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184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该调整装置包括测重机构和限压阀,测重机构包括测重组件和传感阀。该调整方法中,空车位传感阀开启,制动缸压力空气向降压风缸分流,降压风缸压力反馈给限压阀,限压阀根据降压风缸反馈压力情况,截断制动缸上游风源的方式实现空车压力下降;重车位传感阀关闭,制动缸压力空气不会给降压风缸分流,限压阀不会截断制动缸上游压力,实现制动缸压力空重两级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制动缸压力控制精度高,故障率低的特点。故障率低的特点。故障率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列车,具体为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铁路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普遍采用无级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自动空重车调整装置能根据车辆的载重情况自动调整制动缸压力,适用于通用铁路车辆的多种载重工况,但也存在制动缸压力控制精度低,故障率相对较高的缺点,特别是与重载专用线运煤车辆非空即重的运用工况不相适应。一方面体现在从全空车到全重车位对制动缸要进行调整的功能浪费,另一方面体现在其对制动缸压力的控制精度不足,制动粘着得不到充风的利用。
[0003]现有空重车调整装置为无级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在运用过程中存在抑制盘存在卡滞、降压风缸在传感阀触杆处排气口漏泄、降压气室缓解排气口堵塞、防尘罩脱落、限压阀空重车显示活塞杆弯曲、空重车指示牌翻转故障、夹芯阀翻转等惯性故障,空车制动缸压力控制精度不高、空车制动缸分流开启压力低、无级空重车与重载专用线全空或全重运用工况不一致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适用于重载专用线车辆非空即重的运用工况,提高制动缸压力控制精度,从而提高制动粘着利用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具有制动缸压力控制精度高,故障率低的特点,解决了现有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与专用线车辆非空即重的运用工况不一致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包括测重机构和限压阀,测重机构包括测重组件和传感阀,限压阀包括第二阀体,第二阀体内设有第二上阀腔、第二中上阀腔、第二中下阀腔、第二下阀腔和缓解排气口,大气与第二上阀腔之间设有第二上活塞组件,第二上阀腔与第二中上阀腔之间设有第二中上活塞组件,第二中上阀腔与第二中下阀腔之间设有第二中上活塞组件和第二中心活塞组件,第二中心活塞组件上设有第二通道,第二中上活塞组件与第二通道的进口相对,第二中下阀腔与缓解排气口之间设有第二下活塞组件,第二中心活塞组件与第二下活塞组件连接,第二下活塞组件隔挡在第二下阀腔与缓解排气口之间,第二中上阀腔与阀进气口连通,第二中下阀腔与制动缸排气口连通,第二上阀腔和第二下阀腔均与风缸进气口连通;
[0007]传感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体内设有第一上阀腔和第一下阀腔,第一上阀腔与第一下阀腔之间设有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第一腔活塞组件上设有连通阀腔的第一通道,第一杆活塞组件穿设在第一腔活塞组件上,第一杆活塞组件的上端与抑制盘相对,第一杆活塞组件的下端与第一通道的进口相对,第一上阀腔与风缸排气口连通,第一
下阀腔与制动缸进气口连通;测重组件包括抑制盘和测重套管,测重套管与第一阀体连接,测重套管与抑制盘之间的距离大小反馈货车的载重大小。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副风缸,副风缸与120阀连通,120阀上设有阀排气口,120阀与阀进气口连通,制动缸排气口与制动缸、制动缸进气口连通,风缸排气口与降压风缸连通,降压风缸与风缸进气口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测重组件包括抑制盘、测重套杆、测重套管、测重弹簧和弹簧座,抑制盘与测重套杆的上端连接,测重套杆套设在测重套管内,测重套杆的下端与横跨梁相对,测重套杆的下端卡设有凸字形截面的弹簧座,弹簧座与测重套管的下端之间设有测重弹簧,第一阀体与承重构件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腔活塞组件包括第一腔活塞和第一上弹簧,第一腔活塞设在第一上阀腔与第一下阀腔之间,第一上弹簧设在第一腔活塞的上端与第一阀体之间,第一通道包括第一腔活塞与第一杆活塞组件之间的间隙。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杆活塞组件包括第一下弹簧、第一中心杆、第一杆活塞和第一防尘罩,第一中心杆穿设在第一腔活塞组件上,第一中心杆的上端穿出第一阀体并与第一防尘罩连接,第一防尘罩的上部为圆弧形,第一防尘罩与抑制盘相对,第一中心杆的下端与第一杆活塞连接,第一杆活塞与第一通道的进口相对,第一下弹簧设在第一杆活塞的下端与第一阀体之间,第一通道包括第一中心杆上的连通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上活塞组件包括第二上活塞、第二上弹簧和第二防尘罩,第二上活塞设在第二上阀腔与大气之间,第二上弹簧设在第二上活塞的上端与第二阀体之间,第二上活塞的上端与第二防尘罩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中上活塞组件包括膜板、第二中上外活塞、第二中上内活塞和第二中上弹簧,膜板位于第二中上外活塞的上部,第二中上内活塞位于第二中上外活塞的下滑槽内,第二中上外活塞卡设第二中上内活塞的下端,第二中上弹簧设在第二中上内活塞的上端与第二中上外活塞之间,第二中上内活塞与第二通道相对。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中心活塞组件包括第二中心杆,第二下活塞组件包括第二下活塞和第二下弹簧,第二通道包括第二中心杆上的连通孔,第二中心杆的下端与第二下活塞连接,第二下弹簧设在第二下活塞的下端与第二阀体之间。
[0015]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及调整方法,空车位制动时,副风缸的压力空气进入120阀,然后通过阀进气口进入第二中上阀腔,此时第二通道的进口打开,压力空气通过第二通道进入第二中下阀腔,然后通过制动缸排气口进入制动缸和制动缸进气口,进入第一下阀腔的压力空气上推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第一杆活塞组件至抑制盘被阻挡,第一腔活塞组件继续上移,此时第一通道打开,压力空气进入第一上阀腔,然后通过风缸排气口进入降压风缸,再通过风缸进气口进入第二上阀腔和第二下阀腔,第二上阀腔内的压力空气推动第二上活塞组件上移并反馈至空重显示组件,第二中下阀腔内的压力空气推动第二下活塞组件下移,切断第二下阀腔与缓解排气口的连通;
[0016]空车位保压时,降压风缸压力上升,第二中上活塞组件上方的作用力增大,对第二中上活塞组件进行下压,第二中上活塞组件遮挡在第二通道的进口,第二中上阀腔和第二中下阀腔之间的连通关闭,限压阀的活塞组件达到平衡状态,制动缸和降压风缸的压力不再变化,此时,第一通道在制动缸压力作用下,一直保持开启的状态,制动缸和降压风缸的
压力一致;
[0017]空车位缓解时,120阀的阀排气口打开,造成第二中上阀腔内的压力空气排入大气,作用在第二中上活塞组件上的压力下降,第二通道打开,制动缸的压力空气经过制动缸排气口进入第二中下阀腔,然后经过第二通道进入第二中上阀腔内,再通过阀进气口和120阀从阀排气口排入大气;缓解初期,降压风缸的压力空气经过风缸排气口进入第一上阀腔,然后通过第一通道进入第一下阀腔,再通过制动缸进气口和120阀从阀排气口排入大气;缓解后期,制动缸、第一下阀腔和第二中下阀腔内的压力下降,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下降,第一通道关闭,第二下活塞组件上升,将第二下阀腔与缓解排气口连通,降压风缸的压力空气通过风缸进气口进入第二下阀腔,再通过缓解排气口排入大气;
[0018]重车位制动时,抑制盘与测重套管的距离增大,副风缸的压力空气进入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包括测重机构(7)和限压阀(9),测重机构(7)包括测重组件和传感阀(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压阀(9)包括第二阀体(901),第二阀体(901)内设有第二上阀腔(902)、第二中上阀腔(903)、第二中下阀腔(904)、第二下阀腔(905)和缓解排气口(906),大气与第二上阀腔(902)之间设有第二上活塞组件,第二上阀腔(902)与第二中上阀腔(903)之间设有第二中上活塞组件,第二中上阀腔(903)与第二中下阀腔(904)之间设有第二中上活塞组件和第二中心活塞组件,第二中心活塞组件上设有第二通道(9019),第二中上活塞组件与第二通道(9019)的进口相对,第二中下阀腔(904)与缓解排气口(906)之间设有第二下活塞组件,第二中心活塞组件与第二下活塞组件连接,第二下活塞组件隔挡在第二下阀腔(905)与缓解排气口(906)之间,第二中上阀腔(903)与阀进气口连通,第二中下阀腔(904)与制动缸排气口连通,第二上阀腔(902)和第二下阀腔(905)均与风缸进气口连通;所述的传感阀(8)包括第一阀体(801),第一阀体(801)内设有第一上阀腔(802)和第一下阀腔(803),第一上阀腔(802)与第一下阀腔(803)之间设有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第一腔活塞组件上设有连通阀腔的第一通道(808),第一杆活塞组件穿设在第一腔活塞组件上,第一杆活塞组件的上端与抑制盘(701)相对,第一杆活塞组件的下端与第一通道(808)的进口相对,第一上阀腔(802)与风缸排气口连通,第一下阀腔(803)与制动缸进气口连通;测重组件包括抑制盘(701)和测重套管(703),测重套管(703)与第一阀体(801)连接,测重套管(703)与抑制盘(701)之间的距离大小反馈货车的载重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风缸(1),副风缸(1)与120阀(2)连通,120阀(2)上设有阀排气口(201),120阀(2)与阀进气口连通,制动缸排气口与制动缸(5)、制动缸进气口连通,风缸排气口与降压风缸(6)连通,降压风缸(6)与风缸进气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重组件包括抑制盘(701)、测重套杆(702)、测重套管(703)、测重弹簧(704)和弹簧座(705),抑制盘(701)与测重套杆(702)的上端连接,测重套杆(702)套设在测重套管(703)内,测重套杆(702)的下端与横跨梁(10)相对,测重套杆(702)的下端卡设有凸字形截面的弹簧座(705),弹簧座(705)与测重套管(703)的下端之间设有测重弹簧(704),第一阀体(801)与承重构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腔活塞组件包括第一腔活塞(804)和第一上弹簧(805),第一腔活塞(804)设在第一上阀腔(802)与第一下阀腔(803)之间,第一上弹簧(805)设在第一腔活塞(804)的上端与第一阀体(801)之间,第一通道包括第一腔活塞(804)与第一杆活塞组件之间的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杆活塞组件包括第一下弹簧(806)、第一中心杆(807)、第一杆活塞(809)和第一防尘罩(8010),第一中心杆(807)穿设在第一腔活塞组件上,第一中心杆(807)的上端穿出第一阀体(801)并与第一防尘罩(8010)连接,第一防尘罩(8010)的上部为圆弧形,第一防尘罩(8010)与抑制盘(701)相对,第一中心杆(807)的下端与第一杆活塞(809)连接,第一杆活塞(809)与第一通道(808)的进口相对,第一下弹簧(806)设在第一杆活塞(809)的下端与第一阀体(801)之间,第一通道包括第一中心杆(807)上的连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上活塞组件包括第二上活塞(9011)、第二上弹簧(9012)和第二防尘罩(9013),第二上活塞(9011)设在第二上阀腔与大气之间,第二上弹簧(9012)设在第二上活塞(9011)的上端与第二阀体(901)之间,第二上活塞(9011)的上端与第二防尘罩(9013)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中上活塞组件包括膜板(9014)、第二中上外活塞(9015)、第二中上内活塞(9016)和第二中上弹簧(9017),膜板(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东方申燕飞杨建平李谋逵谢磊王开恩宋志勇许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