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梯用电驱动系统及旅客登机梯、登机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151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伸缩梯用电驱动系统及旅客登机梯、登机车,电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和减速机,减速机由蜗轮蜗杆减速机构成,且减速机的蜗杆两端均伸出减速机壳体,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常闭型电磁制动器,电磁制动器上设有制动解除手柄;旅客登机梯包括伸缩梯,伸缩梯由前述电驱动系统驱动升降。登机车具有前述旅客登机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驱动系统由电机驱动并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减速增扭,其能量利用率高,结构简单、紧凑。并利用常闭型电磁制动器提高锁止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且可手动操作伸缩梯移动,还提高了电机装拆方便性。旅客登机梯和登机车均具有前述电驱动系统相同技术效果,且登机车还可为电驱动系统提供电源。驱动系统提供电源。驱动系统提供电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伸缩梯用电驱动系统及旅客登机梯、登机车


[0001]本技术涉及旅客登机梯,特别是一种伸缩梯用电驱动系统及旅客登机梯、登机车。

技术介绍

[0002]旅客登机梯作为机场设施主要用于无登机廊桥可用情形,如执行特殊任务的飞机、贵宾专机,或机场设施不完善,登机廊桥未建造或廊桥登机位数量少等情形。现有旅客登机梯包括固定梯和伸缩梯,伸缩梯通常由液压缸驱动作伸缩运动。为提高旅客登机梯架设方便性,其通常搭载在自行走车辆底盘上,借助车辆行驶接近与驶离客机。为满足环保要求,现有搭载旅客登机梯的车辆底盘大多采用基于动力电池的电动车底盘。在电动车上利用液压缸作为动力源的驱动系统中,通常需要先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然后,再由机械能对液体介质施压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液压能再借助液压元件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实现运动构件移动的机械运动。众所周知,每一个能量转换过程都必然存在一定能量消耗。因此,在电动车上基于液压缸驱动的登机梯中伸缩梯的伸缩运动的能量转换过程中,必然导致大量能量内耗。同时,由于采用液压缸驱动结构,为确保安全,还需要设置用于对伸缩梯形成可靠锁止的复杂锁止机构。为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旅客登机梯的伸缩梯由液压缸驱动,存在内耗能量过大的不足,提供一种伸缩梯用电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通过电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并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减速增扭,缩短了能量转换过程,减少了能量内耗,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同时,利用蜗轮蜗杆的单向传动特性,以在无动力输入时形成对伸缩梯自动下滑的锁止,无需设置复杂的锁止机构,特别适用于伸缩梯的伸缩移动驱动。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前述伸缩梯用电驱动系统的旅客登机梯。本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前述旅客登机梯的登机车。
[0004]为实现第一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伸缩梯用电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和减速机,减速机由蜗轮蜗杆减速机构成。
[0006]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电驱动系统,用于驱动登机梯的伸缩梯移动,其通过电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并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减速增扭,缩短了能量转换过程,减少了能量内耗,提高了能量利用率,还避免了液压油泄漏导致的设备或环境污染。同时,利用蜗轮蜗杆的单向传动特性,以在无动力输入时形成对伸缩梯自动下滑的锁止,特别适用于伸缩梯的伸缩移动驱动。
[0007]优选的,所述减速机的蜗杆两端均伸出减速机壳体,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常闭型电磁制动器,所述电磁制动器上设有制动解除手柄。利用常闭型电磁制动器的断电制动原理,在电机断电时自动形成对蜗杆及减速机的制动,从而与蜗轮蜗杆的自锁特性结合,增强对伸缩梯的锁止作用,确保锁止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在电机出现故障需要
维修更换时,能够在蜗杆锁止状态下方便地拆装电机。也可在紧急情况下,如电机故障、电源或电路故障等期间,在拆下电机的条件下和通过制动解除手柄解锁后,由外力转动蜗杆实施伸缩梯移动的手动驱动。利用常闭型电磁制动器可在市场上直接采购相应规格的成熟商品即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液压缸驱动伸缩梯而言,电磁制动器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且设置更加方便。
[0008]优选的,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传动机构的输出端由两个转速相同,旋向相反,且相互不啮合的输出齿轮构成,两个输出齿轮的轴线平行,并具有相同的齿部参数。以便利用两个反向旋转的齿轮与两根齿部相向设置的齿条形成齿轮齿条传动结构,继而将旋转运动转换为满足伸缩梯伸缩运动的直线运动,两齿轮作用在齿条上径向力最终可相互抵消,确保固定设置齿条的构件在伸缩运动过程中不受侧向力,可有效避免跑偏,相对于在两输出齿轮之间设置双面齿的齿条而言,可增大伸缩梯与传动结构的连接部分尺寸,提高传动平稳性。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依次啮合的输入齿轮、中间齿轮和传动齿轮,中间齿轮和传动齿轮的齿部参数相同;输入齿轮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该输出轴构成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两个所述输出齿轮分别同轴固定在中间齿轮和传动齿轮的同一侧。以形成简单紧凑的传动结构,利于节省空间,方便整体布局。
[0010]为实现第二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旅客登机梯,包括固定梯和伸缩梯,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梯的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由实现第一目的所述伸缩梯用电驱动系统构成。
[0012]采用前述方案的旅客登机梯,伸缩梯由前述电驱动系统驱动移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还避免了液压油泄漏导致的设备或环境污染。同时,利用蜗轮蜗杆的单向传动特性,可在无动力输入时形成对伸缩梯自动下滑的锁止,无需设置复杂的锁止机构。
[0013]优选的,在具有两个输出齿轮的结构中,还包括两根分别与输出齿轮啮合的齿条,两根齿条同时固定在所述伸缩梯上,两根齿条的齿部相向设置。两齿轮作用在齿条上径向力最终在伸缩梯相互抵消,确保伸缩梯在伸缩运动过程中不受侧向力,可有效避免伸缩梯跑偏,相对于在两输出齿轮之间设置双面齿的齿条而言,还可增大伸缩梯与传动结构的连接部分尺寸,提高传动平稳性。显然,两根齿条的齿部也可相背设置,此时,两根齿条可合为一体,并位于两个输出齿轮之间,以使两个齿轮作用在齿条上的径向力相互抵消,确保齿条在随伸缩梯的伸缩运动过程中不受侧向力,也可有效避免伸缩梯跑偏。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梯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伸缩梯用电驱动系统设在所述支撑架上。以电驱动系统更靠近伸缩梯,利于紧凑结构。
[0015]为实现第三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6]一种登机车,包括可自行走的车辆底盘和搭载在所述车辆底盘上的登机梯;所述登机梯由实现第二目的的旅客登机梯构成。
[0017]采用前述方案的登机车,其伸缩梯由电驱动系统驱动移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还避免了液压油泄漏导致的设备或环境污染。同时,利用蜗轮蜗杆的单向传动特性,可在无动力输入时形成对伸缩梯自动下滑的锁止,无需设置复杂的锁止机构。其中,车辆底盘可以是内燃机车辆或电动车辆的底盘构成,采用内燃机车辆时可配置大功率电池以供电驱动系统使用。
[0018]优选的,所述车辆底盘由电动车底盘构成,电动车底盘的动力电池还构成所述旅客登机梯的电源。以形成车辆和登机梯共用电源的登机车,从而满足绿色环保要求。
[0019]优选的,在具有支撑架的结构中,所述旅客登机梯的固定梯由其下端与所述车辆底盘的尾端铰接,支撑架铰接在高度可调节的中柱上,中柱设在车辆底盘上,并位于车辆底盘前端。从而形成高度可调的登机车,以在升高后适用于多型客机,并在降低后确保机场内的行驶安全。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驱动系统由电机驱动并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减速增扭,能量利用率高,无液压油泄漏风险,且无需设置复杂的锁止机构,从而有效简化结构。特别是通过在蜗杆远离电机的端部设置常闭型电磁制动器,可进一步确保伸缩梯的锁止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并可在通过手柄解锁状态下,手动操作伸缩梯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梯用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和减速机(2),所述减速机(2)由蜗轮蜗杆减速机构成;所述减速机(2)的蜗杆两端均伸出减速机壳体,一端与所述电机(1)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常闭型电磁制动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梯用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制动器(3)上设有制动解除手柄(3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伸缩梯用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减速机(2)的输出端连接,传动机构的输出端由两个转速相同,旋向相反,且相互不啮合的输出齿轮(41)构成,两个输出齿轮(41)的轴线平行,并具有相同的齿部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伸缩梯用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依次啮合的输入齿轮(42)、中间齿轮(43)和传动齿轮(44),中间齿轮(43)和传动齿轮(44)的齿部参数相同;输入齿轮(42)与所述减速机(2)的输出轴连接,该输出轴构成所述减速机(2)的输出端;两个所述输出齿轮(41)分别同轴固定在中间齿轮(43)和传动齿轮(44)的同一侧。5.一种旅客登机梯,包括固定梯(6)和伸缩梯(5),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保林何彪镡永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达航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