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排扶手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941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排扶手及汽车,包括扶手本体以及纸巾盒;扶手本体具有翻转嵌入后排靠背中央的收纳状态,还能够向前翻转为支撑状态,扶手本体在支撑状态下的前端面上设有滑腔、顶壁上设有第一抽纸口、底壁上设有第二抽纸口,第一抽纸口和第二抽纸口均与滑腔连通;纸巾盒滑动连接于滑腔内,且在支撑状态下纸巾盒朝上的一侧开放,纸巾盒与其开放侧相对的壁面上设有与第二抽纸口对齐的缝口;在扶手本体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一抽纸口用于输出纸巾,在扶手本体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二抽纸口用于输出纸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后排扶手及汽车,能够提高后排乘客取放纸巾的便利性,提升汽车后排的整洁度和储物能力。汽车后排的整洁度和储物能力。汽车后排的整洁度和储物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排扶手及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内饰
,具体涉及一种后排扶手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大多数家用汽车的后排靠背也都配置了中央扶手,扶手翻起时能够嵌入靠背中央作为靠背的一部分,也可以向靠背前方翻转支撑在后排座椅中央的上方作为扶手,当前常见车型的后排扶手通常还会在其前端设置杯架、储物槽等结构以丰富功能性。
[0003]目前调研主流车型,一部分车型在后排中间扶手上设计了杯托,在扶手打开时能够放置水杯,但不具备储物能力;还有一部分车型在扶手后端设计有储物盒用于存放小物品,但是不能直接存放纸巾,即使强行放入纸巾也不方便取用,基于这种情况,后排乘客多数会将纸巾直接散落在后座上,或放进前排座椅地图袋内,前种方式会占用后排乘坐空间,并导致后排环境杂乱,而后种方式又存在纸巾取用不便的问题,现亟需寻求解决方案以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后排扶手及汽车,旨在解决汽车后排缺少纸巾存放空间、纸巾拿取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后排扶手,包括扶手本体以及纸巾盒;其中,扶手本体用于连接在后排靠背中央,具有翻转嵌入后排靠背内的收纳状态,还能够向前翻转为支撑状态以承托手臂,扶手本体在支撑状态下的前端面上设有滑腔、顶壁上设有第一抽纸口、底壁上设有第二抽纸口,第一抽纸口和第二抽纸口均与滑腔连通;纸巾盒滑动连接于滑腔内,且在支撑状态下纸巾盒朝上的一侧开放,纸巾盒与其开放侧相对的壁面上设有缝口;纸巾盒具有整体滑入滑腔内的关闭状态,且在关闭状态时,缝口与第二抽纸口对齐,纸巾盒还具有部分滑出滑腔外用于添加纸巾的开启状态;在扶手本体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一抽纸口用于输出纸巾,在扶手本体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二抽纸口用于输出纸巾。
[000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扶手本体包括骨架以及包覆体;其中,骨架的一端用于转动连接在靠背支架上,另一端适于滑动连接纸巾盒;包覆体包覆固定于骨架的外围,并成型有滑腔,包覆体上设有第一抽纸口和第二抽纸口。
[0007]一些实施例中,包覆体的外周壁上贴合包覆有护面,护面与滑腔的口部对齐的部位上设有拉链门;护面与第一抽纸口对齐的部位上设有第一狭缝,护面与第二抽纸口对齐的部位上设有第二狭缝。
[0008]示例性的,拉链门由护面的相应部位沿U型轨迹切割而成,且U型轨迹上布设有第一隐藏拉链。
[0009]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内均设有第二隐藏拉链。
[0010]举例说明,包覆体为发泡成型件,且包覆体内设有硬质撑板。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骨架上设有两条平行间隔分布的滑道,纸巾盒的两侧外壁分别与两条滑道滑动连接。
[0012]示例性的,两条滑道为相对设置的两条外轨,纸巾盒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内轨,两条内轨分别与两条外轨对应扣合并滑动配合。
[0013]举例说明,第一抽纸口和第二抽纸口均位于扶手本体的中间,且均沿扶手本体处于支撑状态下的前后方向延伸。
[0014]本技术提供的后排扶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后排扶手,在扶手本体处于支撑状态下的前端设置滑腔,通过滑动连接于滑腔内的纸巾盒能够容纳纸巾,在扶手本体翻转嵌入后排靠背中央进行收纳时,缝口与朝向后排靠背前方的第二抽纸口形成取纸通道,从而方便后排乘客取用纸巾,在扶手本体向后排靠背前方翻转至支撑状态时,后排乘客能够通过朝上的第一抽纸口拿取纸巾,在扶手本体处于支撑状态下,向外抽出纸巾盒即可添加纸巾,添加完成后将纸巾盒整体滑入滑腔内部,从而能够隐藏纸巾盒,不仅能够避免纸巾占用后排正常乘坐空间的现象,提高后排整洁度,而且无论扶手本体处于收纳状态还是支撑状态均能够方便乘客取用纸巾,此外,若乘客没有放置纸巾的需求,纸巾盒也可以用作隐藏式储物盒,通过滑入滑出纸巾盒进行物品的取放,从而提升汽车后排的储物能力。
[0015]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后排扶手。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采用了上述后排扶手,能够提高后排乘客取放纸巾的便利性,提升汽车后排的整洁度和储物能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排扶手的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排扶手的支撑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扶手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排扶手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护面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4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扶手本体;101、第一抽纸口;102、第二抽纸口;103、滑腔;11、骨架;111、外轨;12、包覆体;121、硬质撑板;13、护面;130、U型轨迹;131、拉链门;1311、第一隐藏拉链;132、第一狭缝;1321、第二隐藏拉链;133、第二狭缝;20、纸巾盒;21、缝口;22、内轨;23、滚子;30、后排靠背。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后排扶手进行说明。所述后排扶手,包括扶手本体10以及纸巾盒20;其中,扶手本体10用于连接在后排靠背30中央,具有翻转嵌
入后排靠背30内的收纳状态,还能够向前翻转为支撑状态以承托手臂,扶手本体10在支撑状态下的前端面上设有滑腔103、顶壁上设有第一抽纸口101、底壁上设有第二抽纸口102,第一抽纸口101和第二抽纸口102均与滑腔103连通;纸巾盒20滑动连接于滑腔103内,且在支撑状态下纸巾盒20朝上的一侧开放,纸巾盒20与其开放侧相对的壁面上设有缝口21;纸巾盒20具有整体滑入滑腔103内的关闭状态,且在关闭状态时,缝口21与第二抽纸口102对齐,纸巾盒20还具有部分滑出滑腔103外用于添加纸巾的开启状态;在扶手本体10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一抽纸口101用于输出纸巾,在扶手本体10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二抽纸口102用于输出纸巾。
[0025]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中扶手本体10与车体(后排靠背30支架)的连接方式可采用与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后排中央扶手相同的连接结构,例如通过转轴连接实现扶手本体10的可翻转功能,翻起收纳时作为后排靠背30的一部分,翻落支撑时作为中央扶手。
[0026]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扶手本体10的前端是指在其处于支撑状态时,朝向车头的一端,作为抽纸口,第一抽纸口101和第二抽纸口102(以及缝口21)均优选采用狭缝式结构,以单张纸巾能够展开通过为宜,当然,为避免出现前一张纸巾在抽出过程中无法顺利带出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后排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本体(10),用于连接在后排靠背(30)的中央,具有翻转嵌入所述后排靠背(30)内的收纳状态,还能够向前翻转为支撑状态以承托手臂,所述扶手本体(10)在所述支撑状态下的前端面上设有滑腔(103)、顶壁上设有第一抽纸口(101)、底壁上设有第二抽纸口(102),所述第一抽纸口(101)和所述第二抽纸口(102)均与所述滑腔(103)连通;纸巾盒(20),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腔(103)内,且在所述支撑状态下所述纸巾盒(20)朝上的一侧开放,所述纸巾盒(20)与其开放侧相对的壁面上设有缝口(21);所述纸巾盒(20)具有整体滑入所述滑腔(103)内的关闭状态,且在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缝口(21)与所述第二抽纸口(102)对齐,所述纸巾盒(20)还具有部分滑出所述滑腔(103)外用于添加纸巾的开启状态;其中,在所述扶手本体(10)处于所述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一抽纸口(101)用于输出纸巾,在所述扶手本体(10)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二抽纸口(102)用于输出纸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排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本体(10)包括:骨架(11),一端用于转动连接在靠背支架上,另一端适于滑动连接所述纸巾盒(20);包覆体(12),包覆固定于所述骨架(11)的外围,并成型有所述滑腔(103),所述包覆体(12)上设有所述第一抽纸口(101)和所述第二抽纸口(10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排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体(12)的外周壁上贴合包覆有护面(13),所述护面(13)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腾张珊珊徐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长城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