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机盖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36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机盖锁,所述前机盖上设有锁环,所述前机盖锁包括支撑架,卡板、止动爪,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供锁环进出的槽口,所述卡板和止动爪均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卡板上设有卡接凸起,所述止动爪上设有卡接凹槽,所述卡接凹槽与所述卡接凸起适配,还包括为锁环提供弹起力的第一弹起装置和第二弹起装置,所述第一弹起装置用于为锁环提供第一弹起力,所述第二弹起装置用于为锁环提供第二弹起力,在至少部分锁闭过程中,所述第一弹起力和第二弹起力的变化趋势相反。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机盖锁在机盖关闭过程中,两种装置分别产生的弹起力相互抵消,使得最终的合力弹起力上升幅度趋于平缓,易于关闭,使用舒适性高。适性高。适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机盖锁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机盖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主流的轿车,发动机舱平时由引擎盖盖住,由锁闭机构锁住,由于引擎盖位于车辆的前端,当对发动机舱内的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时需要开启引擎盖,且引擎盖开启后会遮挡驾驶员的视线,为了确保行车过程中引擎盖不会因为锁闭机构失效弹起影响驾驶员视线,所以引擎盖的锁闭机构一般设置有至少两道锁闭结构,人们开启引擎盖的步骤一般是:第一步在驾驶室内拉动一把手,解开第一道锁,使引擎盖向上弹起一定距离,此时,引擎盖仅仅开启了第一道锁,在向上弹起约2cm左右后即被第二道锁闭结构限制,无法继续弹起,要想进一步开启引擎盖,则必须将手伸入弹起的缝隙内,去拨动(一般是向上拨动)位于锁闭机构本体上的第二个操作杆,解开第二道锁,从而可以进一步向上抬起,至此,引擎盖被完全开启。锁定引擎盖的过程无需两步走,只要用足够的力道向下按压引擎盖即可使锁闭机构一次性实现两道锁。
[0003]引擎盖的一道锁必须具备能够将引擎盖弹起的力度,如果力度不够,则在车内拉动开锁机关后,锁闭机构将无法将引擎盖弹起,也就无法使引擎盖与车体之间实现2cm的缝隙,则人们无法将手指伸入实现对二道锁的开启。
[0004]一般情况下,为了确保前机盖锁开启时能够具有足够的力度弹起引擎盖,前机盖锁在整个动作行程中的弹起力都要大于70牛;而锁闭机构的尺寸也是受限制的,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70牛的弹起力,其采用的弹性元件的弹性系数必须足够大,而弹性系数大了之后,在引擎盖锁在完全锁闭位置上时,其提供的弹起力相对于引擎盖本身的负载就会增加很多。比如,现有产品在满足了上述要求的前提下时,锁闭机构在完全锁闭位置产生的弹起力(对应是锁闭过程中需要施加的最大力度)可能超过180牛,远远超过了引擎盖的负载(70 牛),迫使人们在锁闭引擎盖时需要提供很大的力,对于力气较小的人士而言,这是很不友好的。
[0005]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若能将引擎盖锁在整个锁闭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弹起力控制在150牛以下,则可以极大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然而实践中,有限的空间和弹起力不低于70牛两个要求迫使采用的弹性元件的弹性系数要足够大,在此前提下要想使弹起装置在产生2cm形变之后(2cm是一道锁与二道锁之间的行程,是引擎盖锁一道锁开启后,引擎盖弹起的高度)弹力变化不大于80 牛,则要求弹性系数要够小才行,这是一个相互矛盾的要求,现有的锁闭机构均无法实现。
[0006]所以目前的锁闭机构的机盖弹起装置只能确保满足最小力度≥70牛,但无法将最大力度控制在150牛以下,在相同的机盖负载情况下,在关闭机盖过程中产生的弹起力相对机盖负载增大很大,较难锁闭,使用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机盖锁,在有限的空间和形变行程限定下实现控制总弹起力变化值能在较小的幅度范围内变化。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前机盖锁,所述前机盖上设有锁环,所述前机盖锁包括支撑架,卡板、止动爪,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供锁环进出的槽口,所述卡板和止动爪均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卡板上设有卡接凸起,所述止动爪上设有卡接凹槽,所述卡接凹槽与所述卡接凸起适配,还包括为锁环提供弹起力的第一弹起装置和第二弹起装置,所述第一弹起装置用于为锁环提供第一弹起力,所述第二弹起装置用于为锁环提供第二弹起力,在至少部分锁闭过程中,所述第一弹起力和第二弹起力的变化趋势相反。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1]通过设置2套机盖弹起装置,即第一弹起装置和第二弹起装置,两者在机盖关闭的至少部分过程中产生的弹起力被设定为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如第一套弹起装置为逐步下降趋势,第二套弹起装置为逐步上升的趋势,第一弹起装置和第二弹起装置同时作用,在关闭过程中,第一弹起装置下降的力度跟第二弹起装置上升的力度基本相互抵消,两者产生的合力

最终弹起力的变化趋势趋于平缓,即在机盖关闭的过程中,虽然机盖在向下位移了2cm,但是最终的弹起力并没有上升多少,因此易于关闭,使用舒适性高。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弹起力随锁环从槽口的入口向槽口末端前进,呈递减变化或先增后减变化;所述第二弹起力随锁环从槽口的入口向槽口末端前进,呈递增变化或先增后减变化,即便单独看两者都是先增后减变化,但是通过调整第一弹起力和第二弹起力升降变化的时间段,也可以实现在部分行程过程中,第一弹起力和第二弹起力的变化趋势是相反的效果。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弹起装置为弹起扭簧,所述弹起扭簧的簧体部分挂设在支撑架上的簧体挂接点处,所述弹起扭簧的第一扭簧臂挂设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簧臂挂接点处,所述弹起扭簧的第二扭簧臂抵靠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弹起扭簧限位处,锁闭过程中所述弹起扭簧的第二扭簧臂抵靠在所述锁环上。
[0015]以上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机盖下压锁闭的过程中,弹起扭簧的第二扭簧臂直接抵靠在锁环的驱动臂上,弹起扭簧的第二扭簧臂的弹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受分解角度的影响呈逐步减小的趋势,实现了第一弹起装置在锁闭过程中逐步减小或者先增大再减小的效果。而且锁环一方面驱动卡板进行旋转,另一方面直接驱动弹起扭簧旋转,无需其他结构间接传递,结构简单,零部件最少。
[0016]优选地,所述弹起扭簧抵靠在弹起扭簧限位上时,所述锁环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弹起扭簧的第二扭簧臂。
[0017]以上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确保锁闭过程中弹起扭簧提供的弹起力很快进入逐步下降的阶段。
[0018]优选地,还包括导向槽,所述弹起扭簧的第二扭簧臂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第二扭簧臂在动作过程中发生偏移脱离锁环。
[0020]优选地,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弹起扭簧位于锁环的同一侧。如此设置,导向槽距离弹起扭簧更近,弹起扭簧的第二扭簧臂相对于导向槽的位移量小,故导向槽的尺寸可以做的更小些,节省空间和材料。
[0021]优选地,所述第二弹起装置为弹起拉簧,所述弹起拉簧的第一拉簧臂挂接在所述卡板上,所述弹起拉簧的第二拉簧臂挂接在所述止动爪上。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弹起拉簧即起到了为卡板提供旋转势能,为锁环提供第二弹起力的作用,又起到了为止动爪提供旋转势能的作用,一举多得,用最少的零部件实现了所有的功能。
[0023]优选地,所述第二弹起装置为弹起拉簧,所述弹起拉簧的第一拉簧臂挂接在所述卡板上,所述弹起拉簧的第二拉簧臂挂接在所述支撑架上。
[00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拉簧可以提供稳定的弹起力,在卡板随着锁环的下压而旋转时,拉簧的力臂变化较小,确保提供的第二弹起力以接近线性增长的趋势增加,便于计算控制。
[0025]优选地,所述第二弹起装置为卡板扭簧,所述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机盖锁,所述前机盖上设有锁环,所述前机盖锁包括支撑架,卡板、止动爪,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供锁环进出的槽口,所述卡板和止动爪均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为锁环提供弹起力的第一弹起装置和第二弹起装置,所述第一弹起装置用于为锁环提供第一弹起力,所述第二弹起装置用于为锁环提供第二弹起力,在至少部分锁闭过程中,所述第一弹起力和第二弹起力的变化趋势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起力随锁环从槽口的入口向槽口末端前进,呈递减变化或先增后减变化;所述第二弹起力随锁环从槽口的入口向槽口末端前进,呈递增变化或先增后减变化。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起装置为弹起扭簧,所述弹起扭簧的簧体部分挂设在支撑架上的簧体挂接点处,所述弹起扭簧的第一扭簧臂挂设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簧臂挂接点处,所述弹起扭簧的第二扭簧臂抵靠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弹起扭簧限位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机盖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槽,所述弹起扭簧的第二扭簧臂设于所述导向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起装置为弹起拉簧,所述弹起拉簧的第一拉簧臂挂接在所述卡板上,所述弹起拉簧的第二拉簧臂挂接在所述止动爪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维诺张玉玺刘海强刘绍春周广丽郭建睿孙国威范广宝孙京亮王金成汤子建朱文杰邵立群张少原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