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公路坑槽补强扩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169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公路坑槽补强扩孔装置,包括移动车体和设置在移动车体上的交流发电机和工具箱,移动车体包括车底板和四个安装在车底板底部的行走轮,车底板上贯通开设有用于定位坑槽的坑槽成型槽位置的定位孔,车底板上位于定位孔上部周侧位置开设有多个均与定位孔连通的定位支撑槽,工具箱内装有竖孔定位机构、钻机、第一微型钻杆和扩孔钻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定位孔定位坑槽成型槽位置,利用竖孔定位机构定位竖孔位置,采用第一微型钻杆钻设竖孔,利用在第二微型钻杆外固定安装转动球体,利用转动球体和封堵塞转动铰接的连接关系,通过旋转摆动第二微型钻杆,使第二微型钻杆下部在竖孔内钻探扩孔,形成竖孔扩孔,施工快捷。工快捷。工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公路坑槽补强扩孔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公路坑槽补强扩孔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公路坑槽补强扩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公路多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或水泥路面结构,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缺陷和不足,其中反射裂缝及水损害问题难以解决,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的发展阶段为单条裂缝、块裂、网裂、直至坑槽出现。路面一旦出现坑槽,现有的多采用如下步骤进行修补:在对沥青路面局部破损修补前,将破碎处开槽成型,再将挖掉的旧料刨出,将坑槽内及四周的碎石、废渣清理干净,向坑槽的壁面和底面均匀地喷洒一层粘层油,以浸润坑槽内表面裸露出的石料,从而提高沥青混合料与原有路面材料间的粘结效果,再将沥青混合料倒入坑槽中填满,铺设均匀后进行压实,这种方式由于新旧路面的结合度不高,容易产生裂缝,使用寿命不高。
[0003]因此有采用向路面坑槽下部钻设竖孔的方式,竖孔后期浇筑的补强材料容易从孔中移出,因此,对竖孔扩孔形成扩大头是较为合适的方案,但是坑槽和竖孔的深度均较小,现有市场上少有针对微型钻头进行改进的扩径钻头,导致微型竖孔内的扩大孔实施较为困难,且坑槽补强扩孔工序较多,坑槽数量也不少,每个坑槽补强均需要更换钻头,施工繁琐,因此急需一种移动式公路坑槽补强扩孔装置,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式公路坑槽补强扩孔装置,其设计新颖合理,利用定位孔定位坑槽成型槽位置,利用竖孔定位机构定位竖孔位置,采用第一微型钻杆钻设竖孔,利用在第二微型钻杆外固定安装转动球体,利用转动球体和封堵塞转动铰接的连接关系,通过旋转摆动第二微型钻杆,使第二微型钻杆下部在竖孔内钻探扩孔,形成竖孔扩孔,施工快捷,便于推广使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公路坑槽补强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体和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上的交流发电机和工具箱,所述移动车体包括车底板和四个安装在车底板底部的行走轮,车底板上贯通开设有用于定位坑槽的坑槽成型槽位置的定位孔,车底板上位于定位孔上部周侧位置开设有多个均与定位孔连通的定位支撑槽,所述工具箱内装有竖孔定位机构、钻机、第一微型钻杆和扩孔钻杆,第一微型钻杆用于钻设竖孔;
[0006]所述竖孔定位机构包括用于定位坑槽成型槽的槽底中心处竖孔位置的定位环和多个均与定位环连接的支撑杆,支撑杆远离定位环的一端搭设在定位支撑槽内;
[0007]所述扩孔钻杆包括与坑槽的坑槽成型槽适配的封堵塞和设置在封堵塞中心位置的转动球体,转动球体和封堵塞铰接,第二微型钻杆穿过转动球体的球心与转动球体固定连接成一体,第一微型钻杆的直径大于第二微型钻杆的直径,第二微型钻杆穿过转动球体
伸入至竖孔底部。
[0008]上述的一种移动式公路坑槽补强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板的一侧安装有车推手,行走轮为自锁式行走轮。
[0009]上述的一种移动式公路坑槽补强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与定位支撑槽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0010]上述的一种移动式公路坑槽补强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型钻杆的中轴线穿过转动球体的球心,第二微型钻杆的长度为20cm~ 30cm。
[0011]上述的一种移动式公路坑槽补强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塞为橡胶封堵塞或钢制封堵塞,转动球体为橡胶转动球体或钢制转动球体。
[0012]上述的一种移动式公路坑槽补强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球体的直径大于封堵塞的厚度。
[0013]上述的一种移动式公路坑槽补强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的内径比第一微型钻杆的外径大2mm~4mm。
[0014]上述的一种移动式公路坑槽补强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机包括钻机本体,钻机本体上设置有钻机开关和把手,钻机本体通过电源线连接电源插头,电源插头与交流发电机上的交流输出插口适配,交流发电机上设置有发电机开关。
[0015]上述的一种移动式公路坑槽补强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机本体的电机输出端安装有与第一微型钻杆和第二微型钻杆均适配的连接筒。
[0016]上述的一种移动式公路坑槽补强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不小于坑槽成型槽的最大内径。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合理,利用定位孔定位坑槽成型槽位置,利用竖孔定位机构定位竖孔位置,采用第一微型钻杆钻设竖孔,利用在第二微型钻杆外固定安装转动球体,利用转动球体和封堵塞转动铰接的连接关系,通过旋转摆动第二微型钻杆,使第二微型钻杆下部在竖孔内钻探扩孔,形成竖孔扩孔,施工快捷,便于推广使用。
[001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竖孔定位机构在车底板上的安装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钻机与第一微型钻杆的安装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钻机与扩孔钻杆的安装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竖孔扩孔的成形效果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路面;
ꢀꢀꢀꢀꢀꢀꢀꢀꢀꢀꢀꢀꢀꢀ
2—坑槽;
ꢀꢀꢀꢀꢀꢀꢀꢀꢀꢀꢀꢀꢀꢀ
3—坑槽成型槽;
[0026]4—竖孔;
ꢀꢀꢀꢀꢀꢀꢀꢀꢀꢀꢀꢀꢀꢀ
5—封堵塞;
ꢀꢀꢀꢀꢀꢀꢀꢀꢀꢀꢀꢀ
6—转动球体;
[0027]7—第二微型钻杆;
ꢀꢀꢀꢀꢀꢀ
8—竖孔扩孔;
ꢀꢀꢀꢀꢀꢀꢀꢀꢀꢀ
9—车底板;
[0028]10—行走轮;
ꢀꢀꢀꢀꢀꢀꢀꢀꢀꢀꢀ
11—车推手;
ꢀꢀꢀꢀꢀꢀꢀꢀꢀꢀꢀ
12—交流发电机;
[0029]13—发电机开关;
ꢀꢀꢀꢀꢀꢀꢀ
14—交流输出插口;
ꢀꢀꢀꢀꢀ
15—工具箱;
[0030]16—定位孔;
ꢀꢀꢀꢀꢀꢀꢀꢀꢀꢀꢀ
17—定位支撑槽;
ꢀꢀꢀꢀꢀꢀꢀ
18—定位环;
[0031]19—支撑杆;
ꢀꢀꢀꢀꢀꢀꢀꢀꢀꢀꢀ
20—钻机本体;
ꢀꢀꢀꢀꢀꢀꢀꢀꢀ
21—钻机开关;
[0032]22—把手;
ꢀꢀꢀꢀꢀꢀꢀꢀꢀꢀꢀꢀꢀ
23—连接筒;
ꢀꢀꢀꢀꢀꢀꢀꢀꢀꢀꢀ
24—电源线;
[0033]25—电源插头;
ꢀꢀꢀꢀꢀꢀꢀꢀꢀ
26—第一微型钻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包括移动车体和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上的交流发电机12和工具箱15,所述移动车体包括车底板9和四个安装在车底板9底部的行走轮10,车底板9上贯通开设有用于定位坑槽2的坑槽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公路坑槽补强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体和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上的交流发电机(12)和工具箱(15),所述移动车体包括车底板(9)和四个安装在车底板(9)底部的行走轮(10),车底板(9)上贯通开设有用于定位坑槽(2)的坑槽成型槽(3)位置的定位孔(16),车底板(9)上位于定位孔(16)上部周侧位置开设有多个均与定位孔(16)连通的定位支撑槽(17),所述工具箱(15)内装有竖孔定位机构、钻机、第一微型钻杆(26)和扩孔钻杆,第一微型钻杆(26)用于钻设竖孔(4);所述竖孔定位机构包括用于定位坑槽成型槽(3)的槽底中心处竖孔(4)位置的定位环(18)和多个均与定位环(18)连接的支撑杆(19),支撑杆(19)远离定位环(18)的一端搭设在定位支撑槽(17)内;所述扩孔钻杆包括与坑槽(2)的坑槽成型槽(3)适配的封堵塞(5)和设置在封堵塞(5)中心位置的转动球体(6),转动球体(6)和封堵塞(5)铰接,第二微型钻杆(7)穿过转动球体(6)的球心与转动球体(6)固定连接成一体,第一微型钻杆(26)的直径大于第二微型钻杆(7)的直径,第二微型钻杆(7)穿过转动球体(6)伸入至竖孔(4)底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公路坑槽补强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板(9)的一侧安装有车推手(11),行走轮(10)为自锁式行走轮。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公路坑槽补强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9)的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少权张宏军叶宏宇荆蓓赵建有李晓军李坪刘峰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