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贴片式红外线接收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29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07
一种小型贴片式红外线接收头,包括封装胶体和从封装胶体一侧引出的金属引脚,所述封装胶体包括保护部和设在保护部顶部的球形聚光部;所述保护部包括底面、顶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前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的上部设有向上倾斜的第一斜平面,下部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二斜平面,所述后侧面为直平面,所述金属引脚从后侧面引出,所述顶面为水平面,所述球形聚光部设在顶面,所述底面为水平面,底面上设有贯穿前侧面和后侧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形成凸条,所述凸条的内侧面为斜面,所述凹槽的截面呈梯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性能更好,脱模更简单。脱模更简单。脱模更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贴片式红外线接收头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尤其是一种小型贴片式红外线接收头。

技术介绍

[0002]贴片式红外线接收头是红外接收头的一种,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8722874U的一种红外线贴片式接收头,包括基板、内屏蔽板、设于基板上的接收芯片、金属引脚和封装胶体;所述封装胶体包括方形的保护部和设在保护部顶部的聚光部,所述基板、接收芯片和内屏蔽板设在保护部内,所述接收芯片位于聚光部的下方;所述金属引脚从保护部的一侧引出,引出的金属引脚包括弯折部和焊接部,所述焊接部呈水平设置,焊接部的底部与保护部的底部平齐。贴片式红外线接收头虽然具有焊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其弊端在于其底部紧贴线路板,在生产工艺过回流焊时,由于铝基板的高温会影响接收头内部结构,进而导致其生产不良率较高;该贴片式红外线接收头的底部为平面,吃锡的面积小,甚至会出现漂移,导致接收头的焊接不够牢靠;另外,该种红外线接收头的保护部侧面均为直平面,会给制造时脱模带来一定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贴片式红外线接收头,散热性能更好,脱模更简单。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贴片式红外线接收头,包括封装胶体和从封装胶体一侧引出的金属引脚,所述封装胶体包括保护部和设在保护部顶部的球形聚光部;所述保护部包括底面、顶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前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的上部设有向上倾斜的第一斜平面,下部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二斜平面,所述后侧面为直平面,所述金属引脚从后侧面引出,所述顶面为水平面,所述球形聚光部设在顶面,所述底面为水平面,底面上设有贯穿前侧面和后侧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形成凸条,所述凸条的内侧面为斜面,所述凹槽的截面呈梯形。本技术原理:在贴片式红外线接收头的底部设置凹槽,在产品进行回流焊工艺时,由于封装胶体与铝基板的接触面积小,铝基板通过热传递至封装胶体的热量相应的也会减少,而且凹槽内存在加速气流的流动,提高散热效率,所以红外线接收头在过回流焊工艺时,很少会因为高温而损坏;保护部侧面设有斜面,不但便于脱模,而且当红外线射入保护部内时,经斜面的反射,可以将更多的红外线被芯片接收。
[0005]作为改进,所述球形聚光部的半径为1.55~1.65mm,所述球形聚光部的中心距离前侧面2.0~2.3mm,所述封装胶体的高度为4.0~4.5mm,所述保护部的高度为2.5~3.0mm,所述保护部顶部的前后宽度为3.8~4.2mm,所述保护部底部的前后宽度为4.0~4.2mm,所述保护部的前侧面与后侧面的最大宽度为4.0~4.5mm,所述左侧面与右侧面的最大宽度为4.8~5.2mm,所述保护部底部的左右宽度为4.7~5.0mm,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25~0.35mm。
[000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07]在贴片式红外线接收头的底部设置凹槽,在产品进行回流焊工艺时,由于封装胶体与铝基板的接触面积小,铝基板通过热传递至封装胶体的热量相应的也会减少,而且凹槽内存在加速气流的流动,提高散热效率,所以红外线接收头在过回流焊工艺时,很少会因为高温而损坏;保护部侧面设有斜面,不但便于脱模,而且当红外线射入保护部内时,经斜面的反射,可以将更多的红外线被芯片接收。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
[0009]图2为本技术背面示意图。
[0010]图3为本技术左侧面示意图。
[0011]图4为本技术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至4所示,一种小型贴片式红外线接收头,包括封装胶体、包裹在封装胶体内的芯片和从封装胶体一侧引出的金属引脚3。所述封装胶体包括保护部2和设在保护部2顶部的球形聚光部1;所述保护部2包括底面24、顶面23、前侧面26、后侧面25、左侧面21和右侧面22;所述前侧面26、左侧面21和右侧面22的上部设有向上倾斜的第一斜平面27,下部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二斜平面28,所述后侧面25为直平面,所述金属引脚3从后侧面25引出,所述顶面23为水平面,所述球形聚光部1设在顶面23,所述底面24为水平面,底面24上设有贯穿前侧面26和后侧面25的凹槽4,所述凹槽4的两侧形成凸条5,所述凸条5的内侧面为斜面,所述凹槽4的截面呈梯形。所述球形聚光部1的半径R为1.55~1.65mm,所述球形聚光部1的中心距离前侧面L9为262.0~2.3mm,所述封装胶体的高度L4为4.0~4.5mm,所述保护部2的高度L5为2.5~3.0mm,所述保护部2顶部的前后宽度L2为3.8~4.2mm,所述保护部2底部的前后宽度L1为4.0~4.2mm,所述保护部2的前侧面26与后侧面25的最大宽度L3为4.0~4.5mm,所述左侧面21与右侧面22的最大宽度L8为4.8~5.2mm,所述保护部2底部的左右宽度L7为4.7~5.0mm,所述凹槽4的深度L6为0.25~0.35mm。
[0014]本技术原理:在贴片式红外线接收头的底部设置凹槽4,在产品进行回流焊工艺时,由于封装胶体与铝基板的接触面积小,铝基板通过热传递至封装胶体的热量相应的也会减少,而且凹槽4内存在加速气流的流动,提高散热效率,所以红外线接收头在过回流焊工艺时,很少会因为高温而损坏;保护部2侧面设有斜面,不但便于脱模,而且当红外线射入保护部2内时,经斜面的反射,可以将更多的红外线被芯片接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贴片式红外线接收头,包括封装胶体和从封装胶体一侧引出的金属引脚,所述封装胶体包括保护部和设在保护部顶部的球形聚光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包括底面、顶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前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的上部设有向上倾斜的第一斜平面,下部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二斜平面,所述后侧面为直平面,所述金属引脚从后侧面引出,所述顶面为水平面,所述球形聚光部设在顶面,所述底面为水平面,底面上设有贯穿前侧面和后侧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形成凸条,所述凸条的内侧面为斜面,所述凹槽的截面呈梯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汝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骏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