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510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水壶。它包括内胆和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包括导热盘及安装在导热盘上的发热管,导热盘安装在内胆的底部并位于发热管与内胆之间,所述导热盘的中部向下凸出形成凸台,凸台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发热管的内侧面与凸台的外侧面接触,发热管的上端面与导热盘边沿的下端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电水壶上发热组件的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增加发热管的加热面积从而提高加热效率,减小局部过热从而降低噪音,且发热组件安装方便。件安装方便。件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水壶


[0001]本技术涉及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水壶。

技术介绍

[0002]电水壶是日常工作或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液体加热器,它的基本结构通常包括一个盛水的内胆以及发热组件,发热组件一般采用发热管配合导热盘的方式,发热管焊接在导热盘上,导热盘再焊接在内胆的底部。常见的发热组件中,发热管加热接触面积较小,局部热量过大,这造成加热效率偏低且噪音较高,因此需要对发热组件的结构进行改进。
[0003]比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436821U、名称为“一种具有良好导热功能的电热容器发热盘”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发热盘,它具有底片和发热管,所述底片焊接在电热容器壳体的内壁,所述发热盘还具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焊接在所述底片上、且位于底片下方,所述发热管焊接在所述导热片上。这个专利中发热管安装在上凹的导热片中。
[0004]又比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820985U、名称为“一种新型两面焊接发热盘”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发热盘,由发热管和不锈钢圆盘组成,所述发热管为“C”型,所述不锈钢圆盘的底面中心设有圆形凸起,圆形凸起外围设有环形凸起,所述发热管置于环形凸起和圆形凸起之间形成的圆形凹槽内,发热管同时与不锈钢圆盘的底面以及环形凸起的内侧面接触并且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这个专利中在不锈钢圆盘上设置了圆形凹槽来增加发热管的发热面积。
[0005]又比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941902U、名称为“一种加热容器”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加热容器,其包括容器体、发热管以及导热片,导热片安装在容器体与发热管间、且焊接在容器体的下端面上,发热管上的至少两个相邻的面焊接在导热片上后,部分或全部镶嵌在与容器体的下端面的凹形安装位内。这个专利中发热管的内侧面与导热片的外侧面通过直面接触。
[0006]又比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425690U、名称为“一种发热盘”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发热盘,包括发热管和铝盘,所述铝盘的上表面中部成型有供发热管嵌入的凹槽,发热管通过挤压嵌置在凹槽内与铝盘紧密贴合。这个专利中发热管嵌设在凹槽中。
[0007]以上现有技术中发热组件虽然经过了改进,但仍存在加热效率不够高,局部过热产生噪音,且安装不够方便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电水壶上发热组件的加热效率不够高,内胆局部过热产生噪音且安装不够方便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水壶,对电水壶上发热组件的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增加发热管的加热面积从而提高加热效率,减小局部过热从而降低噪音,且发热组件安装方便。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水壶,包括内胆和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包括导热盘及安装在导热盘上的发热管,导热盘安装在内胆的底部并位于
发热管与内胆之间,所述导热盘的中部向下凸出形成凸台,凸台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发热管的内侧面与凸台的外侧面接触,发热管的上端面与导热盘边沿的下端面接触。
[0010]本技术方案中,发热管与导热盘之间具有两个加热面,发热管的上端面与导热盘边沿的下端面接触形成第一加热面,发热管的内侧面与凸台的外侧面接触形成第二加热面。其中第二加热面并非完全竖向延伸,而是由上至下逐渐向中心收缩,在同等凸台高度下,倾斜的第二加热面的面积相对于竖直的第二加热面的面积更大,增加了发热管的有效加热面积,进一步提高发热组件的加热效率,同时凸台的横截面积变化为发热管安装时提供导向和定位,发热管由下至上逐渐套合在凸台上,直至发热管的上端与导热管的边沿接触限位,方便后续发热管与导热盘的焊接,无需额外的定位结构。此外,发热管与导热盘之间异形双面接触使得发热管对内胆内的水进行均匀加热,减小局部过热从而降低噪音。
[0011]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热管的下端面低于内胆的下端面。通过本设置,可以保证第二加热面可以有效加热足够多的水,加热后水的温度升高,形成向中心流动的水,且温度高的水向上流动,两边水流同向向中心流动,形成稳定的旋流,将第一加热面和第二加热面上的表面气泡脱离带走,使得气泡不全在内胆的底面破裂(噪音的部分原因是气泡在内胆的底面附着破裂),可以降低电水壶工作时的噪音。
[0012]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胆的底部具有和凸台形状相适配的安装台,凸台贴合安装在安装台的外侧,发热管的下端面低于安装台的下端面。通过本设置,内胆的中部相应下凸方便与凸台配合,导热盘能够紧密贴合在内胆的底部,提高导热面积和导热效率,此时安装台的下端面即使内胆的下端面,发热管、导热盘、内胆三者焊接完成后,发热管的下端面低于安装台的下端面,以确保气泡不全在内胆的底面破裂,降低电水壶工作时的噪音。
[0013]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热管的下端面高于凸台的下端面。通过本设置,发热管的高度不能过高,如果发热管的下端面向下超出凸台的下端面,发热管超出凸台的部位不能有效对导热盘进行加热,从而影响发热管的加热效率,造成能源浪费。
[0014]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盘的边沿为一个平面或所述导热盘的边沿由外至内逐渐向下倾斜。通过本设置,导热盘的边沿可以水平布置,方便和发热管对接;此外导热盘的边沿也可以倾斜布置,此时内胆与导热盘的边沿配合的部分也相应倾斜布置,内胆内水量较少时,边沿的水滴沿斜面流入内胆中间,可以增加内部聚水效果,少量水时也不会造成内部水散落,倒水同样也增加水的聚集效果,可以将水倒得更干净。
[0015]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热管上端面的宽度与发热管内侧面的宽度之比大于1:1.2。通过本设置,第二接触面不应过少,否则无法在第二加热面加热足够多可以形成旋流的水流,同时考虑到内胆的底部布局,对第一加热面和第二加热面进行了分配,以保证方便组装的同时,又能够有效降低内胆底部的噪音。
[0016]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热管的截面呈平行四边形且平行四边形的内角为非直角。通过本设置,发热管截面为带斜角的一般平行四边形,该结构有如下特点,相对截面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发热管,在具有相等的截面周长的情况下,其截面面积较小,从而该结构的发热管体积会较小,使用的内部材料较少。
[0017]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胆底部的高度由边沿向中心逐渐降低。通过本设置,内胆的底部具有引导水作用的斜面结构,该斜面结构可以保证内胆内只有少量水
时,同样可以将水很好的汇聚到一起,此外在倒水过程中内胆底部顺滑,能够较为方便地将内胆底部的水倒出电水壶外。
[0018]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台呈圆台形。通过本设置,凸台的形状满足横截面积的渐变需求,同时凸台的外侧面为光滑锥面无棱角,方便导热管的安装。凸台的倾斜角度为60
°
~80
°
,通过凸台的外倾斜面与发热管的内倾斜面相配合形成自定位,安装过程,发热管和导热盘利用斜面配合定位,结合自身的重量,自动套在内胆上,不需要人工加工定位夹具,不受二次加工影响定位精度,定位居中性好。
[0019]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水壶,包括内胆和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包括导热盘及安装在导热盘上的发热管,导热盘安装在内胆的底部并位于发热管与内胆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盘的中部向下凸出形成凸台,凸台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发热管的内侧面与凸台的外侧面接触,发热管的上端面与导热盘边沿的下端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的下端面低于内胆的下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底部具有和凸台形状相适配的安装台,凸台贴合安装在安装台的外侧,发热管的下端面低于安装台的下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的下端面高于凸台的下端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肖清龙林小财赵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