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新型行李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58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车新型行李架,涉及行李架领域,包括机车厢内墙与行李框架,所述机车厢与行李框架之间设有固定件,所述行李框架的上端外表面设有插接管,在使用时可避免物品产生移动,松紧绑带在使用时可对物品起到承载的效果,在使用时可避免较小的物品掉落砸到司乘人员,另外松紧绑带的橡胶丝及编织物材质在使用时承载能力强,可放置较重的物品,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它具有在放置一般物品后能形成与物品相近的凹坑,使物品在机车起步、急刹车、爬坡颠簸时,不易滚落后砸伤司乘人员,在放置较重物品时及能有凹坑出现,又由于编织物的存在能限制较重物品无极限下垂,不至于拉断橡胶丝,更好的保障了机车行车安全。更好的保障了机车行车安全。更好的保障了机车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车新型行李架


[0001]本技术涉及行李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车新型行李架。

技术介绍

[0002]机车是牵引或推送铁路车辆运行,而本身不装载营业载荷的自推进车辆,俗称火车头,按运送每吨公里消耗燃料量计算,机车是耗能最少的陆地运输工具,机车一般由蒸汽机、柴油机、燃气轮机、牵引电动机等动力机械直接或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动力机械使机车动轮产生力矩,同时道路又给动轮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0003]在机车上会设有司机室、机械间,在司机室或机械间的墙壁上会安装行李架,用于放置物品,现有的行李架在使用时,其内部采用网兜式结构,但网兜在使用时空隙较大,放置小物品时容易掉落,容易砸到司乘人员,且网兜在使用时承载力较差,且现有的行李架在使用时强度一般,并且不便于对物品进行固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机车新型行李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新型行李架,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车新型行李架,包括机车厢内墙与行李框架,所述机车厢内墙与行李框架之间设有固定件,所述行李框架的上端外表面设有插接管,所述插接管的中部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外壁设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外壁设有限位横杆与紧固丝,所述限位横杆位于紧固丝的一侧,所述行李框架的中部设有松紧绑带。
[0006]优选的,所述机车厢通过固定件与行李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行李框架的上端外表面与插接管的一端外表面焊接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插接管的内壁与加强杆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加强杆的外壁与移动环的内壁活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移动环的外壁与限位横杆的两端外表面焊接连接,所述移动环的外壁与紧固丝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行李框架的四周内表面均与松紧绑带的两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松紧绑带为橡胶丝及编织物材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机车新型行李架,插接管在使用时便于连接加强杆,加强杆在使用时可提高行李框架的使用强度,移动环和限位横杆在使用时可对物品起到限位固定的效果,在使用时可避免物品产生移动,松紧绑带在使用时可对物品起到承载的效果,在使用时可避免较小的物品掉落砸到司乘人员,另外松紧绑带的橡胶丝及编织物材质在使用时承载能力强,可放置较重的物品,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它具有在放置一般物品后能形成与物品相近的凹坑,使物品在机车起步、急刹车、爬坡颠簸时,不易滚落后砸伤司乘人员,在放置较重物品时及能有凹坑出现,又由于编织物
的存在能限制较重物品无极限下垂,不至于拉断橡胶丝,更好的保障了机车行车安。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机车新型行李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一种机车新型行李架的加强杆5的结构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一种机车新型行李架的行李框架2的仰视结构图。
[0014]图中:1、机车厢;2、行李框架;3、固定件;4、插接管;5、加强杆; 6、移动环;7、限位横杆;8、紧固丝;9、松紧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6]如图1

3所示,一种机车新型行李架,包括机车厢1与行李框架2,机车厢1与行李框架2之间设有固定件3,行李框架2的上端外表面设有插接管 4,插接管4的中部设有加强杆5,加强杆5的外壁设有移动环6,移动环6 的外壁设有限位横杆7与紧固丝8,限位横杆7位于紧固丝8的一侧,行李框架2的中部设有松紧绑带9。
[0017]进一步的,机车厢内墙1通过固定件3与行李框架2可拆卸连接,行李框架2的上端外表面与插接管4的一端外表面焊接连接,固定件3在使用时便于行李框架2安装在机车厢1上,在使用时较为稳定。
[0018]进一步的,插接管4的内壁与加强杆5的外壁可拆卸连接,加强杆5的外壁与移动环6的内壁活动连接,插接管4在使用时便于连接加强杆5,加强杆5在使用时可提高行李框架2的使用强度。
[0019]进一步的,移动环6的外壁与限位横杆7的两端外表面焊接连接,移动环6的外壁与紧固丝8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移动环6和限位横杆7在使用时可对物品起到限位固定的效果,在使用时可避免物品产生移动。
[0020]进一步的,行李框架2的四周内表面均与松紧绑带9的两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松紧绑带9为橡胶丝及编织物材质,松紧绑带9在使用时可对物品起到承载的效果,在使用时可避免较小的物品掉落砸到司乘人员,另外松紧绑带9的橡胶丝及编织物材质在使用时承载能力强,可放置较重的物品。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机车新型行李架,在使用时松紧绑带9 通过密集交叉编织绑定后卡固在行李框架2内,可将物品放置在松紧绑带9 上,使松紧绑带9对物品进行盛放,松紧绑带9在使用时可避免较小的物品掉落砸到司乘人员,另外松紧绑带9的橡胶丝及编织物材质在使用时承载能力强,可放置较重的物品,当物品放置好后,可将加强杆5插入到插接管4 中,并根据物品大小通过移动环6调节限位横杆7,使限位横杆7压制在物品上,并通过紧固丝8对移动环6的位置进行固定,在使用时加强杆5可通过限位横杆7提高行李框架2的强度,可避免行李框架2受重力发生变形,较为实用。
[00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
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新型行李架,包括机车厢内墙(1)与行李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车厢内墙(1)与行李框架(2)之间设有固定件(3),所述行李框架(2)的上端外表面设有插接管(4),所述插接管(4)的中部设有加强杆(5),所述加强杆(5)的外壁设有移动环(6),所述移动环(6)的外壁设有限位横杆(7)与紧固丝(8),所述限位横杆(7)位于紧固丝(8)的一侧,所述行李框架(2)的中部设有松紧绑带(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新型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车厢内墙(1)通过固定件(3)与行李框架(2)可拆卸连接,所述行李框架(2)的上端外表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浩途铁路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