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磁取向的注塑磁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98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电磁取向的注塑磁模具。一种具有电磁取向的注塑磁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固定块,其中一个固定块位于另一个固定块的上侧,两固定块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铁芯和第二电磁铁芯,所述第一电磁铁芯和第二电磁铁芯上均设有线圈,所述第一电磁铁芯上的线圈等高并内外套设,所述第二电磁铁芯上的线圈与所述第一电磁铁芯上的线圈平行设置,所述两固定块拼合以使两固定块之间构成有模腔,固定块设有使模腔与外界连通的流道,所述第一电磁铁芯上的线圈包括中线圈位于中线圈相对两侧的侧线圈,所述第二电磁铁芯上的线圈至少包括中线圈,两中线圈分别位于所述模腔中部的上下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使注塑磁环一侧端面磁场强度更高的优点。强度更高的优点。强度更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电磁取向的注塑磁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电磁取向的注塑磁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注塑磁模具中的磁场取向有永磁取向和电磁取向两种方式。
[0003]如申请号为202111233037所公开的取向装置,通过将永磁材料按照海尔贝克的排列方式放置在注塑模具中,以得到需要的磁场形状。永磁材料可以是烧结钕铁硼,烧结钐钴或者烧结铁氧体等;永磁材料受限于材料本身的磁性能,在注塑模具中产生的磁场强度偏低,造成磁粉无法完全取向,实际产品做出来表磁性能跟理论值相差较大。
[0004]由图1所示,通过在注塑模具中预设铜导线,铜导线通电之后会在注塑模具中产生需要的磁场。这种方式结构比较简单,虽然磁场强度比较高,但是对应特定磁场形状的产品取向效果也不甚理想,需要一种能使注塑磁在充磁后其端面磁场强度更高的磁体注塑取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注塑磁在充磁后其磁场强度更高的磁体注塑取向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电磁取向的注塑磁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固定块,其中一个固定块位于另一个固定块的上侧,两固定块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铁芯和第二电磁铁芯,所述第一电磁铁芯和第二电磁铁芯上均设有环形的线圈,所述第一电磁铁芯上的线圈等高并内外套设,所述第二电磁铁芯上的线圈与所述第一电磁铁芯上的线圈平行设置,所述两固定块拼合以使两固定块之间构成有模腔,固定块设有使模腔与外界连通的流道,所述第一电磁铁芯上的线圈包括中线圈位于中线圈相对两侧的侧线圈,所述第二电磁铁芯上的线圈至少包括中线圈,两中线圈分别位于所述模腔中部的上下侧;当线圈通电时,相邻两线圈的通电电流方向相反。
[0006]本技术通过在一侧铁芯上设置中线圈及侧线圈,在另一侧铁芯上至少设置中线圈,且相邻两线圈的通电电流方向相反,能使注塑时本装置所产生的磁场强度最大处位于模腔端面,从而便于使注塑出的注塑磁体在充磁后,其端面磁场强度更大。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磁铁芯上的线圈除了中线圈外还包括位于中线圈侧方的侧线圈。通过上述设置,以在保证注塑磁体端面磁场强度的情况下,能使注塑磁体宽度更小。
[0008]作为优选,所述模腔与相对两侧的线圈间的距离不同,所述模腔整体偏向第一电磁铁芯或第二电磁铁芯。上述设置能使注塑磁在充磁后其一侧端面磁场强度更高。
[0009]作为优选,所述流道包括主流道及若干分流道,所述主流道由上至下延伸并与分流道连通,所述主流道的延伸方向与分流道的延伸方向垂直。通过上述设置以便于注塑,同时便于后续的脱模。
[0010]作为优选,所述分流道连通有若干向下延伸并贯穿位于下侧的固定块的配合孔。配合孔用于配合顶针,将注塑好的产品和余料一起顶出。
[0011]作为优选,所述若干分流道以主流道为中心环形间隔设置并沿径向延伸以与模腔连通。上述设置以使注塑后的环形注塑磁体的成型更为均匀。
[0012]作为优选,所述流道直接或间接与冷料通道连通,所述冷料通道竖向设置并位于下侧的固定块上。当将熔融的粘接钕铁硼注入流道后,待模腔被充满后,多余的熔融料会进入冷料通道。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磁铁芯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冷却水管道及线圈,所述第二电磁铁芯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冷却水管道及线圈。通过设置冷却水管道,以对铁芯进行冷却降温;且冷却水管道和线圈分别设置于铁芯相对两侧,能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可以最大效率实现散热。
[0014]本技术具有能使注塑磁环一侧端面磁场强度更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电磁取向方案中注塑成型后的条形注塑磁体的磁场方向分布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剖视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成型后的环形注塑磁体的剖面处的磁场方向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0]由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电磁取向的注塑磁模具,包括上下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分别是位于上侧的第一固定块1和位于下侧的第二固定块2,第一固定块1下部设有第一电磁铁芯11,第二固定块2上部设有第二电磁铁芯21,第一电磁铁芯11和第二电磁铁芯21上均设有线圈3。
[0021]第一固定块1下侧和第二固定块2上侧分别设有第一隔离层12和第二隔离层22,第一隔离层12设有向下开口并呈圆环形的第一模腔单体13,第二隔离层22设有向上开口并呈圆环形的第二模腔单体23,当第一固定块1与第二固定块2拼合固定时,第一模腔单体13与第二模腔单体23构成环形的模腔,第一电磁铁芯11和第二电磁铁芯21位于模腔的上下相对两侧。
[0022]其中,第二模腔单体23的腔底面与第二电磁铁芯21上端面的距离小于第一模腔单体13腔顶面与第一电磁铁芯11下端面的距离,以使模腔整体偏向第二电磁铁芯21。
[0023]第一电磁铁芯11上的线圈3等高并内外套设,第二电磁铁芯21上的线圈3等高并内外套设,本实施例的模腔与线圈3同轴设置。第一电磁铁芯11上的线圈3和第二电磁铁芯21上的线圈3均包括中线圈31及位于中线圈31相对两侧的侧线圈32,中线圈31位于模腔中部上下侧。其中,第一电磁铁芯11上线圈3同轴套设设置,第二电磁铁芯21上线圈3同轴套设设置。
[0024]当线圈3通电时,相邻两线圈3的通电电流方向相反。即通电时,第一电磁铁芯11的侧线圈与中线圈的通电电流方向相反,第二电磁铁芯21的侧线圈与中线圈的通电电流方向相反,第二电磁铁芯21的中线圈与第一电磁铁芯11的侧线圈的通电电流方向相同。第一电磁铁芯11上下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冷却水管道10及线圈,第二电磁铁芯21上下相对两侧分别
设有冷却水管道10及线圈,第一固定块1和第二固定块2侧面均设有使冷却水管道10与进出水管连通的进出水口(图中未画出)。
[0025]本实施例的固定块上设有使模腔与外界连通的流道,流道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块1上的主流道14及设置在第二固定块2的第二隔离层22上的分流道24,若干分流道24以主流道14下端为中心环形均匀间隔并呈放射状设置,分流道24外端与构成模腔的第二模腔单体23连通。其中,主流道14竖向设置,主流道14上端构成上宽下小的锥孔结构,主流道14下端构成下宽上小的锥孔结构。其中,分流道24沿线圈的径向延伸,且每个分流道24均与配合孔25上端连通,配合孔25向下贯穿第二固定块2,配合孔25用于供细针通过,配合孔25上细下粗。其中,第二固定块2处还设有上下贯穿并位于主流道14正下方的冷料通道25,冷料通道25与主流道14同轴设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电磁取向的注塑磁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固定块,其中一个固定块位于另一个固定块的上侧,两固定块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铁芯和第二电磁铁芯,所述第一电磁铁芯和第二电磁铁芯上均设有环形的线圈,所述第一电磁铁芯上的线圈等高并内外套设,所述第二电磁铁芯上的线圈与所述第一电磁铁芯上的线圈平行设置,所述两固定块拼合以使两固定块之间构成有模腔,固定块设有使模腔与外界连通的流道,所述第一电磁铁芯上的线圈包括中线圈及位于中线圈相对两侧的侧线圈,所述第二电磁铁芯上的线圈至少包括中线圈,两中线圈分别位于所述模腔中部的上下侧;当线圈通电时,相邻两线圈的通电电流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磁取向的注塑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铁芯上的线圈除了中线圈外还包括位于中线圈侧方的侧线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磁取向的注塑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与相对两侧的线圈间的距离不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平刘小英王天祥马向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英洛华引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