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容性负载的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191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带容性负载的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其包括电源模块输出回路;电源模块输出回路具有输入端VCC及输出端Vo;输入端VCC通过三端稳压器U1进入运算放大器组件后,通过开关组件接输出端Vo,以连接负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容性负载的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带容性负载的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本技术创造涉及开关电源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类似的过流保护功能是通用互感器对输入电流采样,将采集到的电位与一个稳定电位比较,来控制PWM芯片的软启动端是否对地放电。这种技术受环境温度影响大,保护点有较大的温度漂移,无法准确设置过流保护点;使用这种技术的电源模块无法加容性负载,模块的加容性负载的时候,启动瞬间输出电流大,就会触发模块的过流保护;当模块保护后,模块停止工作,保护电流采集不到电位,模块恢复工作,启动瞬间输出电流大又会触发过流保护。从而使模块出现无法退出保护状态的情况,始终处于工作与保护的循环中,模块的输出电压会在一定范围内震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带容性负载的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是用于开关电源过流保护功能,通过取样电阻采样能够设置精准的过流保护点,温漂小;可以带容性负载,不会误保护。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带容性负载的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电源模块输出回路;电源模块输出回路具有输入端VCC及输出端Vo;
[0006]输入端VCC通过三端稳压器U1进入运算放大器组件后,通过开关组件接输出端Vo,以连接负载。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三端稳压器U1输入端1分别通过电容C1接地且通过电阻R1接入输入端 VCC,三端稳压器U1脚2接地,脚3旁接电容C2接地且给运算放大器组件与开关组件供电。
[0009]运算放大器组包括放大器U2、U3,稳压二极管IC1;
[0010]开关组件包括MOS管Q2及三极管Q3;
[0011]三端稳压器U1脚3通过电阻R8接MOS管Q2栅极;
[0012]MOS管Q2一端通过取样电阻R2接地,另一端接;
[0013]取样电阻R2通过滤波组件接入放大器U2的输入端+,输入端

通过电阻 R6接地,输入端

与输出端之间接电阻R12,输出端通过电阻R15接放大器U3 输入端+;
[0014]放大器U3输入端+通过电容C6接地,输入端

一路通过并联的反接稳压二极管IC1及电容C4接地,一路通过电阻R9接入三端稳压器U1脚3;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1输出,二极管D1输出端通过电阻R10接三极管Q3基极,通过电容C5接地;
[0015]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一路接MOS管Q2栅极,另一路通过电阻 R11接地。
[0016]带容性负载的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滤波组件包括输入端与电阻R3连接电感
R3,电感R3输出端输出两路分别接电感R4、R5的输入端,电感R5 输出端通过电容C3且电感R4的输出端共接电阻R7接地。
[0017]电阻R2将采集的电位通过放大器U2放大后再与稳压二极管IC1提供的基准比较,来控制三极管Q3的开关,从而控制MOS管Q2的开关;
[0018]三端稳压器U1为放大器U2、U3、稳压二极管IC1供电且为MOS管Q2 提供栅极驱动电压;
[0019]电阻R8、R11用来设置三极管Q2栅极电压大小;
[0020]放大器U2进行运算放大功能,放大器U3与稳压二极管IC1进行电压比较功能。
[0021]本技术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能够设置精准的过流保护点,温漂小;可以带容性负载,不会误保护,LM258第一部分运放输出端和第二部分运放同相端之间的R15、C6起延迟作用,可有效避免模块加容性负载时误保护; LM258第二部分运放输出端与三极管基极之间的D1、R10、C5可有效控制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的通断频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技术是将MOS管Q2与取样电阻R2串联在电源模块输出回路中,将采集的电位通过放大器U2 LM258放大后再与稳压二极管IC1 TLVH431提供的基准比较,来控制三极管Q3的开关,从而控制MOS管Q2的开关。
[0024]其中三端稳压器U1 78L12为放大器LM258、TLVH431供电和为MOS管 Q2提供栅极驱动电压;电阻R8、R11用来设置三极管Q2栅极电压大小; LM258是由两个独立的运算放大器组成,第一部分实现放大功能,第二部分实现电压比较功能;R6、R12用来设置采集到的电位的放大倍数;R15、C6用来设置保护延迟时间,防止加容性负载时瞬间电流大电路误保护;D1、C5、R10 用来设置Q2开关频率,防止Q2开关频率过快而烧毁。
[0025]当电源模块输出回路过流时,取样电阻R2采集到电位经过LM258第一部分放大后,在第二部分同TLVH431提供的基准电位比较,由于延迟功能同相端电位会缓慢升高,当高于反向端电位时,LM258会输出高电平驱动三极管 Q3,使MOS管Q2栅极对地导通,漏极源极关断,电源模块输出与负载断开。在电源模块正常工作时加容性负载,加载瞬间输出电流大,由于LM258比较器的同相端有延迟功能,同相端电位会缓慢升高,所以加容性负载时不会触发保护。
[0026]本技术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再一一列举。
[00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技术未详尽描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均为公知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容性负载的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输出回路;电源模块输出回路具有输入端VCC及输出端Vo ;输入端VCC通过三端稳压器U1进入运算放大器组件后,通过开关组件接输出端Vo,以连接负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容性负载的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三端稳压器U1输入端1分别通过电容C1接地且通过电阻R1接入输入端VCC,三端稳压器U1脚2接地,脚3旁接电容C2接地且给运算放大器组件与开关组件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容性负载的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运算放大器组包括放大器U2、U3,稳压二极管IC1;开关组件包括MOS管Q2及三极管Q3;三端稳压器U1脚3通过电阻R8接MOS管Q2栅极;MOS管Q2一端通过取样电阻R2接地,另一端接;取样电阻R2通过滤波组件接入放大器U2的输入端+,输入端

通过电阻R6接地,输入端

与输出端之间接电阻R12,输出端通过电阻R15接放大器U3输入端+;放大器U3输入端+通过电容C6接地,输入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宋毅龙安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航天半导体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