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冻结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87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冻结冷凝器,筒体上端设有蒸汽进口,筒体的上部左侧设有冷冻液分流总管,冷冻液分流总管上连接有多根向右延伸至筒体中截面的冷冻液分流上支管,各冷冻液分流上支管分别通过分配上短管与管束分配上横管相连,各管束分配上横管分别与冷冻管的上端相连;以筒体中截面为界,左右两部冷冻液管束的下端相互连通;筒体的上部右侧设有冷冻液汇流总管,冷冻液汇流总管上连接有多根向左延伸至中截面的冷冻液汇流上支管,各冷冻液汇流上支管分别通过汇流上短管与管束汇流上横管相连,各管束汇流上横管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分别与下方冷冻管的上端口相连。该立式冻结冷凝器的单周期结冰量大,冻结效率高,切换周期长,节约蒸汽消耗。节约蒸汽消耗。节约蒸汽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冻结冷凝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凝器,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冻结冷凝器,属于植物油脱臭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植物油精炼脱臭真空系统中普遍使用干式冷冻冻结技术,其核心设备为冻结冷凝器,由于脱臭需在高真空(绝压100

200Pa)下操作,脱臭的真空气相中含水蒸汽、极少量脂肪酸蒸汽及不可凝气体,工艺上需将这部分蒸汽前置冷凝掉,减少后续真空泵的抽气负荷。
[0003]根据水三相点特性,在100

200Pa的真空环境下应对水的冷凝温度

30℃~

25℃,且水蒸气将直接凝华成冰。工程运用中冻结冷凝器的管内介质为

30℃~

25℃的乙二醇水溶液,作为冷媒与管外蒸汽换热,水蒸汽、脂肪酸蒸汽与管外壁直接接触并迅速在其外表面上结冰,可凝蒸汽在流动通道内逐步被冻结下来,最后只有少量的不可凝气体由出口抽出进入后续真空泵。
[0004]因此冻结冷凝器需配置两台,结冰、化冰两阶段相互交替切换使用;待其中一台(结冰工作)列管表面冰层达到一定厚度时,蒸汽流通受阻、产生汽阻,则这时需要两台交换使用,通过阀门切换,该冷凝器进入化冰阶段,对应另一台(化冰已完成)进入结冰阶段。
[0005]现阶段行业内的冻结冷凝器化冰过程使用蒸汽,冰融化后从冻结冷凝器排出汇集到化冰罐;而在生产车间内其他工位产生热水,由于冻结冷凝器结构无法将热水用于直接喷淋化冰,只能排经凉水塔重新冷却后利用,导致车间节能效果差。
[0006]同时化冰过程中存在某段时间大块冰块快速脱落,汇集于下管板底部,造成底部水平排水(冰)管堵塞,延长化冰时间,增加汽耗。在实际生产为了避免此情况发生,经常缩短结冰时间减少一个结冰周期内的存冰量,这样结冰、化冰切换频次变高又会导致真空波动影响油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立式冻结冷凝器,单周期结冰量大,冻结效率高,切换周期长,节约蒸汽消耗。
[0008]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立式冻结冷凝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筒体下封头,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蒸汽进口,所述筒体的内腔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冷冻管束,筒体的上部左侧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冷冻液分流总管,所述冷冻液分流总管上连接有多根向右延伸且相互平行的冷冻液分流上支管,各冷冻液分流上支管的右端分别靠近筒体左右方向的中截面,各冷冻液分流上支管的底部分别通过分配上短管与管束分配上横管的顶部相连,各管束分配上横管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分别与下方一列或两列冷冻管的上端口相连;以筒体左右方向的中截面为界,左右两部冷冻液管束的下端通过连通管系相互连通;筒体的上部右侧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冷冻液汇流总管,所述冷冻液汇流总管上
连接有多根向左延伸且相互平行的冷冻液汇流上支管,各冷冻液汇流上支管的左端分别靠近筒体左右方向的中截面,各冷冻液汇流上支管的底部分别通过汇流上短管与管束汇流上横管的顶部相连,各管束汇流上横管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分别与下方一列或两列冷冻管的上端口相连。
[0009]作为本技术的改进,一列或两列冷冻管的下端口分别与管束下横管相连,各管束下横管的底部分别通过管束下短管与管束下支管相连,各管束下支管的中部下方分别与冷冻液放空连通管相连通,冷冻液放空连通管的中段底部与冷冻液放空管相连,所述冷冻液放空管的下端从所述筒体下封头中伸出。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汽进口的下方左侧设有偏置隔板,所述偏置隔板竖直向下延伸至冷冻管束的下部将筒体内腔分隔为相串联的一次冷冻室和二次冷冻室,二次冷冻室的左侧壁上部设有不凝气出口。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冷冻室的上部设有多个主喷淋头,各主喷淋头分别通过主喷淋支管与主喷淋总管相连;所述二次冷冻室的上部设有多个次喷淋头,各次喷淋头分别通过次喷淋支管与次喷淋总管相连;所述筒体下封头的最低处设有化冰水出口。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各管束下横管的前后两端分别支撑在管束支撑下横梁上,各管束支撑下横梁的两端下部分别通过连接梁支撑在内支座上,各内支座分别固定在筒体的内壁。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冷冻室中冷冻管束的排列密度大于二次冷冻室中冷冻管束的排列密度。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1.蒸汽流双回程,路径长,使可凝蒸汽冻结更彻底;
[0015]2.冷媒冷冻液双回程(上进上出)并与蒸汽流逆向流动,冻结效果得到提升;
[0016]3.隔板将壳体分割不等截面的流动通道,实现了单周期内最大结冰量,延长切换时间;
[0017]4.化冰时间短,化冰水及夹带冰块做到了顺畅排放,杜绝堵塞可能;
[0018]5.可利用车间其他工位产生的热水作为化冰热源的喷淋水,省去了化冰过程的蒸汽消耗,过程水降温后又好继续循环使用,一举两得。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0020]图1为本技术立式冻结冷凝器的主视图;
[0021]图2为图1中沿A

A的剖视图;
[0022]图3为图1中沿B

B的剖视图;
[0023]图4为图1中沿C

C的剖视图;
[0024]图5为图1的左视图;
[0025]图6为图5中沿D

D的剖视图。
[0026]图中:1.筒体;1a.蒸汽进口;1b.不凝气出口;1c.化冰水出口;1d.偏置隔板;1e.外
支座;1f.管束固定夹板;1g.管束支撑下横梁;1h.连接梁;1j.内支座;1k.人孔;2.冷冻液分流总管;3.冷冻液分流上支管;4.分配上短管;5.管束分配上横管;6.冷冻管束;7.管束下横管;8.管束下短管;9.管束下支管;10.管束汇流上横管;11.汇流上短管;12.冷冻液汇流上支管;13.冷冻液汇流总管;14.冷冻液放空连通管;15.冷冻液放空管;16.主喷淋支管;17.主喷淋头;18.次喷淋支管;19.次喷淋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本技术的以下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0028]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立式冻结冷凝器包括筒体1,筒体1的下端设有筒体下封头,筒体1的上端设有蒸汽进口1a,筒体1的内腔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冷冻管束6,筒体1的上部左侧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冷冻液分流总管2,冷冻液分流总管2上连接有多根向右延伸且相互平行的冷冻液分流上支管3,各冷冻液分流上支管3的右端分别靠近筒体左右方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冻结冷凝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筒体下封头,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蒸汽进口,所述筒体的内腔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冷冻管束,其特征在于:筒体的上部左侧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冷冻液分流总管,所述冷冻液分流总管上连接有多根向右延伸且相互平行的冷冻液分流上支管,各冷冻液分流上支管的右端分别靠近筒体左右方向的中截面,各冷冻液分流上支管的底部分别通过分配上短管与管束分配上横管的顶部相连,各管束分配上横管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分别与下方一列或两列冷冻管的上端口相连;以筒体左右方向的中截面为界,左右两部冷冻液管束的下端通过连通管系相互连通;筒体的上部右侧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冷冻液汇流总管,所述冷冻液汇流总管上连接有多根向左延伸且相互平行的冷冻液汇流上支管,各冷冻液汇流上支管的左端分别靠近筒体左右方向的中截面,各冷冻液汇流上支管的底部分别通过汇流上短管与管束汇流上横管的顶部相连,各管束汇流上横管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分别与下方一列或两列冷冻管的上端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冻结冷凝器,其特征在于:一列或两列冷冻管的下端口分别与管束下横管相连,各管束下横管的底部分别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明康翕
申请(专利权)人:迈安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