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711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6
本技术涉及阻尼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包括导向杆,其上设置有第一摩擦部;耗能组件,与第一摩擦部形成可移动连接;复位组件,设置于耗能组件背离第一摩擦部一面,其包括外壳和复位结构,该复位结构设置于外壳朝向耗能组件一面,并与耗能组件背离导向杆一面抵接,其中,该复位结构具有收缩性,当导向杆沿第一摩擦部长度方向运动,并对耗能组件施加压力时,该复位结构沿耗能组件的径向扩张,当导向杆解除对耗能组件的增压时,该复位结构沿耗能组件的径向收缩,以使耗能组件自动复位。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性能稳定、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阻尼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


技术介绍

1、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或减震器)来减振消能。从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

2、例如,建筑结构易在地震作用下耗能变形,主体结构出现塑性铰,构件发生屈服,导致结构破坏,无法使用或修复;而阻尼器则可在地震发生时先耗散地震输入能量,从而实现对主体结构的保护。但现有的可自动复位的耗能阻尼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且主要通过预应力钢筋、形状记忆合金等结构来实现,其中,预应力钢筋的弹性变形范围小,难以满足框架结构层间位移的需求,形状记忆合金的性能受温度影响,变形后需通过加热才可复位,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操作性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性能稳定、结构简单,且具有自复位功能的阻尼器。

2、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包括:

3、导向杆,其上设置有第一摩擦部;

4、耗能组件,与第一摩擦部形成可移动连接;

5、复位组件,设置于耗能组件背离第一摩擦部一面,其包括外壳和复位结构,该复位结构设置于外壳朝向耗能组件一面,并与耗能组件背离导向杆一面抵接,其中,该复位结构具有收缩性,当导向杆沿第一摩擦部长度方向运动,并对耗能组件施加压力时,该复位结构沿耗能组件的径向扩张,当导向杆解除对耗能组件的增压时,该复位结构沿耗能组件的径向收缩,以使耗能组件自动复位。

6、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中,所述复位结构包括碟簧,该碟簧朝耗能组件方向延伸,其一端与外壳内壁抵接,另一端与耗能组件外表面抵接,当耗能组件受压发生形变时,该碟簧在耗能组件的形变作用力下,沿耗能组件的径向扩张,当耗能组件的压力解除时,该碟簧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沿耗能组件的径向收缩,对耗能组件施加反推力,以实现耗能组件的自动复位。

7、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中,所述复位结构还包括复位杆,该复位杆设置于外壳上,依次贯穿碟簧和外壳,其中,该复位杆与外壳可移动连接,并随碟簧的收缩与扩张,沿外壳的径向往复移动。

8、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中,所述碟簧与复位杆设置有多个,并沿耗能组件的径向呈环型布置,以使耗能组件受力均匀。

9、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中,多个所述碟簧与复位杆形成有至少两组,并沿外壳的长度方向呈上下结构布置,以保证耗能组件两端受力均匀。

10、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中,所述耗能组件为中空结构,沿导向杆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耗能组件为中空结构,沿导向杆长度方向延伸,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对导向杆形成合围状,并在导向杆或复位组件的压力下沿自身径向扩张或收缩。

11、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好第四连接部朝向导向杆的一面设置有呈波浪状的第二摩擦部,且该第二摩擦部与第一摩擦部贴合连接。

12、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中,所述导向杆包括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该第一移动杆与第二移动杆两者的轴线呈对齐布置,且该二者之间具有移动间隙。

13、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中,所述第一摩擦部呈波浪状,其分别设置于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靠近第二摩擦部的一端,且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远离第二摩擦部的另一端分别与建筑结构受力处连接。

14、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中,所述外壳为中空结构,其内壁靠近复位结构处设置有加强肋,其外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环箍。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导向杆和耗能组件外部设置复位组件,使复位结构与耗能组件表面抵接,并使复位结构具有收缩性,在保证导向杆与耗能组件通过摩擦实现耗能减震的同时,该复位结构还可使耗能组件自动复位,使得阻尼器可恢复到初始位置,从而实现在耗能减震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建筑结构的残余变形,有效降低了结构修复所需要的时间及费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利用复位结构的可伸缩性,提高了阻尼器的形变范围,使得阻尼器无论是受压或是受拉,均可恢复到初始平衡位置,且不受温度影响,性能稳定,结构简单,有利于推广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300)包括碟簧(310),该碟簧(310)朝耗能组件(200)方向延伸,其一端与外壳(400)内壁抵接,另一端与耗能组件(200)外表面抵接,当耗能组件(200)受压发生形变时,该碟簧(310)在耗能组件(200)的形变作用力下,沿耗能组件(200)的径向扩张,当耗能组件(200)的压力解除时,该碟簧(310)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沿耗能组件(200)的径向收缩,对耗能组件(200)施加反推力,以实现耗能组件(200)的自动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300)还包括复位杆(320),该复位杆(320)设置于外壳(400)上,依次贯穿碟簧(310)和外壳(400),其中,该复位杆(320)与外壳(400)可移动连接,并随碟簧(310)的收缩与扩张,沿外壳(400)的径向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簧(310)与复位杆(320)设置有多个,并沿耗能组件(200)的径向呈环型布置,以使耗能组件(200)受力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碟簧(310)与复位杆(320)形成有至少两组,并沿外壳(400)的长度方向呈上下结构布置,以保证耗能组件(200)两端受力均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组件(200)为中空结构,沿导向杆(100)长度方向延伸,包括第一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20)、第三连接部(230)和第四连接部(240),且第一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20)、第三连接部(230)和第四连接部(240)对导向杆(100)形成合围状,并在导向杆(100)或复位组件的压力下沿自身径向扩张或收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20)、第三连接部(230)和第四连接部(240)朝向导向杆(100)的一面设置有呈波浪状的第二摩擦部(250),且该第二摩擦部(250)与第一摩擦部(110)贴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00)包括第一移动杆(101)和第二移动杆(102),该第一移动杆(101)与第二移动杆(102)两者的轴线呈对齐布置,且该二者之间具有移动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部(110)呈波浪状,其分别设置于第一移动杆(101)和第二移动杆(102)靠近第二摩擦部(250)的一端,且第一移动杆(101)和第二移动杆(102)远离第二摩擦部(250)的另一端分别与建筑结构受力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00)为中空结构,其内壁靠近复位结构(300)处设置有加强肋(410),其外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环箍(4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300)包括碟簧(310),该碟簧(310)朝耗能组件(200)方向延伸,其一端与外壳(400)内壁抵接,另一端与耗能组件(200)外表面抵接,当耗能组件(200)受压发生形变时,该碟簧(310)在耗能组件(200)的形变作用力下,沿耗能组件(200)的径向扩张,当耗能组件(200)的压力解除时,该碟簧(310)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沿耗能组件(200)的径向收缩,对耗能组件(200)施加反推力,以实现耗能组件(200)的自动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300)还包括复位杆(320),该复位杆(320)设置于外壳(400)上,依次贯穿碟簧(310)和外壳(400),其中,该复位杆(320)与外壳(400)可移动连接,并随碟簧(310)的收缩与扩张,沿外壳(400)的径向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簧(310)与复位杆(320)设置有多个,并沿耗能组件(200)的径向呈环型布置,以使耗能组件(200)受力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碟簧(310)与复位杆(320)形成有至少两组,并沿外壳(400)的长度方向呈上下结构布置,以保证耗能组件(200)两端受力均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阻尼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瑞陈跃罗猛林怡蝶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