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管理装置、二次电池管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8485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容易地兼顾以使车辆行驶的目的使用的二次电池的耐久性与车辆的便利性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二次电池管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具备:目标设定部,其设定目标充电率以及目标充电率达到时刻;主充电设定部,其基于充电器的输出、目标充电率以及目标充电率达到时刻来设定主充电开始的主充电开始时刻以及主充电速度;放电设定部以及副充电设定部的至少一方,该放电设定部设定来自二次电池的放电开始的放电开始时刻以及放电的速度即放电速度,该副充电设定部设定对二次电池以副充电速度进行充电的副充电开始的副充电开始时刻以及副充电速度;以及充放电执行部,其按照所设定的内容执行主充电、放电以及副充电。以及副充电。以及副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管理装置、二次电池管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管理装置、二次电池管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将利用从二次电池供给的电力而驱动的电机作为动力源的车辆、例如电力机动车(EV:Electric Vehicle)、混合动力机动车(HV:Hybrid Vehicle)、燃料电池机动车(FCV:Fuel Cell Vehicle)的普及正在推进。搭载于这些车辆的二次电池在一次性成为充满电的状态后不充电,而进行自放电。因此,上述的二次电池的充电率持续降低,存在在使用车辆时不能向车辆供给充分的电力的情况。
[0003]作为解决这种问题的技术,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特许第5672186号所公开的电力供给系统。电力供给系统按照充放电日程,来控制设置于车辆的外部的蓄电单元的蓄电池以及车载蓄电装置的车载蓄电池的充放电电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然而,上述的电力供给系统有时为了抑制由较高的充电率引起的车载蓄电池的劣化并且在使用车辆时向车辆供给充分的电力,而需要设置于车辆的外部的蓄电单元的蓄电池。因此,该电力供给系统有时在无法使用蓄电单元的蓄电池的情况下,无法兼顾车载蓄电池的耐久性与车辆的便利性。
[0005]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考虑这种情况而完成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兼顾以使车辆行驶的目的使用的二次电池的耐久性与车辆的便利性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二次电池管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000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方案。
[0007](1):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具备:目标设定部,其设定以使车辆行驶的目的使用的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目标即目标充电率以及对所述二次电池以主充电速度进行充电到所述目标充电率的主充电完成的时刻即目标充电率达到时刻;主充电设定部,其基于对所述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器的输出、所述目标充电率以及所述目标充电率达到时刻来设定所述主充电开始的时刻即主充电开始时刻以及所述主充电速度;放电设定部及副充电设定部中的至少一方,所述放电设定部设定来自所述二次电池的放电开始的时刻即放电开始时刻以及所述放电的速度即放电速度,所述副充电设定部设定对所述二次电池以副充电速度进行充电的副充电开始的时刻即副充电开始时刻以及所述副充电速度;以及充放电执行部,其按照由所述主充电设定部设定的内容执行所述主充电,按照由所述放电设定部设定的内容执行所述放电,并按照由所述副充电设定部设定的内容执行所述副充电。
[0008](2):在上述(1)的方案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副充电设定部设定为在所述主充电开始时刻以前执行所述副充电。
[0009](3):在上述(1)或(2)的方案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放电设定部设定为在所述主
充电开始时刻以前执行所述放电。
[0010](4):在上述(1)至(3)中任一方案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放电设定部设定为在所述主充电开始时刻以后执行所述放电。
[0011](5):在上述(1)至(4)中任一方案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还具备倾向数据取得部,所述倾向数据取得部取得表示使用所述车辆的预定的倾向的倾向数据,所述主充电设定部基于所述倾向数据来算出能够向所述二次电池进行所述主充电的电力量即可主充电电力量,并基于所述可主充电电力量来设定所述主充电开始时刻以及所述主充电速度,所述副充电设定部基于所述倾向数据来算出能够向所述二次电池进行所述副充电的电力量即可副充电电力量,并基于所述可副充电电力量来设定所述副充电开始时刻以及所述副充电速度。
[0012](6):在上述(5)的方案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放电设定部基于所述可主充电电力量以及所述可副充电电力量来算出能够进行所述放电的电力量即可放电电力量,并基于所述可放电电力量来设定所述放电开始时刻以及所述放电速度。
[0013](7):在上述(5)或(6)的方案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倾向数据取得部取得表示第一期间、第二期间以及第三期间的所述倾向数据,所述第一期间为所述车辆未行驶的期间,所述第二期间为所述车辆行驶的期间且接在所述第一期间之后,所述第三期间为所述车辆未行驶的期间且接在所述第二期间之后,所述目标设定部将所述目标充电率达到时刻设定为所述第一期间的末期,并将所述目标充电率设定为在所述第二期间为了使所述车辆行驶所需的充电率以上的充电率。
[0014](8):在上述(5)或(6)的方案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倾向数据取得部取得表示第一期间、第二期间以及第三期间的所述倾向数据,所述第一期间为所述车辆未行驶的期间,所述第二期间为所述车辆行驶的期间且接在所述第一期间之后,所述第三期间为所述车辆未行驶的期间且接在所述第二期间之后,所述目标设定部将所述目标充电率设定为规定的充电率以上的充电率,并将所述目标充电率达到时刻设定为所述第三期间的末期。
[0015](9):在上述(1)至(8)中任一方案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还具备判定部,所述判定部判定在所述车辆的室内是否存在人,在判定为在所述车辆的室内存在人的情况下,所述放电设定部设定为禁止所述放电。
[0016](10):在上述(9)的方案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放电设定部在所述放电被禁止后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将禁止所述二次电池的放电的设定解除。
[0017](11):在上述(1)至(10)中任一方案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放电设定部设定为将通过所述放电而从所述二次电池输出的电力利用于所述二次电池的加温、所述二次电池的冷却、所述车辆的室内的空调以及所述车辆的油的加热中的至少一个。
[0018](12):在上述(1)至(10)中任一方案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二次电池蓄积有由太阳能发电板生成的电力,所述主充电设定部至少执行一次基于由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生成的电力的推移来设定所述主充电开始时刻以及所述主充电速度的处理。
[0019](13):在上述(12)的方案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太阳能发电板搭载于所述车辆。
[0020](14):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存储介质存储二次电池管理程序,其中,所述二次电池管理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功能:目标设定功能,其设定以使车辆行驶的目的使用的二次电
池的充电率的目标即目标充电率以及将所述二次电池以主充电速度充电到所述目标充电率的主充电完成的时刻即目标充电率达到时刻;主充电设定功能,其基于对所述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器的输出、所述目标充电率以及所述目标充电率达到时刻来设定所述主充电开始的时刻即主充电开始时刻以及所述主充电速度;放电设定功能及副充电设定功能中的至少一方,所述放电设定功能设定来自所述二次电池的放电开始的时刻即放电开始时刻以及所述放电的速度即放电速度,所述副充电设定功能设定对所述二次电池以副充电速度进行充电的副充电开始的时刻即副充电开始时刻以及所述副充电速度;以及充放电执行功能,其按照由所述主充电设定部设定的内容执行所述主充电,按照由所述放电设定部设定的内容执行所述放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其中,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具备:目标设定部,其设定以使车辆行驶的目的使用的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目标即目标充电率以及对所述二次电池以主充电速度进行充电到所述目标充电率的主充电完成的时刻即目标充电率达到时刻;主充电设定部,其基于对所述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器的输出、所述目标充电率以及所述目标充电率达到时刻来设定所述主充电开始的时刻即主充电开始时刻以及所述主充电速度;放电设定部及副充电设定部中的至少一方,所述放电设定部设定来自所述二次电池的放电开始的时刻即放电开始时刻以及所述放电的速度即放电速度,所述副充电设定部设定对所述二次电池以副充电速度进行充电的副充电开始的时刻即副充电开始时刻以及所述副充电速度;以及充放电执行部,其按照由所述主充电设定部设定的内容执行所述主充电,按照由所述放电设定部设定的内容执行所述放电,并按照由所述副充电设定部设定的内容执行所述副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其中,所述副充电设定部设定为在所述主充电开始时刻以前执行所述副充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其中,所述放电设定部设定为在所述主充电开始时刻以前执行所述放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其中,所述放电设定部设定为在所述主充电开始时刻以后执行所述放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其中,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还具备倾向数据取得部,所述倾向数据取得部取得表示使用所述车辆的预定的倾向的倾向数据,所述主充电设定部基于所述倾向数据来算出能够向所述二次电池进行所述主充电的电力量即可主充电电力量,并基于所述可主充电电力量来设定所述主充电开始时刻以及所述主充电速度,所述副充电设定部基于所述倾向数据来算出能够向所述二次电池进行所述副充电的电力量即可副充电电力量,并基于所述可副充电电力量来设定所述副充电开始时刻以及所述副充电速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其中,所述放电设定部基于所述可主充电电力量以及所述可副充电电力量来算出能够进行所述放电的电力量即可放电电力量,并基于所述可放电电力量来设定所述放电开始时刻以及所述放电速度。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其中,所述倾向数据取得部取得表示第一期间、第二期间以及第三期间的所述倾向数据,所述第一期间为所述车辆未行驶的期间,所述第二期间为所述车辆行驶的期间且接在所述第一期间之后,所述第三期间为所述车辆未行驶的期间且接在所述第二期间之后,所述目标设定部将所述目标充电率达到时刻设定为所述第一期间的末期,并将所述目
标充电率设定为在所述第二期间为了使所述车辆行驶所需的充电率以上的充电率。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其中,所述倾向数据取得部取得表示第一期间、第二期间以及第三期间的所述倾向数据,所述第一期间为所述车辆未行驶的期间,所述第二期间为所述车辆行驶的期间且接在所述第一期间之后,所述第三期间为所述车辆未行驶的期间且接在所述第二期间之后,所述目标设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典行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