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泡塑成型机的料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91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泡塑成型机的料桶结构,包括桶体、与桶体通过线缆连接的PLC控制器,所述的桶体上设有进料管,所述的进料管上安装有与PLC控制器相连接的进料控制阀,所述的桶体底部安装有底盖、其特征还包括设置在桶体上的观察窗、设置在底盖和桶体上的注浆机构,所述的注浆机构包括设置在桶体上且与进料管连通的内桶、安装在底盖且与PLC控制器相连接的气缸和安装在气缸前端且与内桶相适配的活塞板以及安装在内桶顶部且与PLC控制器连接的红外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注浆机构的设置,实现对模具自动灌浆和自动填充浆液,使料桶中的浆液保持下一次的使用量,从而不影响设备的正常生产,提升了生产效率。提升了生产效率。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泡塑成型机的料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成型机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泡塑成型机的料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成型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浆料抽到顶部的料桶中,再通过料桶把里面浆液注入至成型模具中,料桶在注入浆液后需要再重新操作,抽取浆料并填充至料中,需要人手动进行操作,生产效率低;所以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泡塑成型机的料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提出一种用于泡塑成型机的料桶结构。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桶体、与桶体通过线缆连接的PLC控制器,所述的桶体上设有进料管,所述的进料管上安装有与PLC控制器相连接的进料控制阀,所述的桶体底部安装有底盖、其特征还包括设置在桶体上的观察窗、设置在底盖和桶体上的注浆机构,所述的注浆机构包括设置在桶体上且与进料管连通的内桶、安装在底盖且与PLC控制器相连接的气缸和安装在气缸前端且与内桶相适配的活塞板以及安装在内桶顶部且与PLC控制器连接的红外传感器。
[0005]作为优选,所述的桶体和内桶之间形成与底盖相连通的空腔,所述的底盖上设有若干个与空腔连通的出料管。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内桶上设有若干个出料孔。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注浆机构的设置,利用PLC控制器实现对模具自动灌浆和自动填充浆液,使料桶中的浆液保持下一次的使用量,从而不影响设备的正常生产,提升了生产效率;
[0008]通过观察窗的设置,可以从观察窗直接查看料桶空腔中的浆液情况,方便观察;
[0009]通过出料阀的设置,利用PLC控制器实现对出料阀的开启或闭合,从而防止浆液回流至料桶中,提升设备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标识:1桶体、11进料管、12进料控制阀、13观察窗、2PLC控制器、3底盖、31出料阀、4注浆机构、41内桶、42气缸、43活塞板、44红外传感器、411出料孔、5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我们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泡塑成型机的料桶结构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4]参阅图1至2,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泡塑成型机的料桶结构,包括桶体1、与桶体1通过线缆连接的PLC控制器2,所述的桶体1上设有进料管11,所述的进料管11上安装有与PLC控制器2相连接的进料控制阀12,所述的桶体1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底盖3、其特征还包括设置在桶体1上的观察窗13、设置在底盖3和桶体1上的注浆机构4,所述的注浆机构4包括通过焊接安装在桶体1上且与进料管11连通的内桶41、通过螺栓安装在底盖3且与PLC控制器2相连接的气缸42和安装在气缸42前端且与内桶41相适配的活塞板43以及安装在内桶41顶部且与PLC控制器2连接的红外传感器44;通过注浆机构4的设置,利用PLC控制器2实现对模具自动灌浆和自动填充浆液,使料桶中的浆液保持下一次的使用量,从而不影响设备的正常生产,提升了生产效率;通过观察窗13的设置,可以从观察窗13直接查看料桶空腔5中的浆液情况,方便观察;
[0015]所述的桶体1和内桶41之间形成与底盖3相连通的空腔5,所述的底盖3上设有若干个与空腔5连通的出料阀31,所述的内桶41上设有若干个出料孔411;通过出料孔411的设置,使注入内桶41中的浆液经出料孔411流至空腔5中,注料孔411起到了连通的作用;通过出料阀31的设置,利用PLC控制器2实现对出料阀31的开启或闭合,从而防止浆液回流至料桶中,提升设备使用安全性。
[0016]本技术中,将出料阀31通过管路连接至注塑成型机上,待注塑成型机合模后,通过PLC控制器2打开气缸42和出料阀31的开关,同时关闭进料控制阀12的开关,气缸42在内桶41中向上推动活塞板43,活塞板43向上推动并将处于活塞板43上的浆液向上挤压,使浆液从出料孔411流至空腔5中,从而使处于空腔5中的浆液受到挤压并向下流动,经过出料管31流至注塑成型机的模具中,从而实现对注塑成型机的模具进行灌浆作业,同时处于内桶顶部的红外传感器44实时监测活塞板43与内桶41顶部之间的距离,当活塞板43向上到达报警高度时,通过PLC控制器2关闭出料阀31的开关,打开进料控制阀12的开关,同时关闭气缸42,使气缸42带动活塞板43向下收缩,从而使进料管11中的浆液注入至内桶41中,快速填充满内桶41和空腔5内,保持桶体1中的浆液充足,从而实现自动提取浆液、灌浆,减少人为操作,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
[0017]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泡塑成型机的料桶结构,包括桶体(1)、与桶体(1)通过线缆连接的PLC控制器(2),所述的桶体(1)上设有进料管(11),所述的进料管(11)上安装有与PLC控制器(2)相连接的进料控制阀(12),所述的桶体(1)底部安装有底盖(3)、其特征还包括设置在桶体(1)上的观察窗(13)、设置在底盖(3)和桶体(1)上的注浆机构(4),所述的注浆机构(4)包括设置在桶体(1)上且与进料管(11)连通的内桶(41)、安装在底盖(3)且与PLC控制器(2)相连接的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凯陈定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阳锐特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