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直流电对定子进行加热的接线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240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采用直流电对定子进行加热的接线控制结构,包括有直流电源、切换开关组合及控制器,所述切换开关组合还具有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U接线端、V接线端以及W接线端;所述U接线端、V接线端以及W接线端用于分别可拆卸式连接定子线圈的U端子、V端子以及W端子;所述控制器控制若干开关的通/断,可选择性地使得定子线圈的U端子、V端子以及W端子中的两者通电自身加热,通过直流电源、切换开关组合及控制器的设置,实现利用直流电源维持电路中形成稳恒电压电流,可选择性地切换对定子线圈的U端子、V端子以及W端子中的两者通电自身加热,提高定子线圈的加热均匀性,有利于提高定子滴漆作业质量。提高定子滴漆作业质量。提高定子滴漆作业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直流电对定子进行加热的接线控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定子滴漆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采用直流电对定子进行加热的接线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定子一般包括硅钢片和定子绕组,定子绕组的电线本身为漆包线,具备绝缘性能,但是定子绕组需要再进行绝缘处理,通过滴绝缘漆将定子绕组尽可能的粘结成一个绝缘整体,这样可避免定子绕组的电线松动,而电线一旦分离,就容易因为电机的振动而发生电线之间的磨损,最终影响绝缘效果。
[0003]因此,在滴漆作业时,需要对定子进行加热,目前市面上,采用外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常见的浸漆过程是把带绕组的定子预热,然后浸入绝缘漆一段时间,取出后让绝缘漆自然滴落,在很少有绝缘漆滴落时,再把产品放入烤箱中烘烤,让绝缘漆完全固化,在这种方式下,会有较大的一部分绝缘漆流走,致使绕组绝缘处理和固化效果不均匀,需要进行多次浸漆,导致效率低下。
[0004]后来出现了一种采用交流电来接通定子的线圈进行自身加热的方式,但是采用交流电来进行自身加热的方式其存在电流和电压不稳定、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变换的问题,导致定子线圈自身加热的均匀性及可控性受影响,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的浮动差较大,难以满足更加加热精度要求。而若采用直流电通电加热,由于直流电只存在正负两极,奇数相定子绕组(例如三相定子绕组)需将两路定子绕组连在一起再通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各支路的阻值不同,从而导致定子绕组的温度不均匀,从而影响到浸漆的质量,因此,行业内无法选择直流电源来对定子的线圈进行导通加热,导致行业内目前为止只能选择交流电来接通定子的线圈进行自身加热。
[0005]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直流电对定子进行加热的接线控制结构,其通过直流电源、切换开关组合及控制器的设置,实现利用直流电源维持电路中形成稳恒电压电流,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定子线圈加热不均匀且交流电电流和电压不稳定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采用直流电对定子进行加热的接线控制结构,包括有直流电源、切换开关组合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于直流电源、切换开关组合;其中:
[0009]所述直流电源为可按设置输出不同电压电流的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具有正极、负极;
[0010]所述切换开关组合包括有若干开关,所述切换开关组合还具有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U接线端、V接线端以及W接线端;所述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分别连接于相应正
极、负极;所述U接线端、V接线端以及W接线端用于分别可拆卸式连接定子线圈的U端子、V端子以及W端子;所述控制器控制若干开关的通/断,可选择性地使得定子线圈的U端子、V端子以及W端子中的两者通电自身加热。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若干开关包括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的一端均连接于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二者之一;所述第四开关、第五开关的一端均连接于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二者之另一。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连接于U接线端,所述第二开关、第四开关的另一端均连接于V接线端,所述第三开关、第五开关的另一端均连接于W接线端。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为交流直流接触器或半导体器件。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器为PLC或工控机或单片机。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U接线端、V接线端以及W接线端分别连接有电参数反馈线路,所述电参数反馈线路经切换开关组合连接于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的电参数,了解U端子、V端子以及W端子的实时温度情况,然后可依此调整控制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以及切换定子线圈的U端子、V端子以及W端子的通电情况,实现精准控制均匀加热。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U接线端、V接线端以及W接线端连接有快拆装置,所述定子线圈的U端子、V端子以及W端子通过快拆装置可拆卸式连接于U接线端、V接线端以及W接线端,接线操作方便快捷,实用性强。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直流电源、切换开关组合及控制器的设置,实现利用直流电源维持电路中形成稳恒电压电流,同时,可选择性地切换对定子线圈的U端子、V端子以及W端子中的两者通电自身加热,提高定子线圈的加热均匀性,有利于提高定子滴漆作业质量。
[0018]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控制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接线控制原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加热切换方式分组控制表;
[0022]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定子线圈实测温度数据表。
[0023]附图标识说明:
[0024]10、直流电源11、正极
[0025]12、负极
[0026]20、切换开关组合21、正极接线端
[0027]22、负极接线端23、U接线端
[0028]24、V接线端25、W接线端
[0029]26、电参数反馈线路
[0030]201、第一开关202、第二开关
[0031]203、第三开关204、第四开关
[0032]205、第五开关30、控制器
[0033]40、定子线圈41、U端子
[0034]42、V端子43、W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35]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0036]一种采用直流电对定子进行加热的接线控制结构,包括有直流电源10、切换开关组合20及控制器30。
[0037]所述直流电源10为可按设置输出不同电压电流的直流电源10,所述直流电源10具有正极11、负极12。所述直流电源10提供电压电流输出及给定子线圈40提供直流电。所述直流电源10通过若干开关,施加到定子线圈40的通电端子。
[0038]所述切换开关组合20包括有若干开关,所述若干开关包括有第一开关201、第二开关202、第三开关203、第四开关204、第五开关205;所述切换开关组合20还具有正极接线端21、负极接线端22、U接线端23、V接线端24以及W接线端25;所述第一开关201的另一端连接于U接线端23,所述第二开关202、第四开关204的另一端均连接于V接线端24,所述第三开关203、第五开关205的另一端均连接于W接线端25。
[0039]所述第一开关201、第二开关202、第三开关203的一端均连接于正极接线端21、负极接线端22二者之一;所述第四开关2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直流电对定子进行加热的接线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直流电源、切换开关组合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于直流电源、切换开关组合;其中:所述直流电源为可按设置输出不同电压电流的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具有正极、负极;所述切换开关组合包括有若干开关,所述切换开关组合还具有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U接线端、V接线端以及W接线端;所述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分别连接于相应正极、负极;所述U接线端、V接线端以及W接线端用于分别可拆卸式连接定子线圈的U端子、V端子以及W端子;所述控制器控制若干开关的通/断,可选择性地使得定子线圈的U端子、V端子以及W端子中的两者通电自身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直流电对定子进行加热的接线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开关包括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的一端均连接于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二者之一;所述第四开关、第五开关的一端均连接于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二者之另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祖华曾勇生
申请(专利权)人:皓星智能装备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