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324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装置,包括有:基座;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呈间隔的设置在基座上;顶梁,连接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若干个耗能组件,耗能组件包括连接座和分别连接在连接座两端的两拉索,连接座铰接在基座或顶梁上,两拉索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基座、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上梁之间设置耗能组件,使整体结构能在发生震动时允许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与基座的交界面处发生摇摆,通过拉索提供摇摆后整体结构的复位能力,帮助耗散地震动能量,减小了地震破坏,节约了上部结构造价;且减小了基座在倾覆力矩作用下的抗拉设计需求,节约了基座造价。节约了基座造价。节约了基座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震是一种突发的、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不仅造成结构的严重破坏,还会引发火灾、爆炸、海啸等次生灾害,地震灾害已成为建筑物可遭受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0003]地震灾害发生时,传统建筑结构主要依靠其自身的强度、刚度和塑性来抵抗地震和消耗地震能量,在抵抗地震灾害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多种结构构件的屈服甚至破坏;而安装耗能构件的结构利用耗能构件耗能,但强震过后会有很大的残余变形,传统建筑结构与安装耗能构件的结构均有修复成本巨大或修复困难的特点;且为了消耗地震能量增加建筑结构复杂度,使建造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可消耗地震能量、造价低的可自复位的耗能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装置,包括有:
[0006]基座;
[0007]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呈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0008]顶梁,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
[0009]若干个耗能组件,所述耗能组件包括连接座和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两端的两拉索,所述连接座铰接在所述基座或所述顶梁上,两所述拉索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连。
[0010]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和/或所述顶梁上设有第一铰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所述第一铰接座上。/>[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分别设有第二铰接座和第三铰接座,其中一所述拉索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座的一端上,所述拉索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铰接座上;另一所述拉索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上,所述拉索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三铰接座上。
[0012]进一步地,两所述拉索呈对称的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铰接座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立柱相连,所述第二铰接座的另一侧与所述基座或所述顶梁相连;所述第三铰接座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立柱相连,所述第三铰接座的另一侧与所述基座或所述顶梁相连。
[0014]进一步地,所述耗能组件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相连,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基座或顶梁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器设置有两个,两所述阻尼器分别呈对称的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两端。
[0016]进一步地,两所述拉索呈交叉设置。
[0017]进一步地,所述耗能组件设置有两个,两所述耗能组件呈对称设置。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顶梁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顶部。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中,该耗能装置通过在基座、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顶梁之间设置耗能组件,使整体结构能在发生震动时允许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与基座的交界面处发生摇摆,通过拉索提供摇摆后整体结构的复位能力,帮助耗散地震动能量,减小了地震破坏;且可分别在基座和顶梁上均设置该耗能组件,节约了上部结构造价,减小了基座在倾覆力矩作用下的抗拉设计需求,节约了基座造价;同时,在拉索和阻尼器的作用下,通过放松顶梁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节点约束,允许顶梁的转动使结构发生摇摆,进而通过预应力使结构自复位,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可自复位的耗能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主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可自复位的耗能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耗能组件及第一铰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100、基座;110、第一铰接座;200、第一立柱;210、第二铰接座;300、第二立柱;310、第三铰接座;400、顶梁;500、耗能组件;510、连接座;520、拉索;530、阻尼器;600、交接轴;700、连接螺栓7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8]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装置,包括有:基座100;第一立柱200和第二立柱300,呈间隔的设置在基座100上;顶梁400,连接第一立柱200和第二立柱300;若干个耗能组件500,耗能组件500包括连接座510和分别连接在连接座510两端的两拉索520,连接座510铰接在基座100或顶梁400上,两拉索52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立柱200和第二立柱300相连。具体地,该基座100为建筑基础,第一立柱200和第二立柱300预埋与基座100中,即基座100、第一立柱200、第二立柱300以及顶梁400形成框架结构,设置连接各梁柱的耗能组件500,该耗能组件500可提供个梁柱摇摆的预应力并能够尽进行复位,提高整体框架结构的抗震强度。
[0029]其中,基座100和/或顶梁400上设有第一铰接座110,连接座510通过铰接轴铰接在第一铰接座110上;实际使用时,在第一铰接座110和连接座510上均设有铰接孔,通过铰接轴的穿设相连接。同时,连接座510的中部与第一铰接座110相连,进而使连接座510与第一
铰接座110形成简单的杠杆结构。
[0030]第一立柱200和第二立柱300上分别设有第二铰接座210和第三铰接座310,其中一拉索520的一端铰接在连接座510的一端上,该拉索520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铰接座210上;另一拉索520的一端铰接在连接座510的另一端上,该拉索520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三铰接座310上。具体地,第二铰接座210的一侧与第一立柱200相连,第二铰接座210的另一侧与基座100或顶梁400相连;第三铰接座310的一侧与第二立柱300相连,第三铰接座310的另一侧与基座100或顶梁400相连;即第二铰接座210设置在第一立柱200与基座100的连接处或第一立柱200与顶梁400的连接处,第三铰接座310设置在第二立柱300与基座100的连接处或第二立柱300与顶梁400的连接处。
[0031]优选地,两拉索520呈对称的设置在连接座510上,以保证连接座510两侧第一立柱200和第二立柱300的平衡。
[0032]如图3所示,当第一铰接座110设置在基座100上时,其中一根拉索520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座510的左侧,另一端连接在右侧的第三铰接座310上,且该第三铰接座310与第二立柱300和顶梁400相连;另一根拉索520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座510的右侧,另一端连接在第二铰接座210上;即两拉索520呈交叉设置,以提供左右第一立柱200和第二立柱300摇摆时的拉力。
[0033]同时,该耗能组件500还包括阻尼器530,阻尼器530的一端与连接座510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座;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呈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顶梁,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若干个耗能组件,所述耗能组件包括连接座和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两端的两拉索,所述连接座铰接在所述基座或所述顶梁上,两所述拉索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和/或所述顶梁上设有第一铰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所述第一铰接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分别设有第二铰接座和第三铰接座,其中一所述拉索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座的一端上,所述拉索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铰接座上;另一所述拉索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上,所述拉索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三铰接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拉索呈对称的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启航陈跃林小雅张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