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度的判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9770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31
一种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度的判别方法,属于茶叶判别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连续测定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翻堆样的羟脂肪酸脂肪酸酯类物质的含量;通过确定其含量峰值转弱的时间点,即为达到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宜程度,实现对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度的判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作为判别指标的FAHFA类物质是在茶叶中首次发现。FAHFA类物质在晒青毛茶中不存在,即在渥堆发酵前不存在,而在发酵过程中其含量与发酵进程显著相关,将其作为渥堆发酵适度判别指标,具有创新性、科学性。排除了以往普洱茶生产中依赖制茶师傅感官进行判别的人为主观因素,数据可量化,结果客观。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简单快速。快速。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度的判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判别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度的判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普洱茶是云南的地理标志产品,是以云南大叶种鲜叶制作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特殊微生物后发酵工艺加工而成的。优质普洱茶外形色泽褐红润泽、茶汤红浓明亮、陈香明显、滋味浓厚回甜,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改善代谢、提高免疫等多种健康功效。
[0003]渥堆发酵是普洱茶熟化、风味品质和生物活性形成的关键工序。该工序涉及过潮水、渥堆、翻堆等重要步骤,是高温高湿环境下微生物参与的复杂化学过程。在该过程中,茶叶中内含物质发生了急剧变化,茶多酚、儿茶素、黄酮醇苷等剧烈下降,没食子酸、茶褐素等不断累积,使得茶坯的色泽、滋味、香气不断变化。适宜的渥堆发酵程度,是决定熟茶品质的关键。渥堆发酵不足,茶叶过“生”,则滋味苦中带涩,叶底黄褐泛青,陈香弱。渥堆发酵不足,茶叶过“熟”,则茶汤黑褐欠亮,滋味淡薄,带焦糊味。发酵过“生”或过“熟”,皆不可取。目前,在普洱茶熟化过程中,一般由制茶师根据晒青毛茶的原料嫩度、渥堆湿度、堆温、翻堆次数来控制渥堆发酵的程度。然而,由于堆温等参数难以精准控制,且对茶叶品质的判断主要依赖于感官判别,难以消除人为的主观因素,缺乏客观的量化的判别依据,从而影响品质稳定性。因此,亟需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实现对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度的准确判别。
[0004]公开号为CN10176624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普洱茶渥堆发酵程度的判定方法,其具体公开了不同程度渥堆发酵的普洱茶样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收集其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GC)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分析,采用百分归一化法,扣出溶剂峰不参与积分,以各挥发性成分的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百分比表示各组分相对含量,根据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按照IDF=100
×
(芳香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进行计算。式中IDF代表普洱茶发酵程度指数。IDF≤30.0为轻度发酵、30.0<IDF<100.0为适度发酵、IDF≥100.0为过度发酵,该专利技术的普洱茶渥堆发酵程度的判定方法能够有效判定普洱茶发酵程度,从而实现普洱茶后发酵的规范化加工,保证普洱茶质量稳定。
[0005]该方法为普洱茶渥堆发酵程度的判定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策略。然而,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不足。一方面,该方法中所选用的香气成分是茶叶中常见的香气成分,将其作为普洱茶渥堆发酵程度的判别指标,其特异性有限。另一方面,茶叶中香气成分在加工过程的形成转变是高度动态的,对其准确检测具有一定难度。而该方法中所采用的同时蒸馏萃取法容易受温度、氧含量等影响,引起氧化、热降解、水解等,影响含量分析的准确性,且耗时、操作繁琐。
[0006]本专利技术申请人在前期研究中发现,羟脂肪酸脂肪酸酯类(Fatty Acyl Esters of Hydroxy Fatty Acid,FAHFA)物质在晒青毛茶中不存在,在渥堆发酵过程中逐渐产生,至峰值后下降,与渥堆发酵进程显著相关,峰值转弱时间点即达到渥堆发酵适度。因此,拟将
FAHFA作为标志性化合物,用于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度的判别。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度的判别方法的技术方案。该方法为普洱茶加工过程中发酵质量的快速鉴别和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经验证,该判别方法具有数据量化,结果客观,判别准确度高的优点。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度的判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0]1)连续测定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翻堆样的羟脂肪酸脂肪酸酯类(Fatty Acyl Esters of Hydroxy Fatty Acid,FAHFA)物质的含量;
[0011]2)通过确定其含量峰值转弱的时间点,即为达到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宜程度,实现对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度的判别。
[0012]进一步,所述的步骤1)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3]①
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翻堆样的采集;
[0014]②
普洱茶翻堆样中内含物质的提取:翻堆样冻干后,磨粉,准确称取茶粉,以含内标的甲醇/甲基叔丁基醚(MTBE)/水溶剂体系提取,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
[0015]③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普洱茶翻堆样中FAHFA类物质的定量检测;
[0016]④
在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连续采集翻堆样,并分析FAHFA含量。
[0017]进一步,所述的步骤2)中:根据连续测定的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翻堆样中FAHFA的含量,确定其含量不断增加达到峰值并开始转弱的翻堆样,即为达到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宜程度。
[0018]进一步,步骤

中:为保证取样准确,在茶堆不同方位的上、中、下层取样,混合均匀后分成三份,供检测检测使用。
[0019]进一步,步骤

中:准确称取茶粉20mg。
[0020]进一步,步骤

中:先加入含内标的甲醇溶液300μL,涡旋30s,后加入MTBE 1mL,涡旋40min,加入纯水300μL,涡旋30s后离心。内标物质为棕榈酸

16,16,16

d3(FFA16:0

d3,同位素纯度99%D),其浓度为2.2μmol/L。
[0021]进一步,步骤

中:高速离心转速为10000

15000rpm,时间为10分钟。
[0022]进一步,步骤

中:FAHFA类物质含量的定量检测是基于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
[0023]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FAHFA类物质作为判别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度的特征化合物的应用。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作为判别指标的FAHFA类物质是在茶叶中首次发现,具有原创性。
[0026](2)FAHFA类物质在晒青毛茶中不存在,即在渥堆发酵前不存在,而在发酵过程中其含量与发酵进程显著相关,将其作为渥堆发酵适度判别指标,具有创新性、科学性。
[0027](3)排除了以往普洱茶生产中依赖制茶师傅感官进行判别的人为主观因素,数据可量化,结果客观。
[0028](4)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简单快速。
附图说明
[0029]图1FAHFA类物质的出峰色谱图。
[0030]图2FAHFA类物质在普洱熟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的含量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实例及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本实例仅用于具体说明该方法,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制,任何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教导所做出的改动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度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连续测定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翻堆样的羟脂肪酸脂肪酸酯类物质的含量;2)通过确定其含量峰值转弱的时间点,即为达到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宜程度,实现对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度的判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度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翻堆样的采集;

普洱茶翻堆样中内含物质的提取:翻堆样冻干后,磨粉,准确称取茶粉,以含内标的甲醇/甲基叔丁基醚/水溶剂体系提取,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普洱茶翻堆样中FAHFA类物质的定量检测;

在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连续采集翻堆样,并分析FAHFA含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度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根据连续测定的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翻堆样中FAHFA的含量,确定其含量不断增加达到峰值并开始转弱的时间点,即为达到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宜程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普洱茶渥堆发酵适度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江用文袁海波滑金杰邓余良王近近杨艳芹沈帅戎玉廷刘福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