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065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保温罩、安装在保温罩内的发热盘和离心风扇,所述离心风扇位于所述发热盘的下方;空炸内胆,所述空炸内胆安装在所述保温罩内,并位于所述发热盘上方;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用于形成循环风流的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保温罩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保温罩上,所述发热盘的端沿下表面低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端沿且高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下端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离心风扇将一部分携带着油烟或蒸汽的加热气流从第一出风口推出,并通过进风口补充外界的新风,形成循环风流,避免出现油烟或蒸汽积聚在烹饪腔中的情况,提高烹饪的效果。提高烹饪的效果。提高烹饪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涉及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一种具备空气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其在锅体的保温罩内设置发热盘和风扇,通过发热盘和风扇产生烹饪食物用的高温气流。但由于烹饪器具出风口位置设计的不合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和水蒸气等容易积聚在烹饪腔中,影响烹饪效果,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烹饪器具,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烹饪器具出风口位置设计不合理的缺陷。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烹饪器具,包括:
[0006]锅体,所述锅体包括保温罩、安装在保温罩内的发热盘和离心风扇,所述离心风扇位于所述发热盘的下方;
[0007]空炸内胆,所述空炸内胆安装在所述保温罩内,并位于所述发热盘上方;
[0008]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用于形成循环风流的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保温罩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保温罩上,所述发热盘的端沿下表面低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端沿且高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下端沿。
[0009]离心风扇轴向进风周向出风的特点,使得发热盘下方经过发热盘加热产生的加热气流会向离心风扇四周流动,沿着发热盘的下表面经发热盘端沿下表面流动到发热盘的外围,由于发热盘的端沿下表面的竖向位置处于第一出风口的上端沿和下端沿之间,且离心风扇设置在发热盘的下方,使沿着发热盘的端沿下表面向外围流动的加热气流和第一出风口具有对应关系,使得离心风扇能够更方便的将一部分携带着油烟或蒸汽的加热气流从第一出风口推出,并通过进风口补充外界的新风,形成循环风流,避免出现油烟或蒸汽积聚在烹饪腔中的情况,提高烹饪的效果;同时,离心风扇、发热盘以及第一出风口三者的对应关系,也方便利用离心风扇在烹饪过程中对发热盘进行一定的降温,避免出现温度升高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下降的情况,使得保温罩内能够较快的达到新的热量平衡,减小温度的波动时间,提高烹饪器具的温度调节能力,从而使烹饪器具能够对食材进行精准的烹饪操作;此外,在烹饪结束后,离心风扇还能对发热盘进行快速的降温,避免保温罩内温度过高导致用户取放食材时被烫伤。
[0010]优选的,所述发热盘的端沿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端沿;离心风扇形成的加热气流起始阶段处于发热盘下方,发热盘的端沿上表面高于第一出风口的上端沿可以让整个发热盘对应第一出风口的位置是偏上的,第一出风口具有更大面积对应在发热盘的端沿下表面下方,使得离心风扇可以将更多的油烟或蒸汽从第一出风口排出,提高烹饪效
果。
[0011]或者,所述发热盘的端沿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端沿,所述端沿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端沿的高度差小于所述端沿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下端沿的高度差。
[0012]优选的,所述离心风扇的扇叶上端高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下端沿。扇叶的竖向位置和第一出风口位置具有对应关系,有利于携带油烟或蒸汽的加热气流在其流动路径上直接从第一出风口排出,提高烹饪的效果。
[0013]优选的,所述离心风扇单位时间内的送风量大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单位时间内的出风量。这样设置可以使避免经发热盘加热产生的加热气流都从第一出风口中流出,保证烹饪过程中的加热效率。
[0014]优选的,所述锅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设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具有迎风侧面,所述迎风侧面从外向内往所述迎风侧面的对面倾斜。这样迎风侧面倾斜方向和加热气流的流动方向具有对应关系,加热气流流动到迎风侧面时,加热气流的流向无需产生大角度拐弯,有利于加热气流直接顺着迎风侧面向第二出风口流动,降低加热气流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流出难度,进一步提高烹饪效果。
[0015]优选的,所述锅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设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的顶面从外向内往下倾斜。横向流动加热气流在保温罩内壁的引导下会向上流动,向上流动的加热气流作用在出风通道的顶面,顶面的倾斜方向和加热气流的流动方向具有对应关系,加热气流流动到顶面时,加热气流的流向无需产生大角度拐弯,有利于加热气流直接顺着顶面向第二出风口流动,降低加热气流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流出难度,进一步提高烹饪效果。
[0016]优选的,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置格栅。格栅能够阻挡异物进入出风通道,避免异物积存在出风通道内影响散热效果。格栅也能阻挡异物进入保温罩内,避免异物影响离心风扇等元器件工作。
[0017]优选的,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置挡板,所述挡板可拆卸安装或活动安装以使所述第二出风口能够开启或关闭。在使用压力煲功能时,可以将第二风出口关闭,避免热量流失,降低烹饪能耗。使用空气炸锅功能时,可以在发热盘加热的起始阶段关闭第二出风口,便于加热气流快速升温,待发热盘工作特定时长或加热气流达到特定温度后,可以打开第二出风口,以便于加热气流的温度控制。
[0018]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可拆卸设置连通件,所述出风通道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连通件上,所述连通件对接在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边缘处。这样出风通道可以从壳体外侧进行拆装,便于出风通道的拆装,提高出风通道的装配效率。
[0019]优选的,所述连通件和所述壳体之间设置定向安装结构。这样可以保证连通件安装方向,确保连通件安装方向唯一,使得出风通道的迎风侧面和顶面能够正确安装;所述定向安装结构包括连通件上呈三角分布的第一固定孔,以及壳体上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当连通件安装角度错误时,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错位,无法完成安装,就保证了连通件可以正确安装;或者,所述定向安装结构包括位于所述连通件上的定位柱,以及壳体上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或者,所述定向安装结构包括位于所述连通件上的
弧形部和方形部,以及壳体上与所述弧形部和所述方形部分别对应配合的弧形槽和方形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烹饪器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0022]图3为保温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连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连通件的第一角度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连通件的第二角度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注说明:100、锅体;110、保温罩;111、第一出风口;120、发热盘;121、发热管;122、端沿下表面;123、端沿上表面;130、离心风扇;140、壳体;141、第二出风口;142、出风通道;143、迎风侧面;144、顶面;145、连通件;146、格栅;147、安装口;148、第一固定孔;149、第二固定孔;200、空炸内胆;210、炸篮;220、挡风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保温罩、安装在保温罩内的发热盘和离心风扇,所述离心风扇位于所述发热盘的下方;空炸内胆,所述空炸内胆安装在所述保温罩内,并位于所述发热盘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用于形成循环风流的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保温罩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保温罩上,所述发热盘的端沿下表面低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端沿且高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下端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的端沿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端沿;或者,所述发热盘的端沿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端沿,所述端沿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端沿的高度差小于所述端沿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下端沿的高度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扇的扇叶上端高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下端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扇单位时间内的送风量大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单位时间内的出风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设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具有迎风侧面,所述迎风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陈庆钰陆黎陈经术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