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947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车身结构包括下车体框架和集成板,所述下车体框架一体成型,所述下车体框架包括座椅横梁和电池边框,所述集成板具有液冷通道,所述集成板配合在所述电池边框内,所述集成板与所述电池边框和所述座椅横梁中的至少一者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身结构具备降低设计难度、缩短设计周期、保证车身性能的同时降低车身重量和生产成本的优点。成本的优点。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结构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车身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电池包与车体框架相连实现电池包在车身的安装,下车体框架由多个零件构成并满足安装和性能的需求。下车体框架由于零件个数和连接较多导致设计复杂、建模周期长、密封较困难、装配工艺也较为复杂。并且随着对白车身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所花费的重量成本会更多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具有降低设计难度、缩短设计周期、保证车身性能的同时降低车身重量和生产成本的优点。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结构,车身结构包括下车体框架和集成板,所述下车体框架一体成型,所述下车体框架包括座椅横梁和电池边框,所述集成板具有液冷通道,所述集成板配合在所述电池边框内,所述集成板与所述电池边框和所述座椅横梁中的至少一者相连。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结构具有的降低设计难度、缩短设计周期、保证车身性能的同时降低车身重量和生产成本的优点。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车体框架还包括第一门槛梁和第二门槛梁,所述第一门槛梁和所述第二门槛梁分别与所述座椅横梁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门槛梁和所述第二门槛梁构成所述电池边框。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车体框架还包括前围板和连接梁,所述前围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槛梁的前端和所述第二门槛梁的前端相连,所述连接梁与所述前围板相连并位于所述前围板背离所述第一门槛梁的一侧,所述连接梁上成型有前副车架安装位。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车体框架还包括后地板总成,所述后地板总成与所述第一门槛梁和所述第二门槛梁相连,所述后地板总成上成型有后副车架安装位。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横梁和所述后地板总成上均设有座椅安装位。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围板、所述后地板总成、所述第一门槛梁、所述第二门槛梁和所述座椅横梁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减薄槽。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槛梁、所述第二门槛梁和所述座椅横梁上均设有电池吊装位。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成板包括前地板和电池顶板,所述前地板和所述电池顶板相连,所述前地板和所述电池顶板之间构成液冷通道。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车体框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下车体框架
相连,至少一个所述下车体框架构成所述座椅横梁和所述电池边框。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车体框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下车体框架在所述座椅横梁的长度方向排列。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车辆包括车身结构。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身结构的下车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身结构的下车体框架的俯视示意图。
[0019]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身结构的下车体框架的仰视示意图。
[0020]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身结构的集成板的爆炸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下车体框架;11、座椅横梁;121、第一门槛梁;122、第二门槛梁;13、前围板;14、连接梁;141、前副车架安装位;15、后地板总成;151、后副车架安装位;16、座椅安装位;17、电池吊装位;18、减薄槽;2、集成板;21、前地板;22、电池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另外,本公开中所有的“横梁”是指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梁,所有的“纵梁”是指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梁。其中“前纵梁”是指车身结构中从车辆前防撞横梁向后延伸的纵梁。“后纵梁”是指车身结构中从车辆的后防撞横梁先前延伸的纵梁。其中纵梁通常为两根且关于车辆的前后中心线对称设置,例如“前纵梁”通常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电池边框”是指设置在车身框架上形成电芯容纳腔的结构。
[002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车身结构包括下车体框架1和集成板2,下车体框架1一体成型,下车体框架1包括座椅横梁11和电池边框,集成板2具有液冷通道,集成板2配合在电池边框内,集成板2与电池边框和座椅横梁11中的至少一者相连。下车体框架1一体成型相对现有多个零件连接形成的下车体框架1减少了车身结构的模具数量、降低了模具设计复杂程度、缩短了模具开发设计周期从而降低车身重量和生产成本,下车体框架1一体成型减少多个零件之间的连接提高了整车的刚度和模态,下车体框架1一体成型降低整体重量的同时提升了车身整体性能。下车体框架1一体成型提升了车身集成度并简化了车身结构。
[002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结构具有降低设计难度、缩短设计周期、保证车身性能的同时降低车身重量和生产成本的优点。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下车体框架1还包括第一门槛梁121和第二门槛梁122,第一门槛梁121和第二门槛梁122分别与座椅横梁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连,第一门槛梁121和第二门槛梁122构成电池边框。
[0027]具体地,第一门槛梁121和第二门槛梁122与座椅横梁11一体成型,座椅横梁11可以有多根,座椅横梁11包括前排座椅横梁11和后排座椅横梁11。第一门槛梁121和第二门槛梁122对电池边框内的电池起到保护作用,第一门槛梁121和第二门槛梁122为纵梁,第一门
槛梁121和第二门槛梁122的轴向方向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总成的安装方式是在前纵梁14后段与后纵梁前段中间设置电池包左安装纵梁及电池包右安装纵梁,将电池包总成安装在电池包左安装纵梁与电池包右安装纵梁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第一门槛梁121和第二门槛梁122构成的电池边框结构简化,电芯安装在下车体框架1的电池边框内增加了电池安装空间。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下车体框架1还包括前围板13和连接梁14,前围板1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第一门槛梁121的前端和第二门槛梁122的前端相连,连接梁14与前围板13相连并位于前围板13背离第一门槛梁121的一侧,连接梁14上成型有前副车架安装位141。
[0029]具体地,前围板13的长度方向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连接梁14的轴向方向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连接梁14有两个。前副车架安装位141设置在连接梁14上用来安装前副车架。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下车体框架1还包括后地板总成15,后地板总成15与第一门槛梁121和第二门槛梁122相连,后地板总成15上成型有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车体框架,所述下车体框架一体成型,所述下车体框架包括座椅横梁和电池边框;集成板,所述集成板具有液冷通道,所述集成板配合在所述电池边框内,所述集成板与所述电池边框和所述座椅横梁中的至少一者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体框架还包括第一门槛梁和第二门槛梁,所述第一门槛梁和所述第二门槛梁分别与所述座椅横梁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门槛梁和所述第二门槛梁构成所述电池边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体框架还包括前围板和连接梁,所述前围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槛梁的前端和所述第二门槛梁的前端相连,所述连接梁与所述前围板相连并位于所述前围板背离所述第一门槛梁的一侧,所述连接梁上成型有前副车架安装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体框架还包括后地板总成,所述后地板总成与所述第一门槛梁和所述第二门槛梁相连,所述后地板总成上成型有后副车架安装位。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孜超姜明张孟俊闫禄平秦乐张晨常原吴俊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