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泵供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548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供油技术领域的一种燃油泵供油系统,包括油箱、出油管、包括变频油泵、油水分离装置,所述变频油泵进油口通过油水分离装置与油箱出油口连通,所述变频油泵出油口连通有具有阀门的出油管,出油管由其进油口至该阀门之间的位置设有用于检测出油管内腔油压的油压检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变频油泵,因此出油管内部的油压达到合适的压力时,即出油管内部的油压保持在3.0MPa左右,变频油泵可以暂时停止输送油液,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循环油泵不间断的运行导致严重的电能消耗浪费的技术问题。费的技术问题。费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泵供油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供油
,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油泵供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火力发电过程中,燃油系统主要在机组启动点炉和锅炉异常运行需喷油助燃时使用,机组正常运行中需运行一台油泵打压循环,以保持燃油系统能随时投入,燃油管道需长期充压3.0MPa左右运行。
[0003]这样运行装置一般包括与油箱出油口连通的循环油泵,循环油泵出油口同时连通有具有阀门的出油管和具有阀门的循环管,循环管出油口与油箱内腔连通,且循环管还设有油液过滤器。
[0004]这种运行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循环油泵不间断的运行导致严重的电能消耗浪费;2、循环管内不间断的流动有高压油液,容易导致循环管磨损损泄漏,以及造成油温上升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夏季油温上升更为明显;3、油液过滤器负载较大,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燃油泵供油系统。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7]一种燃油泵供油系统,包括油箱、出油管、包括变频油泵、油水分离装置,所述变频油泵进油口通过油水分离装置与油箱出油口连通,所述变频油泵出油口连通有具有阀门的出油管,出油管由其进油口至该阀门之间的位置设有用于检测出油管内腔油压的油压检测器,所述变频油泵溢流口连通有溢流管,溢流管出油口与油箱内腔对应连通,且溢流管设有第一过滤器。
[0008]优选的,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组件、储水组件,所述油水分离组件进油口与油箱出油口对应连通,油水分离组件出油口与变频油泵进油口对应连通,油水分离组件出水口与位于其下方的储水组件进水口对应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储水组件包括具有储水内腔的储水件,所述储水件进水口与油水分离组件出水口对应连通,所述储水件底部设有具有阀门的排水管,储水件内腔设有用于检测储水件内腔中水量的检测装置。
[0010]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为传感器,所述排水管中的阀门为电磁阀。
[0011]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水位传感器,所述储水件内腔水位上限和下限分别设有一个水位传感器。
[0012]优选的,所述储水组件还包括排水泵,所述排水泵进水口与排水管出水口对应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油水分离组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腔设有亲油疏水膜组件,油水分离组件进油口与出油口分别对应位于亲油疏水膜组件两侧,且油水分离组件出水口与进油口位于亲油疏水膜组件同侧。
[0014]优选的,所述亲油疏水膜组件为筒状结构,油水分离组件进油口对应位于亲油疏水膜组件外侧,油水分离组件出油口对应位于亲油疏水膜组件内侧。
[0015]优选的,还包括第二过滤器,所述油水分离装置进油口与油箱出油口通过第二过滤器对应连通。
[0016]优选的,还包括第三过滤器和溢流阀,所述第三过滤器进油口与变频油泵出油口对应连通,第三过滤器出油口与溢流阀进油口对应连通,所述溢流阀出油口与油箱内腔对应连通。
[0017]有益效果在于:
[0018]1、由于采用了变频油泵,因此出油管内部的油压达到合适的压力时,即出油管内部的油压保持在3.0MPa左右,变频油泵可以暂时停止输送油液,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循环油泵不间断的运行导致严重的电能消耗浪费的技术问题;
[0019]2、由于采用了变频油泵,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循环油路,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循环管内不间断的流动有高压油液,容易导致循环管磨损损泄漏,以及造成油温上升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夏季油温上升更为明显的技术问题;
[0020]3、由于溢流管中的油液压力及流速均远小于现有技术中循环管中的油液压力及流速,因此溢流管上的第一过滤器负载远小于现有技术中循环管上的过滤器。
[0021]本技术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2]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3]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中油水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7]1、油箱;2、出油管;3、变频油泵;4、油水分离装置;41、油水分离组件;411、筒体;412、亲油疏水膜组件;42、储水组件;421、储水件;422、排水管;423、检测装置;424、排水泵;5、溢流管;6、第一过滤器;7、第二过滤器;8、第三过滤器;9、溢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一种燃油泵供油系统,包括油箱1、出油管2、包括变频油泵
3、油水分离装置4,变频油泵3进油口通过油水分离装置4与油箱1出油口连通,变频油泵3出油口连通有具有阀门的出油管2,具体的,出油管2进油口与变频油泵3出油口连通,出油管2由其进油口至该阀门之间的位置设有用于检测出油管2内腔油压的油压检测器21,具体的,油压检测器21用于检测出油管2内腔对应位于该阀门前端位置的油压,变频油泵3溢流口连通有溢流管5,具体的,溢流管5进油口与变频油泵3出油口连通,溢流管5出油口与油箱1进油口对应连通,且溢流管5设有第一过滤器6,具体的,第一过滤器6进油口与溢流管5出油口对应连通,第一过滤器6出油口与油箱1内腔对应连通;
[0031]这样设置由于采用了变频油泵3,因此出油管2内部的油压达到合适的压力时,即出油管2内部的油压保持在3.0MPa左右,变频油泵3可以暂时停止输送油液,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循环油泵不间断的运行导致严重的电能消耗浪费的技术问题;由于采用了变频油泵3,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循环油路,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循环管内不间断的流动有高压油液,容易导致循环管磨损损泄漏,以及造成油温上升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夏季油温上升更为明显的技术问题;由于溢流管5中的油液压力及流速均远小于现有技术中循环管中的油液压力及流速,因此溢流管5上的第一过滤器6负载远小于现有技术中循环管上的过滤器。
[0032]上述结构中,使用时,启动变频油泵3,变频油泵3抽取油箱1内的油液,油液经过油水分离装置4过程中,使得油液中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泵供油系统,包括油箱(1)、出油管(2)、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频油泵(3)、油水分离装置(4),所述变频油泵(3)进油口通过油水分离装置(4)与油箱(1)出油口连通,所述变频油泵(3)出油口连通有具有阀门的出油管(2),出油管(2)由其进油口至该阀门之间的位置设有用于检测出油管(2)内腔油压的油压检测器(21),所述变频油泵(3)溢流口连通有溢流管(5),溢流管(5)出油口与油箱(1)内腔对应连通,且溢流管(5)设有第一过滤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泵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装置(4)包括油水分离组件(41)、储水组件(42),所述油水分离组件(41)进油口与油箱(1)出油口对应连通,油水分离组件(41)出油口与变频油泵(3)进油口对应连通,油水分离组件(41)出水口与位于其下方的储水组件(42)进水口对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油泵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组件(42)包括具有储水内腔的储水件(421),所述储水件(421)进水口与油水分离组件(41)出水口对应连通,所述储水件(421)底部设有具有阀门的排水管(422),储水件(421)内腔设有用于检测储水件(421)内腔中水量的检测装置(4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油泵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423)为传感器,所述排水管(422)中的阀门为电磁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油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永杰曹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万基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