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塑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584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塑胶模具,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上模具,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的内腔设置有顶起机构,所述安装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顶起机构的顶部连接有二次顶出机构,所述二次顶出机构设置在下模具的模腔内,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上下对齐,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通过导向杆和插槽连接,所述顶起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丝杆、升降块、支撑板、连接杆和第一顶起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顶起机构,能够带动二次顶出机构升起,对产品进行脱模,提高脱模效率和脱模质量。模效率和脱模质量。模效率和脱模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塑胶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塑胶模具,属于塑胶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塑胶产品在人们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各种各样的物质消费品,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追求,而塑胶类的产品就是诸多物质消费品中的一种,当塑胶模具成型出的塑胶件时,此时的塑胶模具在开模过程中借助其内部的顶出装置才能将塑胶件可靠顶出,从而实现塑胶件的脱模目的,但是当注塑模具体型较大时,顶出机构可能无法自动进行弹出,容易发生顶出不顺畅,且所顶出的塑胶件还存在被顶伤的风险,不便于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塑胶模具,通过设有顶起机构,能够带动二次顶出机构升起,对产品进行脱模,提高脱模效率和脱模质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塑胶模具,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上模具,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的内腔设置有顶起机构,所述安装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顶起机构的顶部连接有二次顶出机构,所述二次顶出机构设置在下模具的模腔内。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上下对齐,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通过导向杆和插槽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顶起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丝杆、升降块、支撑板、连接杆和第一顶起板,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连接,所述升降块螺纹连接在丝杆上,所述升降块的两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第一顶起板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起板设置在下模具的模腔内,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安装壳体的内壁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二次顶出机构包括第二顶起板、伸缩套管、顶杆、弹簧和顶头,所述顶杆固定连接在第一顶起板上,所述顶杆的一端穿过第二顶起板与顶头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第一顶起板和第二顶起板之间,且所述弹簧套设在顶杆的外侧,所述伸缩套管连接在第二顶起板底部两端位置,所述伸缩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下模具模腔的底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套管由套筒和套管组成,且所述套管滑动连接在套筒内,所述套管设置在套筒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有顶起机构。在进行脱模时,能够带动第一顶起板升起,使得顶杆和顶头对产品进行一次顶起,使得产品从第二顶起板上脱落;
[0013]2、通过设有二次顶出机构,一次顶起后,通过顶起机构继续带动第一顶起板上移,配合弹簧的弹力,带动第二顶起板上移,将模具从模腔内顶出,实现产品的完整脱模,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塑胶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塑胶模具的模具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塑胶模具的顶起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塑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机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支撑台;2、安装架;3、液压缸;4、上模具;5、安装壳体;6、顶起机构;7、下模具;8、二次顶出机构;9、伺服电机;10、丝杆;11、升降块;12、支撑板;13、连接杆;14、第一顶起板;15、第二顶起板;16、伸缩套管;17、顶杆;18、弹簧;19、顶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3]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塑胶模具,包括支撑台1,支撑台1的侧边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支撑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顶部安装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输出端连接有上模具4,所述支撑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壳体5,所述安装壳体5的内腔设置有顶起机构6,所述安装壳体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具7,所述顶起机构6的顶部连接有二次顶出机构8,所述二次顶出机构8设置在下模具7的模腔内。
[0024]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上模具4与下模具7上下对齐,所述上模具4和下模具7之间通过导向杆和插槽连接,便于模具连接。
[0025]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顶起机构6包括伺服电机9、丝杆10、升降块11、支撑板12、连接杆13和第一顶起板14,所述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与丝杆10连接,所述升降块11螺纹连接在丝杆10上,所述升降块11的两端与支撑板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3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2的顶部,所述连接杆13的顶端与第一顶起板14固定连接,通过伺服电机9带动丝杆10转动,使得升降块11带动支撑板12升起,使得连接杆13带动第一顶起板14升起,所述第一顶起板14设置在下模具7的模腔内,所述支撑板12的两端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安装壳体5的内壁
上,使得支撑板12稳定升降。
[0026]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二次顶出机构8包括第二顶起板15、伸缩套管16、顶杆17、弹簧18和顶头19,所述顶杆17固定连接在第一顶起板14上,所述顶杆17的一端穿过第二顶起板15与顶头19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8设置在第一顶起板14和第二顶起板15之间,且所述弹簧18套设在顶杆17的外侧,能够带动顶杆17和顶头19复位,所述伸缩套管16连接在第二顶起板15底部两端位置,所述伸缩套管16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下模具7模腔的底部,在通过伺服电机9带动第一顶起板14升起时,使得顶杆17带动顶头19对产品进行一次顶起,使得产品从第二顶起板15上分离,然后第一顶起板14继续上升,配合弹簧18的弹力使得第二顶起板15升起,同时伸缩套管16进行伸缩,使得第二顶起板15将产品顶出模腔,便于对产品进行脱模,实现二次顶出,所述伸缩套管16由套筒和套管组成,且所述套管滑动连接在套筒内,所述套管设置在套筒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
[0027]本技术工作原理:在使用此塑胶模具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塑胶模具,包括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顶部安装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输出端连接有上模具(4),所述支撑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壳体(5),所述安装壳体(5)的内腔设置有顶起机构(6),所述安装壳体(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具(7),所述顶起机构(6)的顶部连接有二次顶出机构(8),所述二次顶出机构(8)设置在下模具(7)的模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4)与下模具(7)上下对齐,所述上模具(4)和下模具(7)之间通过导向杆和插槽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机构(6)包括伺服电机(9)、丝杆(10)、升降块(11)、支撑板(12)、连接杆(13)和第一顶起板(14),所述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与丝杆(10)连接,所述升降块(11)螺纹连接在丝杆(10)上,所述升降块(11)的两端与支撑板(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3)固定连接在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贤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鲁魁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