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垃圾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115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垃圾清理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形成有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之间可拆卸设有过滤网,第一容腔内设有水泵,外壳底部开设有与第二容腔导通的进水口,外壳上设有与第一容腔导通用于排水的第一排水口。外壳上设有与水泵电连接的控制器,外壳的底部设有第一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电机,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轮子和第二轮子,外壳的底部至少设有一个万向转轮。控制器或外壳上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障碍物的避障检测探头。通过控制器分别控制第一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电机带动第一轮子和第二轮子以差速转动一定角度,实现转弯,进而可实现不重复行驶路径,以实现对整个泳池进行清理。以实现对整个泳池进行清理。以实现对整个泳池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垃圾清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下垃圾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和国外户外私人泳池越发普及。但是,泳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泳池底部会聚集一些树叶、泥沙、藻类等污物,这些污物若不及时处理,会对泳池水质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泳池底部的垃圾清理一般是通过抽干泳池水再进行清洁,还有是通过泳池清理机进行清理。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泳池清理机,无法自主转弯,而容易造成清洗路径重复,导致泳池清洁效率低,且不能有效躲避泳池底部的障碍物,影响清洁效果。
[0003]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垃圾清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泳池清理机不可自助转弯以及不能有效躲避障碍物而影响清洁效果。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下垃圾清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有第一容腔以及与第一容腔导通的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之间可拆卸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第一容腔内设置有水泵,所述外壳底部开设有与第二容腔导通的进水口,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一容腔导通用于排水的第一排水口;
[0006]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水泵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电机,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轮子和第二轮子,所述第一行走电机与第一轮子连接,所述第二行走电机与第二轮子连接,所述外壳的底部至少设置有一个万向转轮;所述控制器或外壳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障碍物的避障检测探头;
[0007]所述控制器基于避障检测探头的反馈信号分别控制第一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电机带动第一轮子和第二轮子转向。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平衡的姿态传感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对应水泵的出水口位置开设有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处设置有防护罩。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入水检测探头。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底壳,机械设置于底壳上的前壳,以及可拆卸设置于底壳上的后壳;所述控制器设置于底壳上,所述控制器和水泵均位于前壳的下部,所述过滤网位于后壳的下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壳的两侧设置有弹性扣,所述后壳上形成有用于配合弹性扣使用的卡口,所述底壳在远离前壳的一端形成有限位口,所述后壳对应限位口的位置形成有限位卡块。
[0013]进一步的,所述水下垃圾清理装置还包括浮球、收线器和线材,所述线材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外壳和收线器上,所述浮球设置于线材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收线器包括浮漂以及收线杆,所述浮漂上开设有卡口,所述收线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面板,所述收线杆上设置有配合卡口使用的卡接凸块,所述卡接凸块与限位面板间隔设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底壳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用于扬起沉淀物的胶刷。
[0016]进一步的,所述底壳在对应进水口的位设置有用于阻止垃圾从进水口排出的挡板。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水泵可从进水口出将位于泳池底部的水和水里树叶、泥沙等沉淀物一并吸进第二容腔,并经过滤网过滤后,树叶、泥沙等沉淀物会被留在第二容腔,过滤后的水会经第一容腔从第一排水口排出,进而起到水下清洁的作用。利用避障检测探头检测障碍物,并通过控制器分别控制第一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电机带动第一轮子和第二轮子以差速转动一定角度,以实现本技术清理机转弯,进而可实现清理机不重复行驶路径,以实现对整个泳池进行清理,提高对泳池的清洁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去除浮球、线材与收线器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去除浮球、线材与收线器结构后的部分分解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底壳与过滤网的分解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控制器的结构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去除浮球、线材、收线器和壳盖的结构图。
[0025]图8为本技术收线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请参照附图1

8,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水下垃圾清理装置。
[0028]该水下垃圾清理装置包括外壳10,外壳10内形成有第一容腔17以及与第一容腔17导通的第二容腔19,第一容腔17与第二容腔19之间可拆卸设置有过滤网130,第一容腔17内设置有水泵120,外壳10底部开设有与第二容腔19导通的进水口16,外壳10上设置有与第一容腔17导通用于排水的第一排水口16。外壳10上设置有与水泵120电连接的控制器20,外壳10的底部设置有与控制器20电连接的第一行走电机150和第二行走电机140,外壳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轮子50和第二轮子110,第一行走电机150与第一轮子50连接,第二行走电机140与第二轮子110连接,外壳10的底部至少设置有一个万向转轮80。控制器20或外壳10上设置有与控制器20电连接用于检测障碍物的避障检测探头21。
[0029]本技术通过在外壳10底部开设进水口16,通过内部设置水泵120,这样,在水泵120工作时,即可从进水口16出将泳池的水和水里树叶、泥沙等沉淀物吸进第二容腔19,
并经过滤网130过滤后,树叶、泥沙等沉淀物会被留在第二容腔19,过滤后的水会经第一容腔17从第一排水口16排出,进而起到水下清洁的作用。且本技术通过对两侧的第一轮子50和第二轮子110各自配置第一行走电机150和第二行走电机140控制,并且利用在避障检测探头21在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给控制器20反馈信号,控制器20则根据该信号分别控制第一行走电机150和第二行走电机140带动第一轮子50和第二轮子110以差速转动一定角度并行驶一定距离后,以实现本技术清理机转弯,进而利用对控制器20内部程序等的设置,可实现清理机不重复行驶路径,以实现对整个泳池进行清理,提高对泳池的清洁度。解决现有清理机无法自主转弯造成清洗路径重复而影响清洁效果的问题。
[0030]具体的,可在避障检测探头21到前方有障碍物时给控制器20反馈信号,控制器20则根据该信号控制第一行走电机150和第二行走电机140带动第一轮子50和第二轮子110以差速转动一定角度并行驶一定距离后,在继续再控制第一行走电机150和第二行走电机140带动第一轮子50和第二轮子110以相同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度继续行驶,以实现清理机自动掉头,直到避障检测探头21再次检测到障碍物时,重复以上动作,这样清理机则可在水下以类似“弓”字型的轨迹行驶,减少在水下重复行驶的路径,实现对整个泳池的清理。
[0031]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器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有第一容腔以及与第一容腔导通的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之间可拆卸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第一容腔内设置有水泵,所述外壳底部开设有与第二容腔导通的进水口,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一容腔导通用于排水的第一排水口;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水泵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电机,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轮子和第二轮子,所述第一行走电机与第一轮子连接,所述第二行走电机与第二轮子连接,所述外壳的底部至少设置有一个万向转轮;所述控制器或外壳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障碍物的避障检测探头;所述控制器基于避障检测探头的反馈信号分别控制第一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电机带动第一轮子和第二轮子转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平衡的姿态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部对应水泵的出水口位置开设有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处设置有防护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入水检测探头。5.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卓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思傲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