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42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驱动机构,其发动机通过控制机构与第一输入轴和/或第二输入轴连接;第一输入轴通过第二齿轮单元与第一中间轴传动连接,第二输入轴通过第一齿轮单元与第一中间轴传动连接;输出轴包括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第一半轴上设有第三齿轮单元和第四齿轮单元,第二半轴上设有选择性地连接第三齿轮单元或第四齿轮单元的第四同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驱动机构结构紧凑,与现有结构在占用同样空间的基础上,可使得挡位模式数量大量增加,且各挡位模式均具有对应的超低速挡位模式,以提升车辆的越野性能,并通过设置有倒挡机构,使该变速器在任何工况下都具有倒挡,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驱动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变速箱又称变速器,其能固定或分挡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混动变速器是一种适用于发动机和驱动电机共同驱动的变速器,其能将发动机与驱动电机的动力以一定的方式耦合在一起,并能实现变速、变扭的功能。
[0003]现有的混动变速器,其整体结构较长,导致整车布置较为困难,且其一般越野性能差,而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需求。此外,对于存在两个输入轴的电机,其两个动力输入轴分别向后传递动力,挡位模式较少。另外,现有的混动变速器多通过电机反转实现倒挡功能,在低电量工况下,电机无法反转,电机无法反转,导致倒挡功能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驱动机构,以利于提升其使用性能。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车辆驱动机构,包括发动机,还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和输出轴;所述发动机通过控制机构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或所述第二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穿置于所述第二输入轴中;所述第一输入轴通过第二齿轮单元与所述第一中间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入轴通过第一齿轮单元与所述第一中间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通过倒挡机构选择性的连接所述第一中间轴;
[0007]所述第二输入轴或所述第一中间轴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单元与所述第二中间轴上的第五齿轮单元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或所述第一中间轴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单元与所述第五齿轮单元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包括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所述第一中间轴和所述第二中间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半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半轴上设有第三齿轮单元和第四齿轮单元;所述第二半轴上设有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单元或所述第四齿轮单元的第四同步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倒挡机构包括第四中间轴,设于第四中间轴上的第一从动齿轮和空套于所述第四中间轴上的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于所述第四中间轴的轴向间隔;所述第四中间轴上设有选择性的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的第五同步器;所述第一输入轴上设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中间轴上设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传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五齿轮单元包括空套在所述第二中间轴上的第七从动轮、第八从动轮,以及设于所述第二中间轴上的第三同步器;所述第三同步器用于可选择地连接所述第七从动轮或所述第八从动轮;所述第七从动轮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单元连接所述第二输
入轴或所述第一中间轴,所述第八从动轮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或所述第一中间轴。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设于所述第一中间轴上的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用于可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或所述第二从动轮的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传动相连,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传动相连;所述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中其一与所述第七从动轮传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齿轮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的第三主动轮和第四主动轮,设于所述第一中间轴上的第三从动轮、第四从动轮和用于可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三从动轮或所述第四从动轮的第二同步器;所述第三主动轮和所述第三从动轮传动相连,所述第四主动轮和所述第四从动轮传动相连;所述第三主动轮、第四主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和所述第四从动轮中其一与所述第八从动轮传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间轴上设有第六主动轮和/或驻车齿轮,所述第六主动轮和所述驻车齿轮分别靠近所述第一中间轴的两端布置;所述输出轴上设有第六从动轮;所述第二中间轴上设有第七主动轮;所述第六从动轮与所述第六主动轮和所述第七主动轮分别传动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齿轮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半轴上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半轴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单元传动连接;所述第四同步器用于选择性的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或所述第二齿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齿轮单元包括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设于所述第一半轴上;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或行星架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二半轴同轴布置。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齿轮系与所述第一齿轮单元或所述第二齿轮单元或所述第五齿轮单元传动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系包括第三中间轴,以及设于所述第三中间轴上的中间轮;所述中间轮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五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中间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单元、所述第二齿轮单元和所述第五齿轮单元中其一传动连接。
[0017]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电机和用作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三输入轴;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设于所述第三输入轴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输入轴之间,所述第二离合器设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输入轴之间,所述第三离合器设于所述第三输入轴的第二端和所述发动机之间。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9](1)本技术所述的车辆驱动机构,通过设置控制机构,可实现发动机的动力向第一输入轴和/或第二输入轴传输,而便于多种挡位模式的实现,且通过设置有第一齿轮单元和第二齿轮单元,可分别便于第二输入轴及第一输入轴的动力向第一中间轴传输,且第一输入轴承接的动力还能经由第二齿轮单元及第五齿轮单元传输至第二中间轴,第二输入轴上承接的动力能够经由第一齿轮单元及第五齿轮单元传输至第二中间轴,如此设置,便于多种不同的挡位模式的实现。
[0020]另外,通过使第一输入轴穿置于第二输入轴中,可使得该整车结构更加紧凑,而利
于该车辆驱动机构的布置,且该车辆驱动机构通过优化个齿轮单元的布置形式,使其在与现有结构在占用同样空间的基础上,可使得挡位模式数量大量增加,且各挡位模式均具有对应的超低速挡位模式,以提升车辆的越野性能,通过设置有倒挡机构,使该变速器在任何工况下都具有倒挡,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
[0021](2)倒挡机构包括第四中间轴、第一从动齿轮及第二主动齿轮,并使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传动连接,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连接,通过使第五同步器与第二从动齿轮连接,而能够使该变速器处于倒挡挡位,且通过使该倒挡机构与输入轴传动相连,有利于增加倒挡机构的动力传递效率,同时,倒挡机构单独设计,利于实现多种倒挡速比选择。
[0022](3)第五齿轮单元包括第七从动轮、第八从动轮和第三同步器,并通过第三同步器可选择地连接地七从动轮或第八从动轮,便于第二输入轴或第一输入轴承接的动力向第二中间轴传递,从而便于实现多种不同的挡位模式,且便于实现挡位的变化。...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20),还包括第一输入轴(2)、第二输入轴(3)、第一中间轴(4)、第二中间轴(5)和输出轴(7);所述发动机(20)通过控制机构(1)与所述第一输入轴(2)和/或所述第二输入轴(3)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2)穿置于所述第二输入轴(3)中;所述第一输入轴(2)通过第二齿轮单元与所述第一中间轴(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入轴(3)通过第一齿轮单元与所述第一中间轴(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2)通过倒挡机构选择性的连接所述第一中间轴(4);所述第二输入轴(3)或所述第一中间轴(4)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单元与所述第二中间轴(5)上的第五齿轮单元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2)或所述第一中间轴(4)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单元与所述第五齿轮单元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7)包括第一半轴(701)和第二半轴(702);所述第一中间轴(4)和所述第二中间轴(5)分别与所述第一半轴(70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半轴(701)上设有第三齿轮单元和第四齿轮单元;所述第二半轴(702)上设有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单元或所述第四齿轮单元的第四同步器(70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挡机构包括第四中间轴(9),设于第四中间轴(9)上的第一从动齿轮(901)和空套于所述第四中间轴(9)上的第二主动齿轮(902),所述第一从动齿轮(901)和所述第二主动齿轮(902)于所述第四中间轴(9)的轴向间隔;所述第四中间轴(9)上设有选择性的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齿轮(902)的第五同步器(903);所述第一输入轴(2)上设有第一主动齿轮(203),所述第一中间轴(4)上设有第二从动齿轮(408);所述第一主动齿轮(203)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90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齿轮(902)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08)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齿轮单元包括空套在所述第二中间轴(5)上的第七从动轮(502)、第八从动轮(504),以及设于所述第二中间轴(5)上的第三同步器(503);所述第三同步器(503)用于可选择地连接所述第七从动轮(502)或所述第八从动轮(504);所述第七从动轮(502)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单元连接所述第二输入轴(3)或所述第一中间轴(4),所述第八从动轮(504)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2)或所述第一中间轴(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输入轴(3)上的第一主动轮(301)和第二主动轮(302),设于所述第一中间轴(4)上的第一从动轮(401)、第二从动轮(402)和用于可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401)或所述第二从动轮(402)的第一同步器(405);所述第一主动轮(301)和所述第一从动轮(401)传动相连,所述第二主动轮(302)和所述第二从动轮(402)传动相连;
所述第一主动轮(301)、第二主动轮(302)、所述第一从动轮(401)和所述第二从动轮(402)中其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高阳寇博朝左贝贝王东风罗聪聪闫鹤飞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