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酶解火锅底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166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酶解火锅底料及其制备工艺。包括底料和油料,底料和油料的混合比例为1:3,提出了“酶解牛油”应用于火锅底料炒制过程中物料配方、工艺过程的方法,丰富了牛油火锅的生产工艺手段,不仅在不使用合成色素的前提下,能够使火锅红亮香辣,还能够促进辣椒碱、色素分子的高效溶出;提出的复水辣椒节与糍粑辣椒等比例并用,分批多次添加的工艺,不但降低了能耗加快了辣椒预处理过程,避免火锅浑汤起泡,还能在炒制时快速去掉糍粑辣椒中的水分,底料红油也更红亮。更红亮。更红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酶解火锅底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是指一种酶解火锅底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麻辣火锅是川渝地区特色美食,在我国的餐饮经济中有重要地位。随着食品安全监督体系的完善,越来越多的火锅使用一次性火锅牛油进行生产。然而,大多数一次性火锅牛油无法为火锅提供老火锅的浓郁香味,这使得重复使用“老油”的现象仍然存在,危害消费者健康。为了克服一次性油脂风味不足的问题,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火锅底料生产过程中添加多种食用香精以增加或维持风味;另一种则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洋葱、大葱、香菜等生鲜以增加油脂香气。前者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摒弃,而后者大幅度的提高了火锅底料的生产成本。
[0003]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类新型的基于生物酶解增香增味工艺的“酶解牛油”。“酶解牛油”为一次性火锅牛油,具有风味浓郁,基本可以达到老火锅牛油的效果,在行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尝试。据调研,火锅用辣椒处理不当会造成火锅浑汤、生鲜的过量会增加生产成本以及“酶解牛油”的不当应用也可能导致其优势风味的挥发散失。因此,“酶解牛油”这种新型火锅牛油炒制火锅底料需要怎样的物料配方和炒料工艺,如何在火锅底料的应用中发挥“酶解牛油”鲜香巴味的最大价值,众多火锅从业者还莫衷一是。
[0004]基于上述问题,亟待一种酶解火锅底料及其制备工艺,旨在充分发挥“酶解牛油”浓郁风味和应用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以期为火锅行业开发得到香气浓郁、滋味丰富的健康火锅底料提供参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酶解火锅底料,用于在不使用合成色素的前提下,能够使火锅红亮香辣;提供一种酶解火锅底料的制备工艺,用于促进辣椒中辣椒碱、色素分子的高效溶出。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酶解火锅底料,包括底料和油料,底料和油料的混合比例为1:3,底料包括以重量组分计的:酶解牛油280~310份,辣椒50~60份,花椒7~11份,豆瓣酱12~18份,豆豉2~5份,生姜12~16份,大蒜2~4份,香料3~7份,醪糟1~2份,冰糖2~4份,白酒5~8份,火锅调味料3~7份;油料包括以重量组分计的:酶解牛油280~310份,辣椒35~45份,花椒8~11份,豆瓣酱12~18份,豆豉2~5份,生姜12~16份,大蒜2~4份,香料4~7份,醪糟1~2份,冰糖2~4份,白酒5~8份,火锅调味料1~3份。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火锅用辣椒处理不当会造成火锅浑汤、生鲜的过量会增加生产成本以及“酶解牛油”的不当应用也可能导致其优势风味的挥发散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酶解火锅底料,具体包括底料和油料,并且油料和底料的混合比例为1:3,还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组分配比,能够在不使用合成色素的前提下,使得火锅红亮香辣。
[0007]进一步地,香料包括:八角、小茴香、草寇、肉豆蔻、香叶、香茅草、白芷、砂仁、桂皮、甘松、排草、陈皮、丁香中的一种或多种。基于上述香辣组合,能够有效提高火锅底料的香味。
[0008]进一步地,辣椒为去籽辣椒节,长度为1.5cm~2cm,底料中的辣椒包括:新一代、石柱红以及满天星,以重量组分计的比例为:22~26:13~17:13~17;油料中的辣椒包括:新一代、印度椒、石柱红以及满天星,以重量组分计的比例为:17~25:3~8:3~8:8~13。基于上述辣椒的组分配比,实现了不同种类干辣椒的优势互补,分别起到提香、提色、提辣的作用,其中,新一代提供香味,石柱红赋予红亮度,印度椒提供辣味,满天星提供辣味和香味。
[0009]进一步地,生姜的粒度为2 mm ~3mm,大蒜的粒度为1 mm ~2mm。辣椒与大蒜的粒度与炒制时间息息相关,若粒度过小,则炒制时可能发焦发苦,若粒度过大,则水分可能过多,其香味不易溶出。
[0010]一种酶解火锅底料的制备工艺,对于底料,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

1,将4/5的酶解牛油加入锅中熔化,在油温烧至120℃~140℃时加入预处理后的香料,炒至香料断生后,加入生姜,炒至表面金黄;步骤1

2,保持步骤1

1中的炒制温度不变,加入豆瓣酱和豆豉,当豆瓣酱炒至翻沙后分批加入复水后的辣椒;步骤1

3,步骤1

2完成后分批加入糍粑辣椒炒制,再加入花椒,当炒干花椒水分、产生麻香味时,依次加入大蒜、冰糖、醪糟以及白酒,炒制水分完全蒸发后停火加入火锅调味料并混合均匀;步骤1

4,步骤1

3完成后加入步骤1

1中剩余的1/5酶解牛油,待混合均匀后在60 ℃~80 ℃焖制3h~8h,制得底料;对于油料,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

1,将4/5的酶解牛油加入锅中熔化,在油温烧至120℃~150℃时加入预处理后的香料,炒至香料断生后,加入生姜,炒至表面金黄;步骤2

2,保持步骤2

1中的炒制温度不变,加入豆瓣酱和豆豉炒制,当豆瓣酱炒制翻沙后,分批加入糍粑辣椒炒制,加入过程中保持油温为100℃~110℃;步骤2

3,当步骤2

2中油脂变为深红棕色时,加入花椒,当炒干花椒水分、产生麻香味后,依次加入大蒜、冰糖、醪糟以及白酒,炒制水分完全蒸发后停火,停火后加入火锅调味料并混合均匀;步骤2

4,步骤2

3完成后加入步骤2

1中剩余的1/5酶解牛油,待混合均匀后在60 ℃~80 ℃焖制3h~8h,再将焖制后的物料通过离心机进行油料分离并使用80目~120目的筛网进行过滤,得到油料。需要说明的是,将酶解牛油应用于火锅底料炒制过程中的物料配方、工艺过程,能够丰富其生产工艺手段。现有技术中,辣椒都需要全部处理成“糍粑辣椒”的形式来使用,不仅增加了处理工序与能耗,并且其处理不当还会使火锅浑汤气泡,区别于现有技术,在本申请中,将复水辣椒节与糍粑辣椒等比例并用,分批次添加的工艺,不仅降低了能耗,加快了辣椒的预处理过程,而且避免了火锅浑汤气泡,从而在炒制时快速去掉糍粑辣椒中的水分,底料红油也更为红亮,步骤1

2中炒制豆瓣酱和豆豉的时间一般为5min~10min。
[0011]进一步地,步骤1

1与步骤2

1中香料的预处理为:50~55 Vol白酒浸润25 min~35 min。通过白酒浸润过的香料,能够有效提高香料中香味分子的析出。
[0012]进一步地,步骤1

2中辣椒的复水处理为:将辣椒与水按照1:2.8~1:3.3的比例浸泡,进行辣椒复水,使辣椒复水比在2.5~2.8之间,沥干水分后冷却,当冷却至42℃~48℃时加入2~3份生物酶液,混合均匀后,在38℃~45℃下酶解1h~3h,其中,复水比为复水后质量与复水前质量的比值;在辣椒选用上,使用多种不同特性干辣椒的复配,达到了不同干辣椒的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酶解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料和油料,底料和油料的混合比例为1:3,底料包括以重量组分计的:酶解牛油280~310份,辣椒50~60份,花椒7~11份,豆瓣酱12~18份,豆豉2~5份,生姜12~16份,大蒜2~4份,香料3~7份,醪糟1~2份,冰糖2~4份,白酒5~8份,火锅调味料3~7份;油料包括以重量组分计的:酶解牛油280~310份,辣椒35~45份,花椒8~11份,豆瓣酱12~18份,豆豉2~5份,生姜12~16份,大蒜2~4份,香料4~7份,醪糟1~2份,冰糖2~4份,白酒5~8份,火锅调味料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酶解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辣椒为去籽辣椒节,长度为1.5cm~2cm,底料中的辣椒包括:新一代、石柱红以及满天星,以重量组分计的比例为:22~26:13~17:13~17;油料中的辣椒包括:新一代、印度椒、石柱红以及满天星,以重量组分计的比例为:17~25:3~8:3~8:8~13。3.一种酶解火锅底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酶解火锅底料,对于底料,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

1,将4/5的酶解牛油加入锅中熔化,在油温烧至120℃~140℃时加入预处理后的香料,炒至香料断生后,加入生姜,炒至表面金黄;步骤1

2,保持步骤1

1中的炒制温度不变,加入豆瓣酱和豆豉,当豆瓣酱炒至翻沙后分批加入复水辣椒;步骤1

3,步骤1

2完成后分批加入糍粑辣椒炒制,再加入花椒,当炒干花椒水分、产生麻香味时,依次加入大蒜、冰糖、醪糟以及白酒,炒制水分完全蒸发后停火加入火锅调味料并混合均匀;步骤1

4,步骤1

3完成后加入步骤1

1中剩余的1/5酶解牛油,待混合均匀后在60 ℃~80 ℃焖制3h~8h,制得底料;对于油料,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

1,将4/5的酶解牛油加入锅中熔化,在油温烧至120℃~150℃时加入预处理后的香料,炒至香料断生后,加入生姜,炒至表面金黄;步骤2

2,保持步骤2

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王俏君王冲马国丽万谦张逸仙杨礼学
申请(专利权)人:广汉市迈德乐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