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响应掉电检测的控制装置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970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响应掉电检测的控制装置和车辆,包括电源输入电路、控制单元和掉电检测电路,电源输入电路包括二极管和第一电容,二极管的正极用于连接输入正极,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容的正极、控制单元的电源端口连接,第一电容的负极接地;掉电检测电路包括开关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二极管的负极、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开关管的栅极连接,开关管的源极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本案节省了控制单元模拟口资源,且还可调节的触发压差,不仅提高掉电检测的响应速度,且能够为不同控制装置设置不同的触发阈值。为不同控制装置设置不同的触发阈值。为不同控制装置设置不同的触发阈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响应掉电检测的控制装置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高响应掉电检测的控制装置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以及新能源作业车辆中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为了保证整车安全可靠,要求电子设备具备掉电检测功能,在外部电源断电后,车辆的内部主控芯片首先执行整车的下电逻辑之后再断电,这就要求掉电检测电路延时小且可靠性高,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案是通过主控芯片监控外部电源电压,当电压低于正常阈值时,执行下电逻辑。但是,由于电源电压范围较宽,阈值不固定,导致无法进行准确判断。另一种方案为,同时检测输入电源电压和内部辅助电源电压,对比压差,压差大于一定阈值时,执行下电逻辑。
[0003]而若只是通过检测输入电源电压,判断电压是否在正常值范围内,再进行下电检测,采样电路及主控芯片检测电压会有延时,同时输入电源电压范围较宽,当输入电压高时,也需要降低至最低电压阈值,才能检测到下电,这就导致了检测延时较大的问题。若通过检测电压压差进行下电判断,会占用主控芯片的两个模拟输入口,同时采样的响应时间也偏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响应掉电检测的控制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控制装置的车辆。
[0006]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响应掉电检测的控制装置,包括电源输入电路、控制单元和掉电检测电路,电源输入电路包括二极管和第一电容,二极管的正极用于连接输入正极,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容的正极、控制单元的电源端口连接,第一电容的负极接地;掉电检测电路包括开关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二极管的负极、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开关管的栅极连接,开关管的源极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
[0007]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掉电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000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掉电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三极管,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用于与电源连接。
[000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源输入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0010]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源输入电路还包括稳压器、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稳压器的
输入端与第二电容的正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稳压器的输出端与第三电容的正极、控制单元的电源端口连接。
[0011]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方案的控制装置。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二极管和第一电容的设置,使得当输入电源掉电时,输入电压Vin瞬间拉低,由于二极管D1后级有用于支撑电压的第一电容,因此第一电容的电压Vth不会立即拉低,而是缓慢下降,在下降过程中导致Vth电压高于Vin电压,当压差

V(

V=Vin-Vth)大于开关管Q1的开启电压VGSth后,则开关管Q1导通,从而可快速地将掉电的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口,继而控制单元立即执行下电逻辑,且仅占用一个信号输入端口,节省了控制单元模拟口资源。再者,通过在二极管的两侧设置两个电阻,调节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阻值来改变

V的触发阈值,通过可调节的触发压差,不仅提高掉电检测的响应速度,且能够为不同控制装置设置不同的触发阈值。另外,对于将掉电的检测信号可通过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的连接触发,或可通过设置三极管,在导通三极管时,将低电平的检测信号输入至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口。另外,同时电源输入电路通电时,开关管关断,只有在掉电时才会导通开关管,这样不影响电源输入电路的正常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压波形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控制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6]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控制装置实施例:
[0018]参照图1,控制装置包括电源输入电路、控制单元MCU和掉电检测电路,电源输入电路包括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稳压器U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六电阻R6,二极管D1的正极用于连接输入正极,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一电容C1的正极,第一电容C1的负极接地,稳压器U1的输入端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稳压器U1的输出端与第三电容C3的正极、控制单元MCU的电源端口连接,第二电容C2的负极和第三电容C3的负极接地。
[0019]掉电检测电路包括开关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控制单元MCU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用于与电源连接。
[0020]参照图2,本案主要通过检测二极管D1两极间的压差进行掉电判断,当输入电源Vin掉电时,Vin电压值快速下降,由于二极管D1后面有大容量支撑电容C1,Vth电压不会立即拉低,而Vth短时间内会维持较高电平,Vin在下降过程中导致Vth电压高于Vin电压,继而
存在压差

V=Vin-Vth,当压差

V大于开关管Q1的开启电压VGSth后,则开关管Q1导通,而可通过调节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阻R2的阻值来改变

V的触发阈值,

V=VGSth*(R1+R2)/R1,VTH电压通过Q1源极、Q1漏极、第三电阻R3、Q2基极和Q2发射极形成回路,电流流过三极管Q2基极,三极管Q2导通,将Fault-Poweroff信号拉为低电平,该检测信号进入控制单元MCU的信号输入端口,信号输入端口可为控制芯片的中断口,继而进行下降沿捕获,电源掉电后可以立即捕获到信号跳变,随后控制单元执行下电逻辑,从而保护车辆和用户的安全。
[0021]参照图3,另外掉电检测电路还可如图3所示的布置,即在开关管Q1的源极的后级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响应掉电检测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入电路、控制单元和掉电检测电路,所述电源输入电路包括二极管和第一电容,所述二极管的正极用于连接输入正极,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所述控制单元的电源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掉电检测电路包括开关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负极、所述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掉电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召伟吴国澎贺文涛周小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