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聚合釜抽真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951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聚合釜抽真空装置,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罐体和相连通设置在罐体一侧的进气口,罐体内设置有冷凝罐,冷凝罐的顶端贯穿开设有两组穿孔,两组穿孔内分别穿设有两个呈蛇形的冷凝管,两个冷凝管的顶端均与进气口固定连接,两个冷凝管的底端相连通设置有同一过滤机构,过滤机构与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罐体内位于过滤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水循环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待冷凝气体通过两个冷凝管进行分流,然后通过水循环机构向冷凝罐内泵入冷水,通过冷凝管与冷凝罐的内壁接触,实现对管内的气体进行冷凝,通过设有的呈蛇形的冷凝罐,能够增大与冷凝罐内壁的接触面积,提高对气体的冷凝效果。提高对气体的冷凝效果。提高对气体的冷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聚合釜抽真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聚合釜抽真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酯树脂由于水溶性良好,粘度很低,表面张力小,对纱线的湿润渗透性好,对疏水性纤维具有较好的粘着力等优点,已成为新型纺织浆料的热点研究方向。目前,聚酯树脂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酯化过程和缩聚反应过程,其中缩聚反应过程需要通过抽真空排除系统内富余乙二醇,以达到提高分子量,达到缩合聚合的目的。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一种聚酯浆料聚合反应釜抽真空系统,其专利号为:CN202120402277.2,抽真空时,气流先经过冷凝装置冷凝使易挥发物质冷凝成液体,除去气流中的部分有机物质,然后再经过旋风分离,使气流中的冷凝液与气体分离,减少进入抽真空装置中有机物或液体含量。本技术设计合理,提高挥发物质的分离效率,大大降低进入抽真空装置的气体中有机物或液体含量,保证抽真空装置的正常运行,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一定的补正,例如冷凝装置的冷凝效果不佳,且冷凝过程装置内会充满冷凝雾珠,会对气体的冷凝带来影响,且不方便对冷后的水和待排放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聚合釜抽真空装置。其优点在于能够提高对冷凝气体的冷凝效果,同时也能对冷凝后的液体和待排放气体进行过滤处理。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聚合釜抽真空装置,包括罐体和相连通设置在罐体一侧的进气口,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冷凝罐,所述冷凝罐的顶端贯穿开设有两组穿孔,两组所述穿孔内分别穿设有两个呈蛇形的冷凝管,两个所述冷凝管的顶端均与进气口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冷凝管的底端相连通设置有同一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与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罐体内位于过滤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水循环机构,所述水循环机构通过冷凝罐一侧底部设置有循环管与冷凝罐相连通,所述罐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排气管和排水管。
[0007]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待冷凝气体通过两个冷凝管进行分流,然后通过水循环机构向冷凝罐内泵入冷水,通过冷凝管与冷凝罐的内壁接触,实现对管内的气体进行冷凝,通过设有的呈蛇形的冷凝罐,能够增大与冷凝罐内壁的接触面积,提高对气体的冷凝效果,冷凝后的液体和待排出的气体会沿着两个冷凝管进入过滤机构内,通过过滤机构对冷凝液和待排放气体进行过滤,然后液体经过排水管进行排放,气体通过排气管进行排放。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底端呈开放式的框体,所述框体设置在两个冷凝管的底部,且所述框体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针织网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
[0009]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有的针织网过滤层,能够对冷凝液中的固体颗粒进行过滤,通过设有的活性炭吸附层,能够对待排放的气体进行气味的吸收处理,减小对空气的污染。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织网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的外部均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通过框体外侧设有的固定螺钉与框体固定连接。
[0011]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固定螺钉将固定框与框体固定,能够实现将针织网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与框体进行拆卸。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体的背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呈倒T型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相配合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框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背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3]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块相配合,能够实现将框体与连接块进行连接,同时也方便对框体件拆卸。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冷水罐和水泵,所述水泵固定设置在冷水罐的顶端,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冷水罐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冷凝罐的顶端相连通。
[0015]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有的冷水罐能够实现对冷水进行存放,水泵工作能够将冷水罐内的冷水泵入至冷凝罐内。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循环机构还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在循环管的外部,且所述冷凝器与冷凝罐的侧壁固定连接。
[0017]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有的冷凝器,能够对冷凝后的冷水重新进行制冷,实现冷水的循环使用。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凝罐和冷水罐的背侧均设置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9]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有的连接杆,分别冷凝罐和冷水罐与罐体进行固定连接。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1、该不饱和聚酯树脂聚合釜抽真空装置,将待冷凝气体通过两个冷凝管进行分流,然后通过水循环机构向冷凝罐内泵入冷水,通过冷凝管与冷凝罐的内壁接触,实现对管内的气体进行冷凝,通过设有的呈蛇形的冷凝罐,能够增大与冷凝罐内壁的接触面积,提高对气体的冷凝效果,冷凝后的液体和待排出的气体会沿着两个冷凝管进入过滤机构内,通过过滤机构能够实现对冷凝液和待排放气体进行过滤。
[0022]2、该不饱和聚酯树脂聚合釜抽真空装置,通过设有的针织网过滤层,能够对冷凝液中的固体颗粒进行过滤,通过设有的活性炭吸附层,能够对待排放的气体进行气味的吸收处理,减小对空气的污染,通过固定螺钉将固定框与框体固定,能够实现将针织网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与框体进行拆卸,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块相配合,能够实现将框体与连接块进行连接,同时也方便对框体件拆卸。
[0023]3、该不饱和聚酯树脂聚合釜抽真空装置,通过设有的冷水罐能够实现对冷水进行存放,水泵工作能够将冷水罐内的冷水泵入至冷凝罐内,通过设有的冷凝器,能够对冷凝后的冷水重新进行制冷,实现冷水的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聚合釜抽真空装置的罐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聚合釜抽真空装置的冷凝罐与过滤机构和水循环机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聚合釜抽真空装置的框体与冷凝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聚合釜抽真空装置的过滤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罐体;2、进气口;3、冷凝罐;4、穿孔;5、冷凝管;6、过滤机构;601、框体;602、针织网过滤层;603、活性炭吸附层;604、连接块;605、限位块;7、水循环机构;701、冷水罐;702、水泵;703、冷凝器;8、循环管;9、固定柱;10、连接杆;11、排气管;12、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聚合釜抽真空装置,包括罐体(1)和相连通设置在罐体(1)一侧的进气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冷凝罐(3),所述冷凝罐(3)的顶端贯穿开设有两组穿孔(4),两组所述穿孔(4)内分别穿设有两个呈蛇形的冷凝管(5),两个所述冷凝管(5)的顶端均与进气口(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冷凝管(5)的底部相连通设置有同一过滤机构(6),所述过滤机构(6)与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罐体(1)内位于过滤机构(6)的顶部设置有水循环机构(7),所述水循环机构(7)通过冷凝罐(3)一侧底部设置有循环管(8)与冷凝罐(3)相连通,所述罐体(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排气管(11)和排水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聚合釜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6)包括底端呈开放式的框体(601),所述框体(601)设置在两个冷凝管(5)的底部,且所述框体(60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针织网过滤层(602)和活性炭吸附层(6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聚合釜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网过滤层(602)和活性炭吸附层(603)的外部均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通过框体(601)外侧设有的固定螺钉与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黎唐小磊倪伟泓李储江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亿贝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