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563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空气净化装置,它属于轨道交通领域。该装置由机壳,电源,风机,净等离子发生器,场电模块,JSFD模块组成。所述机壳分为主体连接桶、防护罩、外罩圈和防护网。主体连接桶结构为从顶部小,底部大,分级喇叭状结构,顶部为进风口,底部为出风口。防护罩安装在主体连接桶顶部位置,用来对顶部位置的风扇,电源,等离子体发生器等部件进行保护,同时其侧壁位置开有若干散热孔。主体连接桶内部按照气流方向依次布置有过滤网、风机、净等离子发生器、场电模块、JSFD模块、防护网、外罩固定圈等部件。本司机室空气进化装置具有除尘净化,吸附效果好,杀菌快速,无噪音,维护简便等优点。维护简便等优点。维护简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空气净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进程使得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国内城市秋冬季节的重度污染状况频频可见。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随着交通目的地的不同,而受不同地域不同工矿环境的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大,除此之外,室内环境的污染源更多、更复杂,特别是机车机械间内安装有各种电器屏柜等。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空气净化装置能够快速吸附、分解或转化消杀各种空气污染物。由于司机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释放有持久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使用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空气净化装置净化室内空气是国际公认的改善司机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空气净化装置,能够对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的空气进行净化。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部通道中沿空气流动的方向依次布置有过滤网、风机、净等离子发生器、场电模块、JSFD模块;所述机壳由主体连接桶、防护罩、外罩圈、防护网和盖帽依次连接而成;场电模块用于高效快速杀菌,JSFD模块用于高效吸附过滤消杀所流经的有害物质。
[0005]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连接桶顶部设置有一圈台阶区域,所述净等离子发生器设置于台阶区域内,所述净等离子发生器与电源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侧壁对应电源安装位置开有若干散热孔,所述电源、净等离子发生器设置于主体连接桶和防护罩之间。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连接桶壁开有用于净等离子发生器伸出离子针的安装孔。
[0008]进一步的,主体连接桶结构为从顶部小,底部大分级喇叭状结构,顶部为进风口,底部为出风口。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离心式风机在机壳内部出风口与进风口产生正负压差,将进气道内空气通过进风口吸入机壳内部,逐次经过过滤网、风机、净等离子发生器、电场模块、JSFD模块等系统,将不同尺寸,不同类型的悬浮颗粒、甲醛、苯、有机挥发性气体,各种病原体细菌微生物等进行消杀和净化。在这一过程中,净等离子发生器通过高频放电所产生的瞬间高能足够打开一些有害气体分子内的化学键,使之分解为单质原子或无害分子。同时,等离子体中包含大量的高能电子、正负离子、激发态粒子和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这些活性粒子和部分臭气分子碰撞结合,在电场作用下,使臭气分子处于激发态。当臭气分子获得的能量大于其分子键能的结合能时,臭气分子的化学键断裂,直接分解成单质原子或由单一原子构成的无害气体分子。同时产生的大量OH、H2O、O等活性自由基,与有害气体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最终生成无害产物。
[0010]不同类型的悬浮颗粒、甲醛、苯、有机挥发性气体,各种病原体细菌微生物等进行消杀和净化。单位时间内净化体积大,消杀范围广,持续效果稳定,保持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内空气清新健康。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空气净化装置整机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2]图2为本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空气净化装置侧视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3]图3为本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空气净化装置整机总装主视示意图。
[0014]图4为本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空气净化装置整机总装俯视示意图。
[0015]图5为本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空气净化装置整机总装仰视示意图。
[0016]图6为主体连接桶上的电气元件安装布置示意图。
[0017]图7为本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空气净化装置电场模块的示意图。
[0018]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风机;2、净等离子发生器;3、场电模块;4、JSFD模块;5、主体连接桶;6、防护罩;7、外罩圈;8、防护网;9、电源;10、盖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0]如图1

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为:如图1和图2所示,本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空气进化器包括过滤网、防护罩、机壳以及风机1,其中所述过滤网、风机1、净等离子发生器2、场电模块3、JSFD模块4沿空气流动的方向依次布置在所述机壳内部通道中,过滤网可设置多层;其中机壳由主体连接桶5、防护罩6、外罩圈7、防护网8和盖帽10部件组成,防护罩安装在主体连接桶顶部位置,用来对顶部位置的风扇,电源,等离子体发生器等部件进行保护,同时其侧壁位置开有若干散热孔。主体连接桶内部按照气流方向依次布置有过滤网、风机、净等离子发生器、场电模块、JSFD模块、防护网、外罩固定圈等部件。
[0021]主体连接桶5为新型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特点。其形状为顶部小,底部大两层分级喇叭状圆筒结构。顶部筒体圆周围形成一圈台阶区域,用于安装电源9、净等离子发生器2等部件。安装电源9、净等离子发生器2在筒体台阶上成圆周分布安装。主体连接桶5壁在净等离子发生器对应安装位置开有安装孔,用于净等离子发生器2伸出离子针;主体连接桶底部开四个直径6mm的安装沉孔,用于吸附安装在机车顶部位置。外罩圈起装饰美观作用。
[0022]防护罩6为新型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特点。安装在主体连接桶5顶部位置,可完全包裹住风机1、电源9、净等离子发生器2等部件,防护罩6侧壁对应电源安装位置开有若干散热孔,便于电源工作过程中散热。
[0023]在机壳顶部位置安装风机1,风机1可采用离心式风机,使其在机壳内部出风口与进风口产生正负压差,将进气道内空气通过进风口吸入机壳内部。
[0024]在机壳内部,风机安装位置的下方,安装有净等离子发生器2和电场模块3,通过其电针放电,给空气中的水分子施加瞬间高能,使其产生正氢离子(H+)和负氧离子(O2

)。
[0025]在机壳内部电场模块下方安装有JSFD模块4,通过蜂窝状电解质为载体的密集强电场,将不同尺寸,不同类型的悬浮颗粒、甲醛、苯、有机挥发性气体,各种病原体细菌微生物等进行消杀和净化。
[0026]通过离心式风机1,使其在机壳内部出风口与进风口产生正负压差,将进气道内空气通过进风口吸入机壳内部。空气流动方向依次经过净等离子发生器2、场电模块3、JSFD模块4等部件,净等离子发生器2通过高频放电所产生的瞬间高能足够打开一些有害气体分子内的化学键,使之分解为单质原子或无害分子。同时,等离子体中包含大量的高能电子、正负离子、激发态粒子和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这些活性粒子和部分臭气分子碰撞结合,在场电模块3、JSFD模块4的电场作用下,使臭气分子处于激发态。当臭气分子获得的能量大于其分子键能的结合能时,臭气分子的化学键断裂,直接分解成单质原子或由单一原子构成的无害气体分子。同时产生的大量OH、H2O、O等活性自由基,与有害气体分子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空气净化装置,它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部通道中沿空气流动的方向依次布置有过滤网、风机(1)、净等离子发生器(2)、场电模块(3)、JSFD模块(4);所述机壳由主体连接桶(5)、防护罩(6)、外罩圈(7)、防护网(8)和盖帽(10)依次连接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连接桶(5)顶部设置有一圈台阶区域,所述净等离子发生器(2)设置于台阶区域内,所述净等离子发生器(2)与电源(9)连接。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长焱徐继志米承继黄相识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佳德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