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根民专利>正文

一种体内金属异物探测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987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医用体内金属异物探测定位器,主要是由探测装置、与该探测装置电连接的报警装置以及为二者提供电能的电源组成,尤其是该探测装置设有由细长的金属导体做成的探测针和用来贴在近金属异物附近体表的电极片,该探测针与电极片引出的导线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同时也与报警装置电连接。该种结构的体内金属异物探测定位器属于微创针刺式且无需在X光下操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医用体内金属异物探测定位器,特别是指一种微创针刺式且无需在X光下定位的体内金属异物探测定位器。
技术介绍
目前体内金属异物的准确定位去除,是国内外困扰外科临床医师的难题之一,既往均采用X光定位,X光盲视下去除,使医生、病人长时间被X光照射,对人体伤害很大,而且常因无法准确定位,对周围组织造成严重损伤,同时去除时间较长。尤其是对于有些位于重要脏器位置附近的金属异物,由于怕创伤大而伤及血管、神经等重要脏器,因此不得不放弃去除,使金属异物长时期存留体内,给病人造成精神和身体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微创针刺式且无需在X光下定位的体内金属异物探测定位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一种体内金属异物探测定位器,主要是由探测装置、与该探测装置电连接的报警装置以及为二者提供电能的电源组成,尤其是该探测装置设有由细长的金属导体做成的探测针和用来贴在近金属异物附近体表的电极片,该探测针与电极片引出的导线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同时也与报警装置电连接。上述的体内金属异物探测定位器,其中该探测针一端设有手柄,另一端是用于刺入体内探测金属异物的自由端,在自由端与手柄之间,该探测针外表包覆有一层绝缘物质。在此基础上,该探测针与其引出的导线之间是通插头和插座之间相互配合达成电连接;其中该导线与插头电连接在一起的,该插座是固定在该手柄内且与该探测针电连接。在上述任意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报警装置是指一个设有扬声器的报警灵敏调节电路。其中 该报警灵敏调节电路设有两个组成互补振荡器电路的晶体管T1,T2,电阻R1,可调电阻R2,电容C,扬声器Y,电源E和开关K;其中晶体管T1的集电极c1连接晶体管T2的基极b2,晶体管T1的基极b1与晶体管T2的集电极c2是通过电容C相连接;电源E和开关K是连在晶体管T1的发射极e1与晶体管T2的发射极e2之间;扬声器Y连在晶体管T2的集电极c2与晶体管T1的发射极e1之间;可调电阻R2连接在晶体管T1的基极b1与发射极e1之间,调节可调电阻R2可以控制晶体管T1与晶体管T2组成的互补振荡器电路是否工作,当晶体管T1与晶体管T2组成的互补振荡器电路工作时,扬声器Y发声;在此基础上,该报警灵敏调节电路还设有电阻R3、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和晶体管T3,其中晶体管T2与晶体管T3的发射极e2、e3同时与开关K的一端相连;发光二极管LED1连接在晶体管T3的集电极c3上,当晶体管T1与晶体管T2组成的互补振荡器电路工作时,晶体管T3导通,同时发光二极管LED1工作;发光二极管LED2与电阻R3开关K组成的回路连接在电源E的两端,当开关K闭合时发光二极管LED2工作。该电源是指电池,该报警装置是装设在一个绝缘壳体内,在该绝缘壳体内相应设有电池室。该探测针和电极片引出的导线与该报警装置引出的导线之间是通过第二插头和第二插座之间相互配合达成电连接;在此基础上,该报警装置与其引出的导线之间是通过第三插头和第三插座之间相互配合达成电连接。由于本技术一种体内金属异物探测定位器,可完全不在X光下,避免在去除时患者和医生长时间被X光照射的伤害,而且是以微创针刺式介入体内,在探测针触及到金属异物时,会启动报警系统,因此在开刀去除金属异物时对周围组织的剥离损伤可以减到最小,大缩短异物去除的时间,提高去除异物的安全性,准确率,有利于病人的康复,符合现代微创的科学技术。尤其是本实用新所采用的微创针刺式,因此对颈后、关节等狭窄部位处的金属异物均在安全的情况下准确探测定位。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一种体内金属异物探测定位器的组合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体内金属异物探测定位器的报警灵敏调节电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体内金属异物探测定位器,主要是由探测装置1、与该探测装置1电连接的报警装置2以及为二者提供电能的电池3(或者是经过交流电转换来的直流电源)组成。该探测装置1设有分别与电池3的正负极电连接的探测针12和用来贴在近金属异物附近体表的电极片14,其中该探测针12与电极片14引出的导线16与报警装置2电连接。该探测针12是由细长的金属导体做成,其一端设有手柄13,另一端是用于刺入体内探测金属异物的自由端,在自由端与手柄13之间,该探测针外表包覆有一层绝缘物质11。考虑到卫生消毒方便,或者欲一次性使用探测针,因此该导线16与探测针1之间设计为单极插头15和单极插座15’相配合达成电连接,其中该插头15与该导线16电连接在一起的,该插座15’是固定在该手柄13内且与探测针12电连接。考虑到导线会进入在手术区,为了方便消毒,该探测针12和电极片14引出的导线16与该报警装置2引出的导线16之间是通过第二插头17和第二插座17’之间相互配合达成电连接。该报警装置2是装设在一个绝缘壳体21内,在该绝缘壳体21内相应设有电池室,以安装电池3。另外,为了配合消毒方便,该报警装置2与其引出的导线16之间是通过第三插头19和第三插座19’之间相互配合达成电连接。请参阅图2,该报警装置2是一个设有扬声器的报警灵敏调节电路。其中,该报警灵敏调节电路设有三个晶体管T1、T2、T3,电阻R1,可调电阻R2,电阻R3,电容C,扬声器Y,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电源E和开关K。其中该晶体管T1、T2组成互补振荡器电路,晶体管T1的集电极c1连接晶体管T2的基极b2,晶体管T1的基极b1与晶体管T2的集电极c2是通过电容C相连接;电源E和开关K是连在晶体管T1的发射极e1的与晶体管T2的发射极e2之间;扬声器Y连在晶体管T2的集电极c2与该晶体管T1的发射极e1之间;可调电阻R2连接在晶体管T1的基极b1与发射极e1之间,调节可调电阻R2可以控制晶体管T1与晶体管T2组成的互补振荡器电路是否工作,当晶体管T1与晶体管T2组成的互补振荡器电路工作时,扬声器Y发声。其中晶体管T2与晶体管T3的发射极e2、e3同时与开关K的一端相连;发光二极管LED1连接在晶体管T3的集电极c3上,当晶体管T1与晶体管T2组成互补振荡器电路工作时,晶体管T3导通,同时发光二极管LED1工作;发光二极管LED2与电阻R3开关K组成的回路连接在电源E的两端,当开关K闭合时发光二极管LED2工作。在使用本技术一种体内金属异物探测定位器时(请同时参考图1和图2),先将探测针12较浅的刺入体内,a、b两点间即探测针12和帖在近金属异物附近体表的电极片14通过人体形成回路,这时扬声器Y和探测指示灯LED1工作,调节调节电阻R2使得晶体管T1恰好截止,则晶体管T1、T2组成的互补振荡器不工作,使得扬声器Y和探测指示灯LED1不工作,再将探测针12刺入体内,当探测针12金属裸露的自由端触及体内的金属异物时,a、b两点之间电阻变小(金属电阻率小于人体电阻率),晶体管T1导通,晶体管T1、T2组成的振荡器开始工作,扬声器YD和探测指示灯LED1工作,即发出报警信号。权利要求1.一种体内金属异物探测定位器,主要是由探测装置、与该探测装置电连接的报警装置以及为二者提供电能的电源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体内金属异物探测定位器,主要是由探测装置、与该探测装置电连接的报警装置以及为二者提供电能的电源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探测装置设有由细长的金属导体做成的探测针和用来贴在近金属异物附近体表的电极片,该探测针与电极片引出的导线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同时也与报警装置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根民
申请(专利权)人:张根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