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的驻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498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箱的驻车机构,属于变速箱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变速箱的驻车机构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变速箱的驻车机构,变速箱包括箱体和均设置在箱体内的变挡鼓和驻车齿轮,变挡鼓的一端具有偏心凸轮,本驻车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箱体上的驻车摇臂,驻车摇臂呈条形板状,驻车摇臂的另一端为摆动端,摆动端一侧边沿上具有啮合齿,摆动端另一侧边沿具有向内凹陷形成的凹腔,凹腔内具有呈弧形的推动壁,变挡鼓转动时偏心凸轮能顶推推动壁使啮合齿与驻车齿轮啮合,驻车摇臂上连接有能使啮合齿与驻车齿轮分离的回位弹性件。本变速箱的驻车机构使得偏心凸轮的推动更加稳定,进一步的提升了变速箱的驻车机构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箱的驻车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变速箱
,涉及一种变速箱的驻车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车辆驻车结构,通常是通过拉动手刹来实现驻车,是通过在变挡鼓上单独安装有一个偏心凸轮,通过偏心凸轮来驱动变速箱的驻车机构摆动至驻车齿轮啮合,从而实现驻车。
[0003]如中国专利申请【授权公告号:CN212643515U】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驻车机构及发动机,包括驻车齿轮、与驻车齿轮可啮合驻车或脱离的驻车摇臂和用于驱动驻车摇臂与驻车齿轮啮合或脱离啮合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包括偏心设置有一驱动柱的拨板,拨板可被驱动的带动驱动柱偏心转动,驱动柱偏心转动时可作用于驻车摇臂,使得驻车摇臂与驻车齿轮形成驻车啮合,驻车摇臂还设有用于其与驻车齿轮脱离啮合的回位预紧力,驻车摇臂为类三角形结构,类三角形结构的一侧边设置有可与驻车齿轮啮合的啮合齿,并与啮合齿设置侧相邻的一角可转动的铰接于箱体,远离啮合齿设置侧的一角靠近拨板设置,驻车摇臂通过驻车轴可转动的铰接于箱体,套设于驻车轴的回位弹性件一端扣在驻车摇臂上,另一端卡在箱体上。
[0004]上述结构通过拨板带动驱动柱偏心转动,驱动柱推动驻车摇臂摆动,驻车摇臂摆动至啮合齿与驻车齿轮啮合,实现了对车辆的驻车,但是驻车摇臂采用的是类三角形结构,因此驻车摇臂与驱动柱接触的面为平面,而驱动柱的外侧壁为曲面,因此在推动时仅仅是依靠驻车摇臂与驱动柱的点接触,使得力的传递效果较低,并且使得驻车摇臂的受力点所受到的力较大,影响驻车摇臂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将回位弹性件套设在驻车轴上,此时整个驻车摇臂是通过铰接点进行复位的,而铰接点是设置在驻车摇臂的一角,因此回位弹性件需要较大的回位力才能拉动驻车摇臂,导致了回位弹性件的复位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变速箱的驻车机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的变速箱的驻车机构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变速箱的驻车机构,变速箱包括箱体和均设置在箱体内的变挡鼓和驻车齿轮,所述变挡鼓的一端具有偏心凸轮,本驻车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箱体上的驻车摇臂,所述驻车摇臂呈条形板状,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摇臂的另一端为摆动端,所述摆动端一侧边沿上具有啮合齿,所述摆动端另一侧边沿具有向内凹陷形成的凹腔,所述凹腔内具有呈弧形的推动壁,所述变挡鼓转动时偏心凸轮能顶推推动壁使啮合齿与驻车齿轮啮合,所述驻车摇臂上连接有能使啮合齿与驻车齿轮分离的回位弹性件。
[0008]工作原理:当需要驻车时,转动变挡鼓,变挡鼓上的偏心凸轮与变挡鼓同步转动,
偏心凸轮转动过程逐步嵌入到凹腔内并顶推驻车摇臂的推动壁,使驻车摇臂摆动至摆动端的啮合齿与驻车齿轮啮合,此时变挡鼓停止转动,偏心凸轮与推动壁部分贴合,实现了驻车;当需要行车时,只需要转动变挡鼓,使变挡鼓上的偏心凸轮滑出凹腔,偏心凸轮对驻车摇臂的推动力消除,回弹复位件拉动驻车摇臂摆动并将啮合齿和驻车齿轮分离,从而实现了行车;由于推动壁是为弧形的,因此当偏心凸轮推动本体摆动时,推动壁与偏心凸轮是面接触,增加了偏心凸轮与推动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偏心凸轮的推动力能稳定的传递给本体,在驻车时偏心凸轮能稳定的对驻车摇臂进行限位,而通过回位弹性件的设置,实现了驻车摇臂的快速复位,并且将推动壁设置成弧形,也能进一步的减少偏心凸轮与推动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偏心凸轮的推动更加稳定,进一步的提升了变速箱的驻车机构的稳定性。
[0009]在上述的变速箱的驻车机构中,所述驻车摇臂的中部沿横向向外凸起形成复位部,所述复位部上连接有上述回弹复位件,所述回弹复位件的一端与箱体连接,所述偏心凸轮滑出凹腔时回弹复位件拉动驻车摇臂摆动并将啮合齿和驻车齿轮分离。
[0010]通过将复位部设置在中部,增加了力臂,使得回弹复位件更省力,并且装配也更加方便,提升了驻车机构的快速行车,使得驻车机构使用的稳定性得到提升。
[0011]回弹复位件可以是拉簧也可以是卷簧。
[0012]在上述的变速箱的驻车机构中,所述推动壁朝向驻车摇臂内部弯曲。
[0013]该结构的设置,避免变挡鼓的偏心凸轮嵌入到凹腔内不易滑出的情况,能在保证变速箱的驻车机构正常驱车时,尽可能的提升与偏心凸轮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变速箱的驻车机构摆动的稳定性。
[0014]在上述的变速箱的驻车机构中,所述凹腔为开口腔,所述摆动端在凹腔的两侧均具有倾斜向外设置的导向面。
[0015]导向面的设置,能对变挡鼓的偏心凸轮进行导向,从而使得偏心凸轮能更顺畅的嵌入到凹腔内,提升了变速箱的驻车机构驻车时的顺滑性。
[0016]在上述的变速箱的驻车机构中,所述凹腔的腔壁与导向面圆弧过渡。
[0017]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偏心凸轮能快速的沿着导向面滑入凹腔内,进一步的提升了变速箱的驻车机构使用的稳定性。
[0018]在上述的变速箱的驻车机构中,所述摆动端的端面部分与变挡鼓的端面贴合。
[0019]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在行车过程中,摆动端能一直与变挡鼓的端面抵靠,从而避免了摆动端出现变挡鼓轴向的窜动,并且在摆动时也具有对摆动端的沿变挡鼓轴向的限位,进一步的提升了驻车摇臂摆动的稳定性。
[0020]在上述的变速箱的驻车机构中,所述复位部设置在驻车摇臂的铰接处与凹腔之间。
[0021]复位部位置的设置,使得回位弹性件的设置并不影响驻车摇臂的其他结构,提升驻车摇臂复位的稳定性。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变速箱的驻车机构具有的优点:由于推动壁是为弧形的,因此当偏心凸轮推动本体摆动时,推动壁与偏心凸轮是面接触,增加了偏心凸轮与推动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偏心凸轮的推动力能稳定的传递给本体,并且将推动壁设置成弧形,也能进一步的减少偏心凸轮与推动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偏心凸轮的推动更加稳定,进一
步的提升了变速箱的驻车机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装配后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中驻车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中驻车摇臂的俯视图。
[0027]图中,1、变挡鼓;11、偏心凸轮;2、驻车齿轮;3、驻车摇臂;31、摆动端;32、啮合齿;33、凹腔;34、推动壁;35、复位部;36、导向面;4、回弹复位件;5、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9]如图1所示,本变速箱的驻车机构,变速箱包括箱体5和均设置在箱体5内的变挡鼓1和驻车齿轮2,本驻车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箱体5上的驻车摇臂3,驻车摇臂3呈条形板状。
[0030]具体的说,如图1

4所示,变挡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的驻车机构,变速箱包括箱体(5)和均设置在箱体(5)内的变挡鼓(1)和驻车齿轮(2),所述变挡鼓(1)的一端具有偏心凸轮(11),本驻车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箱体(5)上的驻车摇臂(3),所述驻车摇臂(3)呈条形板状,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摇臂(3)的另一端为摆动端(31),所述摆动端(31)一侧边沿上具有啮合齿(32),所述摆动端(31)另一侧边沿具有向内凹陷形成的凹腔(33),所述凹腔(33)内具有呈弧形的推动壁(34),所述变挡鼓(1)转动时偏心凸轮(11)能顶推推动壁(34)使啮合齿(32)与驻车齿轮(2)啮合,所述驻车摇臂(3)上连接有能使啮合齿(32)与驻车齿轮(2)分离的回弹复位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摇臂(3)的中部沿横向向外凸起形成复位部(35),所述复位部(35)上连接有上述回弹复位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萍辉张林江张立成陈明明杨通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