一侧和端面设有两条平行的穿刺刻度观察线[12]。本技术的使用操作在常规腰穿(若是硬脊膜外腔穿刺则在常规硬脊膜外腔穿刺),操作基础上进行局麻和穿刺。局麻在局麻前将本技术的基件[1]与患者脊柱纵横交叉呈“十”字,并与脊柱左右两侧对称相等,基件的“V”形槽[5]与穿刺点重叠,操作者若习惯用右手者,则用左手食、中两指撒开分别位于天平件[3]两旁,用拇指与无名指对称均匀加压固定基件两侧于皮肤上,以“标准刻度”来调正被穿刺者的体位,当调至“标准刻度”或“基本标准刻度”(水弧波动在标准刻度前后一个刻度之内)的体位时用左手食、中两指跨越基件适当固定穿刺点周围皮肤,将局麻药针从穿刺点与夹在天平件[3]正视面的固定穿刺针的两条平行直线之中(即与ab连线重叠)缓慢刺入局麻。注意边观察被穿刺者的体位在“标准刻度”及“基本标准刻度”,边观察针在固定穿刺针的两条平行直线之中缓慢进针。穿刺同局麻方法一样缓慢刺入,当某些患者不能弓背屈膝的腰穿和硬脊膜外腔穿刺时,穿刺针刺入其针座与天平件尾端平排,又尚未达到深度时,将天平件[3]通过活动件[2]移开(便于持针操作),继续平行进针,但每平行进针5mm时(当硬脊膜外腔穿刺达到接近预计深度时,每进针2mm都要进行是否到达硬脊膜外腔的有关测试),又将天平件通过活动件移近,观察进针是否平行在正常范围(侧视面观察),以便需要再进针时适当调正进针方向。这样如此反复便可命中目标。若有助于在场配合操作时,由助于戴一只消毒手套并用食中指撒开对称均匀加压固定基件两侧于皮肤上,另一只手密切配合调正身躯,保持身躯始终在穿刺刻度状态。本技术适于脑脊髓病变的诊断、治疗的腰穿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腰穿,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穿刺。权利要求1.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脊椎穿刺平衡调节器,由矩形基件、合叶型活动件和能显示平衡度的管状天平件等部件组成,合叶型活动件的一叶胶结于基件的矩形区内,其另一叶胶结于管状天平件的一端并与之垂直,其特征在于矩形基件的一长边中点设有规固穿刺针的“V”形槽,在基件中部设有放置合叶型活动件的矩形和放置合叶型活动件的轴轱的矩形凹槽;在天平件上设有显示平衡度的刻度线、和刻度;在盛液管天平件的两侧各设两条平行的穿刺固定观察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作为穿刺进针调正身躯左右对称平衡体位指南的透明玻璃天平件[3]内装一定量液体并留有空间形成可在管内上部移动的气泡或水弧。专利摘要本技术由矩形基件、合叶型活动件和能显示平衡度的天平件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矩形基件的长边中部设有规固穿刺针的“V”形凹槽,合叶型活动件的一叶胶结于基件上,另一叶胶结于显示平衡度的管状天平件上。它广泛用于脑脊髓病变诊断治疗的腰穿、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腰穿和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穿刺。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命中率高,安全可靠,经济耐用等优点。文档编号A61B19/00GK2193147SQ9423744公开日1995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21日专利技术者周小平, 李云峰 申请人:周小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平李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周小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