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铸铁管内涂衬用托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365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墨铸铁管内涂衬用托轮,涉及球墨铸铁管生产的技术领域,该托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组安装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承载轴承,两个所述承载轴承的内圈均安装有支撑轴,两个所述支撑轴之间安装有托轮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支撑板、承载轴承以及支撑轴,能够对托轮本体进行承载,利用散热组件,能够很好的对托轮本体进行散热,能够避免托轮本体在高速转动的情况下温度过高,能够延长托轮本体的使用寿命。能够延长托轮本体的使用寿命。能够延长托轮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墨铸铁管内涂衬用托轮


[0001]本技术涉及球墨铸铁管生产
,具体是一种球墨铸铁管内涂衬用托轮。

技术介绍

[0002]球墨铸铁管是主要用于自来水的输送,是自来水管道理想的选择用料,在球墨铸铁管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球墨铸铁管内壁要涂覆一层水泥砂浆涂层,在涂覆过程需要使用两个托轮组、一个压轮组把球墨铸铁管限制住,由其中一个托轮组作为主动轮带动球墨铸铁管高速旋转,利用离心力把水泥砂浆附着在球墨。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球墨铸铁管内涂衬用托轮,其专利号为:CN214772904U,其采用橡胶条、弹性件和活动块结合,使球墨铸铁管在进行滚动时,通过橡胶条避免轴承套筒的表面受损,便于对损坏的橡胶条更换,同时通过设置的摩擦块和弹簧,使球墨铸铁管在滚动过程中,增大球墨铸铁管与橡胶条之间的摩擦力,但是其在使用时,其对托轮的散热效果不好,使得托轮在高速转动的情况下温度过高,影响托轮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球墨铸铁管内涂衬用托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球墨铸铁管内涂衬用托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球墨铸铁管内涂衬用托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组安装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承载轴承,两个所述承载轴承的内圈均安装有支撑轴,两个所述支撑轴之间安装有托轮本体,所述托轮本体的内部镶嵌有三组导热片,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均通过一组螺钉安装有密封盖,所述托轮本体的外表面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托轮本体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套,每个所述橡胶套与所述托轮本体之间均安装有一组连接组件。
[0007]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冷却液箱,所述冷却液箱的内壁安装有两组制冷片,所述冷却液箱的上表面安装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固定连通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底端延伸至冷却液箱的底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远离所述增压泵的一端与托轮本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托轮本体的右侧面固定连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远离所述托轮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箱的上表面相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箱的上表面安装有箱盖,所述冷却液箱的正面镶嵌有透明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橡胶套外表面的放置槽和开设于所述托轮本体外表面的卡孔,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外表面安装有卡杆。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卡杆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卡孔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圆槽。
[0012]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圆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卡柱,两个所述卡柱与所述两个圆槽的内壁之间均安装有弹簧,两个所述卡柱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卡槽的内壁相卡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球墨铸铁管内涂衬用托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能够对托轮本体进行承载,利用散热组件,能够很好的对托轮本体进行散热,能够避免托轮本体在高速转动的情况下温度过高,能够延长托轮本体的使用寿命。
[0015]2、本技术中的制冷片能够对冷却液箱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制冷,增压泵工作能够将冷却液箱内部的冷却液增压后通过进液管以及出液管抽入到托轮本体内部的空腔中,冷却液能够吸收托轮本体产生的热量,利用导热片,能够将托轮本体的热量更好的传递到冷却液中,冷却液吸收热量后能够通过回流管回流至冷却液箱的内部进行制冷,能够对托轮本体进行循环水冷散热。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的A

A向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3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底板、2安装孔、3支撑板、4承载轴承、5支撑轴、6托轮本体、7导热片、8密封盖、9螺钉、10散热组件、101冷却液箱、102制冷片、103增压泵、104进液管、105出液管、106回流管、107箱盖、108透明板、11橡胶套、12连接组件、121放置槽、122卡孔、123支撑块、124卡杆、125卡槽、126圆槽、127卡柱、12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2]参见图1~图4,本技术的球墨铸铁管内涂衬用托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组安装孔2,安装孔2的数量有四个,每个安装孔2分别位于底板1的四个边角处,将固定螺栓穿过安装孔2的内部,使得固定螺栓其他连接件相连接,能够对该装置进行固定使用。
[0023]底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板3,两个支撑板3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承载轴承4,两个承载轴承4的内圈均安装有支撑轴5,两个支撑轴5之间安装有托轮本体6。
[0024]托轮本体6能够在两个支撑板3之间进行转动,支撑轴5能够对托轮本体6进行支撑,设置的承载轴承4,能够降低支撑轴5与支撑板3之间的摩擦系数,保证其回转精度。
[0025]在托轮本体6的内部镶嵌有三组呈圆周阵列的导热片7,在托轮本体6的内部开设有空腔,设置的导热片7,能够将托轮本体6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空腔的内部,能够便于对托轮本体6进行散热。
[0026]两个支撑板3的外表面均通过一组呈圆周阵列的螺钉9安装有密封盖8,设置的密
封盖8套设于承载轴承4和支撑轴5的外部,能够对承载轴承4和支撑轴5进行保护,避免灰尘对承载轴承4造成损害。
[0027]托轮本体6的外表面安装有散热组件10,散热组件10包括冷却液箱101,冷却液箱101的内壁安装有两组等距离排列的制冷片102,冷却液箱101的上表面安装有增压泵103,增压泵103的输入端固定连通进液管104,进液管104的底端延伸至冷却液箱101的底部。
[0028]制冷片102能够对冷却液箱101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制冷,增压泵103工作能够将冷却液箱101内部的冷却液增压后从进液管104的内部抽出。
[0029]在增压泵103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出液管105,出液管105远离增压泵103的一端与托轮本体6的内部相连通,托轮本体6的右侧面固定连通有回流管106,回流管106远离托轮本体6的一端与冷却液箱101的上表面相连通。
[0030]出液管105和回流管106依次贯穿密封盖8、支撑轴5以及托轮本体6的外表面,且出液管105和回流管106与密封盖8、支撑轴5以及托轮本体6的贯穿处均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冷却液通过出液管105抽入到托轮本体6内部的空腔中,通过回流管106回流至冷却液箱101的内部进行制冷,能够对托轮本体6进行循环水冷散热。
[0031]在冷却液箱101的上表面安装有箱盖107,箱盖1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球墨铸铁管内涂衬用托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组安装孔(2),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两个支撑板(3),两个所述支撑板(3)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承载轴承(4),两个所述承载轴承(4)的内圈均安装有支撑轴(5),两个所述支撑轴(5)之间安装有托轮本体(6),所述托轮本体(6)的内部镶嵌有三组导热片(7),两个所述支撑板(3)的外表面均通过一组螺钉(9)安装有密封盖(8),所述托轮本体(6)的外表面安装有散热组件(10),所述托轮本体(6)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套(11),每个所述橡胶套(11)与所述托轮本体(6)之间均安装有一组连接组件(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墨铸铁管内涂衬用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10)包括冷却液箱(101),所述冷却液箱(101)的内壁安装有两组制冷片(102),所述冷却液箱(101)的上表面安装有增压泵(103),所述增压泵(103)的输入端固定连通进液管(104),所述进液管(104)的底端延伸至冷却液箱(101)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墨铸铁管内涂衬用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103)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出液管(105),所述出液管(105)远离所述增压泵(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小建李钢马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翊通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