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oc-哌嗪中有关物质哌嗪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1943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

Boc

哌嗪中有关物质哌嗪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分析
,特别是涉及N

Boc

哌嗪中有关物质哌嗪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伏硫西汀为抗抑郁药,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被认为与抑制5

羟色胺(5

HT)再摄取导致的血清素活性增强有关。伏硫西汀还具有其他一些活性,包括5

HT3受体拮抗作用和5

HT
1A
受体激动作用,这些活性在伏硫西汀发挥抗抑郁效应中的作用尚未确定。伏硫西汀结构式如下所示:
[0003][0004]作为合成伏硫西汀的起始物料N

Boc

哌嗪,结构式如下所示:
[0005][0006]作为合成N

Boc

哌嗪的起始物料哌嗪,结构如式所示:
[0007][0008]N

Boc

哌嗪为合成伏硫西汀的起始物料,有必要对其有关物质及其杂质传递进行研究。哌嗪为合成N

Boc

哌嗪的起始物料,反应不完全可能会残留到N

Boc

哌嗪中,因此需进行研究。
[0009]通过相关文献及专利调研发现:哌嗪几乎无紫外吸收,且极性较大,无法用常规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多数报道采用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拉曼光谱法或衍生化等方法检测哌嗪或其结构类似物的含量。通过分析方法考察试验发现:文献及相关专利报道的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及衍生化等方法并不适用于测定N

Boc

哌嗪中哌嗪的含量,相关方法存在专属性差、重现性差、准确度低、可操作性及系统适用性差的问题。
[0010]黄川徽等在《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3月发表论文《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哌嗪》中指出,哌嗪紫外吸收弱,最强峰对应波长处吸光度线性范围窄,对不同浓度下浓度

吸光度数据进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计算线性相关系数,结果在最强峰对应波长(228.5nm)处,虽然灵敏度大,但线性很差(线性相关系数仅为0.7328),而在244~275nm波长范围内,线性有改善,但灵敏度低;公开专利申请“一种哌嗪水溶液定量检测的方法”(申请号:CN201911365151.6)提供了采用对苯醌作为显色剂,与哌嗪分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检测哌嗪含量的方法。然而,该方法准确性较低。且以上两者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为非专属性方法。
[0011]而哌嗪作为N

Boc

哌嗪中的杂质,在药物分析工作中,需要采用专属性、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较高的检测方法,现有文献中均未有较为满意的方法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N

Boc

哌嗪中有关物质哌嗪的检测方法,具备专属性、灵敏度、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及耐用性良好等优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13]N

Boc

哌嗪中有关物质哌嗪的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其色谱条件包括: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05nm,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采用紫外检测器;磷酸盐缓冲液的pH值为6.4~6.6。
[0014]本专利技术在研究试验中偶然发现,哌嗪在不同pH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紫外吸收存在明显差异:酸性稀释剂(pH 3.5~6.0)中,在紫外区几乎无明显吸收,哌嗪供试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的紫外全波长扫描图(190~400nm)基本一致;当稀释剂pH调整至6.5附近时,λ
max
发生红移,哌嗪在205nm处的紫外吸收增强;当稀释剂pH调整至11.0时,λ
max
红移至214nm处。
[0015]哌嗪的pka为9.83,当流动相pH调整至11.0时,哌嗪在紫外区检测的灵敏度较高,但试验中发现,该pH的流动相条件下液相色谱图中的峰型较差,且在反相色谱柱中无保留,无法满足定量要求。通过将流动相pH调整为6.5,并在流动相A中增加离子对试剂辛烷磺酸钠,哌嗪在反相色谱中保留且检测灵敏度增强。
[0016]优选的,N

Boc

哌嗪中有关物质哌嗪的检测方法,流动相采用如下梯度程序洗脱:
[0017]在0~8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保持80~90:10~20不变;在8.0~8.1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由80~90:10~20线性渐变至30:70;在8.1~23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保持30:70不变;在23~23.1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由30:70线性渐变至80~90:10~20;在23.1~4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保持80~90:10~20不变,即为色谱柱平衡时间。
[0018]优选的,流动相A中所述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方法为:取1

辛烷磺酸钠2.16g,磷酸二
氢钾2.72g,加水1000ml使溶解,调pH至6.4~6.6。
[0019]进一步的,所述磷酸盐缓冲液用1mol/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至6.5。
[0020]优选的,所述色谱柱选自:Waters XBridge C18,4.6
×
100mm,5μm;或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4.6
×
100mm,5μm。
[0021]优选的,柱温选自30~40℃,优选为35℃。
[0022]优选的,流动相流速选自0.8~1.2m/min,优选1.0ml/min。
[0023]优选的,溶剂采用乙腈

水溶液。
[0024]优选的,流动相洗脱梯度为:
[0025]在0~8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保持85:15不变;在8.0~8.1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由85:15线性渐变至30:70;在8.1~23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保持30:70不变;在23~23.1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由30:70线性渐变至85:15;在23.1~4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保持85:15不变,即为色谱柱平衡时间。
[0026]优选的,采用乙腈

水(50∶50)作为溶剂配制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哌嗪对照品溶液浓度为0.1mg/ml,N

Boc

哌嗪供试品溶液浓度为10mg/ml。
[0027]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方法为:
[0028](1)色谱条件为:
[0029]仪器:高效液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N

Boc

哌嗪中有关物质哌嗪的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其特征在于,色谱条件包括: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05nm,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采用紫外检测器;所述磷酸盐缓冲液的pH值为6.4~6.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

Boc

哌嗪中有关物质哌嗪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动相采用如下梯度程序洗脱:在0~8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保持80~90:10~20不变;在8.0~8.1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由80~90:10~20线性渐变至30:70;在8.1~23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保持30:70不变;在23~23.1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由30:70线性渐变至80~90:10~20;在23.1~4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保持80~90:10~20不变,即为色谱柱平衡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

Boc

哌嗪中有关物质哌嗪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动相A中所述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方法为:取1

辛烷磺酸钠2.16g,磷酸二氢钾2.72g,加水1000ml使溶解,调p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

Boc

哌嗪中有关物质哌嗪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缓冲液用1mol/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至6.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

Boc

哌嗪中有关物质哌嗪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谱柱选自:Waters XBridge C18,4.6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乔金凤张振玲郭晓孙迎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