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壳体芯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22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壳体芯模,包括:模体;芯轴,模体安装于芯轴,芯轴的第一端的轴径大于其第二端的轴径,第二端安装有定位法兰,定位法兰与模体连接,芯轴贯穿模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当前大直径发动机壳体石膏成型后,石膏芯模脱模不便技术问题,实现芯模脱模方便的技术效果。方便的技术效果。方便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壳体芯模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壳体芯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空航天的发展,对运载重量与射程有了更高要求,大直径发动机壳体需求日益增加,对于短型大直径发动机可采用结构强度高的简易石膏芯模,现有石膏芯模壳体或直径大,可由操作工进入壳体内完成脱模;或直径小总长短,可由与总长相当的分瓣模依靠两头定位实现连接和壳外操作脱模。
[0003]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大直径发动机壳体石膏成型后,石膏芯模脱模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了当前大直径发动机壳体石膏成型后,石膏芯模脱模不便技术问题,实现芯模脱模方便的技术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壳体芯模,包括:模体;芯轴,模体安装于芯轴,芯轴的第一端的轴径大于其第二端的轴径,第二端安装有定位法兰,定位法兰与模体连接,芯轴贯穿模体。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对发动机壳体芯模进行装配时,在芯轴的第二端安装定位法兰,以此作为模体的各个安装板安装的起始点,装配更为方便。模体与芯轴完成装配后,芯轴贯穿模体,进而匀速旋转芯轴,模体跟随芯轴转动,便于将浆料刮涂至模体的外表面。在对发动机壳体芯模进行脱模时,操作人员从轴径大的一端进入模体内。将安装在芯轴上的定位法兰拆除,则第二端与模体解除连接关系,由于第一端的轴径大于其第二端的轴径,故在抽轴时,第二端朝着第一端的方向移动,第二端的轴径更小,能够快速从模体的内部抽出,进而脱轴更加方便快速,省时省力,提高脱模速度。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定位法兰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通过锁紧套连接,锁紧套套接于定位法兰。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相比于普通完整形状的法兰,在拆卸时其需要从轴的最外端取出,而轴上还安装有其他连接件,此时就需要先将其他连接件拆除,才能将法兰从轴上取出,较为麻烦。而本实例的定位法兰,分为四半,分别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其拼接而成一完整形状的法兰,在抽轴时可以拧掉与芯轴的连接螺钉,减少与芯轴的摩擦,进而更容易抽轴脱模。锁紧套套接于定位法兰,进而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连接更加稳固,不容易发生移位。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定位法兰通过径向螺钉安装于芯轴。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定位法兰通过径向螺钉安装于芯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连接稳固。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二端安装有轴套,轴套的两侧安装有限位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由于第二端的轴径小,为加
强其连接强度,在第二端安装轴套,轴套套接于芯轴,轴套的两侧安装有限位环,限位环的内径与芯轴的轴径相适配,进而限位环能够套接于芯轴,安装方便,限位环能够固定轴套,防止轴套移位。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限位环包括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通过抱箍螺母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抱箍螺母,对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实现连接,使得其能够在芯轴上紧密扣合,抱箍螺母连接稳固,安装方便且不易脱落,进而提高了限位环及轴套结构的稳固性。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模体包括第一瓣膜组件,隔板和第二瓣膜组件,隔板安装于第一瓣膜组件和第二瓣膜组件之间,第一瓣膜组件安装于第一端,第二瓣膜组件安装于第二端,定位法兰与第二瓣模组件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二瓣膜组件围绕着定位法兰依次安装于定位法兰,隔板紧贴第二瓣膜组件依次安装,直至安装至第一瓣膜组件,即完成模体最内部安装板的安装,安装简单,安装过程不易出错。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芯轴间隔安装有定位环,定位环安装有连接环,第一瓣膜组件,隔板和第二瓣膜组件安装于连接环。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芯轴间隔安装有定位环,则对第一瓣膜组件,隔板和第二瓣膜组件的安装位置进行了定位,定位环安装有连接环,连接环起到连接模体和芯轴的作用,操作人员直接将第一瓣膜组件,隔板和第二瓣膜组件安装在连接环上即可,安装方便,不易出错。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模体还包括封头组件和壳板,封头组件包括封头本体和连接件,封头本体与壳板连接,封头本体安装于连接件的一侧,连接件套接于定位法兰。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封头组件和壳板安装于第一瓣膜组件,隔板和第二瓣膜组件的外部,使得模体的内部结构更加牢固,在使用时不易松散。连接件套接于定位法兰,封头本体安装于连接件的一侧,封头本体卡在定位法兰和连接件之间,则封头本体安装于芯轴上结构牢靠。
[002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封头本体的外部安装有外壳,外壳安装于连接件的另一侧,外壳与壳板连接。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外壳安装于连接件的另一侧,安装方便,外壳能够防止封头本体脱落,使得结构稳固性更佳。
[002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芯轴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第三轴体,第一轴体与第二轴体的一端连接,第三轴体与第二轴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轴体的轴径大于第三轴体的轴径。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轴体和第三轴体分别安装在第二轴体的两端,以此形成一完成的芯轴,装配简单。在发动机壳体芯模的外表面的石膏成型后,要对其进行脱模,要将芯轴从模体内抽出,此时芯轴朝着第一端的方向从模体内抽出,由于第一轴体的轴径大于第三轴体的轴径,因此第三轴体能够快速抽出,抽轴更加方便,提高了脱模速度。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壳体芯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27]图3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法兰安装于芯轴上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体安装于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图6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3]图9为图8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5]图11为图10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说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壳体芯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模体(10);芯轴(20),所述模体(10)安装于所述芯轴(20),所述芯轴(20)的第一端(20a)的轴径大于其第二端(20b)的轴径,所述第二端(20b)安装有定位法兰(30),所述定位法兰(30)与所述模体(10)连接,所述芯轴(20)贯穿所述模体(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壳体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法兰(30)包括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第三部分(33)和第四部分(34),所述第一部分(31),所述第二部分(32),所述第三部分(33)和所述第四部分(34)通过锁紧套(40)连接,所述锁紧套(40)套接于所述定位法兰(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壳体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法兰(30)通过径向螺钉安装于所述芯轴(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壳体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20b)安装有轴套(50),所述轴套(50)的两侧安装有限位环(6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壳体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60)包括第一限位环(61)和第二限位环(62),所述第一限位环(61)和所述第二限位环(62)通过抱箍螺母(63)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壳体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10)包括第一瓣膜组件(11),隔板(12)和第二瓣膜组件(13),所述隔板(12)安装于所述第一瓣膜组件(1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栋强贺东海何哲东漏少华盛燚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曙翔空天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