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4276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气炸锅,属于生活电器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空气炸锅中食材的下表面加热均匀性较差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包括锅体和机头,内锅的外底面与外锅的内底面之间由外至内形成底部通道,内锅的底壁设有多个与底部通道连通的进风孔,底部通道包括第一段通道、第二段通道和第一缩口,第一段通道位于第二段通道的外侧,第一缩口位于第一段通道和第二段通道之间,第二段通道延伸至内锅的底壁中心,第一缩口处设有引导热风从第一段通道加速进入第二段通道的第一导流面,第二段通道的纵向尺寸由外向内逐渐变大,使热风在第二段通道内流动的速度逐渐降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使食材获得更均匀地加热,改善食材烹饪的效果。饪的效果。饪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炸锅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特别是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0002]空气炸锅通常采用热辐射和热对流两种方式加热食材,实现无油烹饪。空气炸锅一般包括锅体、机头和热风组件,热风组件一般设置在锅体顶部,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由上往下,食材上表面会接受大量的辐射加热,而食材下表面接受的辐射加热较少,使得食材可能会出现上下加热不均匀的问题。为了提高食材烘焙的均匀性,现有技术中会将锅体设为内锅和外锅的形式,使锅体底部形成空隙,从而使热风能够导流至锅体底部,对食材的下表面进行加热,从而提高食材上下表面的加热均匀性,然而热风在导入到下表面后,由于锅体底部的空隙较小,空气到达锅体底部容易会直接向上流动,难以到达锅体底部的中间,从而导致食材下表面的加热均匀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使食材获得更均匀地加热,改善食材烹饪的效果。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炸锅,包括锅体和机头,锅体包括内锅和外锅,内锅置于外锅内,机头盖住外锅形成加工腔,机头设有向加工腔输送热风的热风组件,内锅悬空定位于外锅中,内锅的外底面与外锅的内底面之间由外至内形成底部通道,内锅的底壁设有多个与底部通道连通的进风孔,所述底部通道包括第一段通道、第二段通道和第一缩口,第一段通道位于第二段通道的外侧,第一缩口位于第一段通道和第二段通道之间,第二段通道延伸至内锅的底壁中心,第一缩口处设有引导热风从第一段通道加速进入第二段通道的第一导流面,第二段通道的纵向尺寸由外向内逐渐变大,使热风在第二段通道内流动的速度逐渐降低。
[0005]进一步设置,所述内锅的外底面在第二段通道内的延伸方向相对水平面由外向内向上倾斜。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热风在向底部通道流动时,会同时向上流动,通过内锅的外底面的延伸方向相对水平面由外向内向上倾斜,形成高度差,不仅能够引导热风向内锅的底壁中心流动,还能使升高的热风一部分通过进风孔进入内锅中,还有一部分仍能够处于内锅的外底面并向内锅的底壁中心流动,使食材获得均匀加热。
[0007]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段通道的纵向尺寸由外向内逐渐变小或保持不变。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段通道的纵向尺寸由外向内逐渐变小或保持不变根据伯努利效应,使热风进入第一段通道后得以加速或保持速度不变并向内锅的底壁中心流动,确保热风的流动速度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加速或者不会明显下降,让一部分热风能够更快进入第二段通道,让热风更加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内锅的底面。
[0009]进一步设置,所述内锅的外底面在第一段通道内的延伸方向相对水平面由外向内
向上倾斜。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内锅的外底面能够对进入底部通道的热风形成引导作用。由于热风在向内锅的底壁中心流动时,会同时向上流动,通过内锅的外底面的延伸方向相对水平面由外向内向上倾斜,形成高度差,使升高的热风一部分通过进风孔进入内锅中,还有一部分仍能够处于内锅的外底面并向内锅的底壁中心流动,进一步使食材获得均匀加热。
[0011]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段通道与第二段通道之间设有形成第一缩口的环形台阶,第一导流面位于环形台阶的外周侧面;或者,所述第一段通道与第二段通道之间设有形成第一缩口的环形凸筋,第一导流面位于环形凸筋的外周侧面。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段通道与第二段通道之间设有环形台阶或者环形凸筋,易于加工形成第一缩口和第一导流面,从而有利于使底部通道四周的热风能够均匀流向内锅的底壁中心。
[0013]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导流面位于内锅的外底面上,第一导流面由外向内向下倾斜延伸;和/或,所述第一导流面位于外锅的内底面上,第一导流面由外向内向上倾斜延伸。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热风受到向下倾斜的第一导流面引导后,使热风具有向下流动的趋势,使部分热风能够流动到内锅的底壁中心,有效避免热风全部从内锅底壁四周的进风孔向上进入,从而使进入食材的热风更均匀,有利于食材获得均匀加热;和/或,由于部分热风通过进风孔进入到内锅内,使底部通道内的风量逐渐减小,通过第一导流面由外向内向上倾斜延伸,缩小底部通道的横截面积,根据伯努利方程,有利于提高进入底部通道的热风的流速,使热风能够更快地到达内锅的底壁中心,从而使热风更均匀进入内锅,提高食材的烹饪效果。
[0015]进一步设置,所述内锅的底壁在第一缩口处无进风孔。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既可以确保有足够量的热风进入第二段通道,又可以提高内锅底壁的结构强度。
[0017]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段通道的外侧设有第二缩口,第二缩口处设有引导热风加速进入第一段通道的第二导流面。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缩口能够对流向第一段通道的热风形成引导,增加热风流动的流畅性,根据伯努利效应,也可以使热风经过第二缩口后得以加速向第一段通道流动,增加热风流动的速度让热风更加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内锅的底面。
[0019]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导流面位于内锅的外底面上,第二导流面由外向内向下倾斜延伸;和/或,所述第二导流面位于外锅的内底面上,第二导流面由外向内向上倾斜延伸。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热风受到向下倾斜的第二导流面引导后,使热风具有向下流动的趋势,使一部分热风能够流动到第一段通道内,有效避免热风全部从内锅底壁四周的进风孔向上进入,从而使进入食材的热风更均匀,有利于食材获得均匀加热;和/或,由于部分热风通过进风孔进入到内锅内,使底部通道内的风量逐渐减小,通过第二导流面由外向内向上倾斜延伸,缩小底部通道的横截面积,根据伯努利效应,有利于提高进入底部通道的热风的流速,使热风能够更快地到达第一段通道,从而使热风更均匀进入内锅,提高食材的烹饪效果。
[0021]进一步设置,所述内锅的底壁在第二缩口处无进风孔。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既可以确保有足够量的热风进入第一段通道,又可以提高内
锅底壁的结构强度。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底部通道设有第一缩口,第一缩口处设有第一导流面,根据伯努利效应,使热风经过第一缩口后得以加速向第二段通道流动,从而使热风一部分通过进风孔进入内锅中,还有一部分仍能够处于内锅的外底面并向第二段通道流动,使进入进风孔的热风量更均匀,进一步使食材获得均匀加热,也可以引导热风从第一段通道进入第二段通道,使底部通道的热风流动更流畅,其次,第二段通道的纵向尺寸由外向内逐渐变大,使升高的热风仍能够处于内锅的外底面并向内锅的底壁中心流动,以及根据伯努利效应,能够降低进入第二段通道的热风的流速,避免从四周流向内锅的底壁中心的热风相互冲击产生紊流而导致能量损耗,使上升的热风更均匀地进入内锅内,进一步有利于提高食材加热的均匀性,改善食材烹饪的效果,使食材更美味,也可以避免产生噪音,其次,内锅悬空定位于外锅中,内锅的外底面与外锅的内底面之间形成底部通道,使从内锅和外锅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锅体和机头,锅体包括内锅和外锅,内锅置于外锅内,机头盖住外锅形成加工腔,机头设有向加工腔输送热风的热风组件,内锅悬空定位于外锅中,内锅的外底面与外锅的内底面之间由外至内形成底部通道,内锅的底壁设有多个与底部通道连通的进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通道包括第一段通道、第二段通道和第一缩口,第一段通道位于第二段通道的外侧,第一缩口位于第一段通道和第二段通道之间,第二段通道延伸至内锅的底壁中心,第一缩口处设有引导热风从第一段通道加速进入第二段通道的第一导流面,第二段通道的纵向尺寸由外向内逐渐变大,使热风在第二段通道内流动的速度逐渐降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外底面在第二段通道内的延伸方向相对水平面由外向内向上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通道的纵向尺寸由外向内逐渐变小或保持不变。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外底面在第一段通道内的延伸方向相对水平面由外向内向上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楼伟陈龙郭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